大埔网 大埔网 大埔旅游 查看内容

侯中思陶学陶基地

2010-7-28 16:19| 发布者: 小编01| 查看: 776| 评论: 0


大埔县百侯中学是实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全国四大基地之一,是南方学陶的发祥地,有“北有晓庄,南有百侯”的美誉。1985年省教育厅将我校定为“广东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基地”。1991年、2001年、2005年分别评为“广东省办学有特色先进单位”、“广东省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先进集体奖”。

百侯中学陶行知纪念馆目前有三个连成一体的图片文字展室,位于百侯中学的老礼堂即“行知礼堂”。侯中“行知礼堂”,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目前已成为百侯中学和大埔县重要的人文资源。1933年,学校创始人、国民党中将参议员杨德昭先生为迎接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的一批老师到百侯中学实践“生活教育”理论,特在南京、上海筹措资金新建主体综合楼一座(即行知礼堂),集教室、礼堂、办公于一体,占地面积约1800m2,建筑面积约2600m2,是砖瓦、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自题写校名。30年代到80年代初一直是学校主体教学楼。在这里培养了革命和建设人才一大批,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培养过省部级及军级(含将军)干部16人,厅(师)级以上干部约100人,革命烈士87人,高职称建设人才1000多人,各种人才遍布海内外,可以讲生活教育理论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陶行知先生为侯中所题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成为教育至理名言。

如今“行知礼堂”已成为大埔县重要的人文资源,每年全国各地陶研界的专家学者、陶友和粤东的青少年到这里参观考察的络绎不绝,又由于学校创始人是国民党爱国将领杨德昭先生,且由国民政府“抗战主席”林森题写校名,不少台商台胞慕名前来观光。历经七十多年风雨沧桑,“行知礼堂”已破旧不堪,局部已险象环生。鉴于“行知礼堂”的人文价值和战略价值,保留修缮的意义重大,学校已对“行知礼堂”进行修缮,保留原貌并在“行知礼堂”内兴建“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的建设完成,让全国学陶老基地重新焕发活力。以后,还将建设实物展室,并计划把整个“行知礼堂 ”建设成“陶行知展览馆”。





网友记忆中的陶学基地

北晓庄,南百侯 请点击》》》

鸡蛋

鲜花

鲜花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