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35|回复: 52

保护茶阳中城古井 旧貌新颜焕发生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3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饶氏文 于 2015-4-30 21:44 编辑
4 a8 A$ a7 J9 H7 v4 D2 ?) b! U  R$ m
6 @; X* P6 J, d# P1 X  T& u2 R5 ^% A. E" Q6 W
. C1 y* W& X" O( A- v
           保护茶阳中城古井 旧貌新颜焕发生机
                                                                                                                                                                                     饶招华
茶阳是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县城,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物不少,古城墙、父子进士牌坊、关岳庙、开邑古榕树、老祠堂林立还有四口老水井,年代都在四百年以上。特别是那座中城古井,是四座古井中唯一有井伯公神庙的,因此它的名气也较大。
中城古井就在我家侧面,相距不到20米,它历史源远流长,井水清冽甘醇,几百年来曾润育一方民众。饮用此井水滋润成长了如进士、文魁、秀才等无数俊杰贤良人才。官居要职史册留芳。。。。。。。。
在近代有多位百岁婆寿星和耄耋老人无数。自8O年代建有了自来水厂供水后,就再也没有人打井水饮用了,为安全起见井口用水泥封盖起来,以前每天很多人打水挑水、洗菜的热闹场面再也没有了,逐渐冷清寂静成为人们淡忘之地。
2012年11月我回到茶阳,看到井围墙内给附近的人,堆满了柴草、煤和其他杂物,肮脏不堪无人管理,使我心里产生一种失落忧伤之感,井水养育了我们这代人,古语云:饮水思源,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此岂是滴水之恩,而是养育滋润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神圣古井,如今却被人随意置放杂物,我心里一种怨气油然而生,真想发火斥责放杂物之人,但是一想现在井无人管理,又有空闲场地怎能制止人家堆放。我便产生维修保护古井的念头和想法。我和母亲饶二英商量说出我的想法后,母亲高度赞成,“还说以前在学校,很多人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只叫井头妹就知道是我。”穗华弟和彩华妹、昌明兄一家人也非常同意和支持我的想法。
2013年10月我和茶阳镇府领导、和街道办事处主任蓝昔群姨联系,说明我们家的看法:喝这井水年纪比我们大的人,现在是部分逝去了,经济条件差的无能力出资修缮;年轻一代的人是喝自来水长大的,对此井没有感情;只有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的人,才对此井有感情。倘若我们这一辈人不把此井保护修缮,以后可能就会废弃被人遗忘了。镇领导和昔群姨很赞赏肯定我的看法,说:招华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你们这一辈人不把此井修缮,则以后就可能象大埔中学门口、罗屋门前的井一样,将水泥封盖后就基本上默默无闻无人记得它,破落寂寞地退出历史舞台。
' E/ Y8 P: i- n' {7 d   当我们家表态下决心出钱牵头认捐修缮古井后,我的邻居挚友们知道后,纷纷表示支持捐款。我们家捐款1.8万元,祥安、国鹏、顺昌、亦朗等人也热烈赞成响应,并积极参与筹划商洽,修缮工作由饶国鹏兄全面负责,其家人国敏等全力协助,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中城古井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古井栅门以银光闪闪的不锈钢拱门装饰,显得恢弘大气,外围墙上相嵌着“中城古井”的古体篆字,显得古朴沧桑。外围墙盖琉璃瓦,并用朱红色粉漆衬托得古色古香,古井碑文由茶阳饶氏联谊会名誉会长饶国鹏兄撰写。修井碑文写道:茶阳中城古井,历史源远流长。四百余载,古朴沧桑,水质纯净,润泽城坊。滋养一方民众,不乏长寿贤良。明代父子进士,文魁、庠生书香。树德堂佛畹公任州同知,信南堂茶麓公任直隶州州判,奉政第奉政大夫,亦是生长此方。近代多位百岁婆,均凭此井水滋养。
- O4 M* R7 w/ Y. m) u7 z饮水思源情长,感恩慷慨解囊。修缮保护古井,善举美名留芳。# T; M5 v9 c0 O3 r6 I% ]4 a# w
   乐捐芳名:饶二英 饶昌明 饶招华 饶演锋 饶燕丹共捐壹万捌仟元正。以下芳名略。。。。。。。8 l/ b+ a1 @" Z4 `7 \5 K
             茶阳镇街道社区城北居民小组. d: [% r& m( s- X
                    二0一三年十一月
& l" F/ r2 t# h2 |   2013年11月上旬我在祥安、亦朗、建华等人的陪同下回到茶阳,参观了中城古井,对修缮成现在的崭新容貌,确是非常满意,而且连中城古井的伯公庙的旧大门,也換成不锈钢栅门并装饰有金龙喷水的图案,与古老的井伯公很完美匹配。据说此井伯公很灵验,初-、十五都有人烧香点灯,有专人管理。附近的很多老人都很诚心,祈祷平安幸福,每年的正月初十晚,是中城井伯公隆重的升灯祈拜日,有人领头去收善款买五牲、水果、烟花、爆竹、香烛纸、宝锭等,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焚香许愿合家幸福祥和。周围附近的群众都很乐意捐款,能收到不少钱。到时锣豉喧天,爆竹齐鸣,烟花火箭冲天而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好一派国泰民安庆升平的景象。井伯公庙的对联写得很高水平,对仗完美严谨,功底深厚。据说是很有名气的文魁写的,上联“普天同庆”左联“城垣围绕西门漳水北阙呈祥护万民” 右联“中气循环東磔清泉南山拱瑞皆百福”庙内的对联也很完美准确表达, “座镇中城东邻受福西邻受福”“ 衢开十字南地安康北地安康” 难怪吸引人,谁不想图个升平祥和幸福呢!。
我心里对国鹏家人,祥安、顺昌、亦朗、国敏等人充满敬意和感激。办一件事情看似简单,但是要完满做好确不容易,各方面都得周全考虑 ,要有办事稳妥的人亲力亲为才能办成。当天中午我宴请了有关工作人员并和他们一起合照留影。
+ a' q- u3 E0 i1 m: ~  在此次宴请席间,我还和现在广州工作的饶诚进同学合捐款2600元给城北居民小组长刘填良,让他帮助购买棉被分发给城北的困难户。让他们感受多一些关怀和温暖。
通过这件事使我圆了个感恩图报,保护古井的心愿。周围的群众反应都很热烈称赞,说我们不忘故乡做了个善事,听说很多参观“父子进士”牌坊的游客行人,也会驻足停下参观拍照。为千年古镇茶阳增添了个人文历史景点,啟迪人们饮水思源感恩图报,功利千秋。
“美不美故乡的水,亲不亲故乡的人,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这也不足为奇,因为我们都是出生和长大在茶阳乡梓的人,情牵乡梓思念故乡,这也就是我们家人的故土情怀啊!

; t2 t  \, t2 f: P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大埔网小新 + 5 感谢分享,大埔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饶氏文 于 2015-5-8 12:48 编辑 - s" b: o) y; w" A8 O
4 Q- m5 C# L- i1 ]( \8 y
茶阳是个四百多年的老县城,很多文物古迹需保护。若全靠政府并非易事,发动民间资金参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热心人进行宣传表彰也未尝不好。
7 E! c0 n7 Z& M$ S2 e
最后二张图是维修前的照片。

) E! ?7 J! `/ r/ G
IMG_5645_副本.jpg
IMG_5637_副本.jpg
IMG_5639_副本.jpg
IMG_5641_副本.jpg
IMG_5648_副本.jpg
IMG_5643_副本.jpg
IMG_5650_副本.jpg
IMG_1183_副本.jpg
IMG_1185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我是全程参与此事,文章没写自己名,版主不会有意见吧!
7 l( T& c9 x- A0 i
发表于 2015-4-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也算保护历史文物
发表于 2015-4-3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喜欢大埔 发表于 2015-4-30 22:28
, ^0 O/ N$ c! H1 r, J& C( ?/ g7 @也算保护历史文物

: R+ C! c1 r& |. [* ]: b谢谢关注,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保护历史文物。+ O  P+ Q# p- e) {( g& I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张俊 发表于 2015-4-30 23:586 \, C) m- J. B! B% k' Z6 w
写文章的作者 不是楼主?

" K: O3 n- o0 U. T: B$ j6 y楼主是全程参与,但不想喧宾夺主。作者是珠海市政协的一位处长,难为他如此关心乡梓公益,想弘扬这种精神!
3 H7 i2 c/ O8 u- k: D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丘国兴 发表于 2015-5-1 06:32
7 t* k4 l( X* W( ~6 M  m1 E保护老县城,古井人人有责。
7 J. Y$ J! j* h* X" i7 V
赞同,做起来就不是如此容易。谢谢关注!% K2 ^+ S6 |3 T6 G$ H, [' A: j  [
发表于 2015-5-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为茶阳外出乡贤点赞!真心希望当地官员能早日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深山老学生 发表于 2015-5-3 11:46" u! U; d0 m5 }$ Y; _
为茶阳外出乡贤点赞!真心希望当地官员能早日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
* c1 ]' u3 ]7 L" i# S9 |+ Y
茶阳镇政府连自己食饭喝酒的钱都不够,想他们出钱的事是很难的。指手划脚倒很会,就是这么小的善事,街道的领导,不同的方案,镇领导现场来又不同的方案指示。好在我谁都不听,按自己的方案和招华商讨同意就行!速战速决。
* P$ f( S- q. [  k4 M& l3 f7 G
发表于 2015-5-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饶氏文 发表于 2015-4-30 21:37
+ }+ E, @; y5 e- x茶阳是个四百多年的老县城,很多文物古迹需保护。若全靠政府并非易事,发动民间资金参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9 Y9 R- P; r' ^, i
本人觉得对古井的保存或许采用清洁好古井周围环境以及清理干净井底淤泥,重让清澈的井水再为周围居民乃至游客汲用,更为积极和有意义。当然这一操作或许比目前的这一劳永逸的措施会繁琐些。
发表于 2015-5-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 }' Z1 c: A* e4 U7 r请问:中城古井的位置在那里?我在埔中读书时,埔中门前、两省风纪牌坊以及现在镇政府门前的三口水井都比较大型,水质好而量大。飲水思源,不能忘也,值得回忆和纪念!
发表于 2015-5-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观雨 发表于 2015-5-3 18:38/ Q. k+ h6 W' ?
请问:中城古井的位置在那里?我在埔中读书时,埔中门前、两省风纪牌坊以及现在镇政府门前的三口水井都比 ...
+ W% {+ Y/ ~' L+ U! ]8 q
镇政府下坡路上一个,罗屋祠堂门口一个,篮球场边上一个,父子进士边上好像也有一个,还有三四个大水井,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古井了
发表于 2015-5-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茶阳,细哥 发表于 2015-5-3 20:54: B. T  n5 `8 \1 I$ U
镇政府下坡路上一个,罗屋祠堂门口一个,篮球场边上一个,父子进士边上好像也有一个,还有三四个大水井, ...
$ _3 r2 q7 k* C9 z& V( a
* `1 f: b6 m3 T( }
就是灯光球场旁边那个。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饶氏文 于 2015-5-4 21:32 编辑
% j) t; q3 U2 G
鳄鱼爹 发表于 2015-5-3 16:43
+ {& N- u# c4 L& X5 c" ~% `" r# A本人觉得对古井的保存或许采用清洁好古井周围环境以及清理干净井底淤泥,重让清澈的井水再为周围居民乃至 ...

+ _* y6 w! \% l/ _3 [: X谢谢关注参与,愿望很好,现实很麻烦!如今家家都用化粪池水向井这边渗透,这水谁敢食用,用的人少,无井盖,小孩掉下去安全责任大,只好用水泥封盖起来。曾经有癫鬼在那过夜,拣有一千几百只烟头放那里,又屙屎拉尿搞得一塌糊涂。这个问题曾探讨考虑过,还是这种保护方法较全面,已经把水抽掉三分之二,准备每一,二年就抽次水,留有维护基金。
- \1 Q) p& N) p: G3 e, Y& X' R3 c# N0 _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观雨 发表于 2015-5-3 18:38
2 @( A- U$ B6 L3 Z8 A- F# b. P8 ]请问:中城古井的位置在那里?我在埔中读书时,埔中门前、两省风纪牌坊以及现在镇政府门前的三口水井都比 ...
( A# c2 {8 q" `% o9 i3 h
在原"两省风纪"牌坊向埔中方向前三十米处,蓝球场边就是!谢观雨兄关注,能引起你回忆,己很高兴了!
" f! X0 w9 n% ^- X9 F0 K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茶阳,细哥 发表于 2015-5-3 20:54
: a" b9 h7 x: Q1 ]镇政府下坡路上一个,罗屋祠堂门口一个,篮球场边上一个,父子进士边上好像也有一个,还有三四个大水井, ...

; F5 S: Z5 f* k4 I3 `! z基本都是几百年的古井!以前发洪水前,很多街上的人到这口水井挑水!
5 ?3 j( f/ X& B$ e  m1 G; a! N
发表于 2015-5-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以前的古井水好清甜,养育了多少茶阳人。还有古圳,清水从磜上流下城内来,滋润清洁着古城,又是消防用水。现在看看城内的沟圳,到处流着臭水,城内竟然还有小养猪场,粪水到处流,真是令人作呕。
发表于 2015-5-5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观雨 于 2015-5-5 00:44 编辑   C* n( Y  B# p, U4 f( q
深山老学生 发表于 2015-5-4 20:37' _$ i% H0 m7 s5 C) X
以前的古井水好清甜,养育了多少茶阳人。还有古圳,清水从磜上流下城内来,滋润清洁着古城,又是消防用水。 ...

9 ?, z* H4 b9 R3 s& L6 Z4 r: x2 t( h% X# @( M
记得当年水淹茶阳,洪水倒灌入井的情景;没注意退水之后如何清理受污的水井。那位网友存有此类历史照片,发上来供大家看看吧!
发表于 2015-5-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观雨 发表于 2015-5-5 00:42
1 h4 c+ g' A8 }# A# Q$ U4 w" l记得当年水淹茶阳,洪水倒灌入井的情景;没注意退水之后如何清理受污的水井。那位网友存有此类历史照片 ...
! N) d( ]" r* Z
以前洪水退出井沿台阶后,会有好多人因急着用水而前来先把井内的水用井桶一桶一桶的提上来倒掉,好快清水就出来了。此时洪水还没退出城内石子路,我也常淌着洪水,摸着路边的墙壁去挑水。照片倒没有,以前少人有相机。
- X+ [  j. m! r7 i-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7 09:29 , Processed in 0.06687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