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社会资讯] 大埔县侯南村:古色添彩 文旅兴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沿着省道S221线驱车驶入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呈现在人们面前,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侯名镇旅游区的核心区,侯南村拥有肇庆堂、海源楼、企南轩等90多座明清以来的古民居建筑。立足“古色”,侯南村以发展壮大文旅产业为抓手,充分发挥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等优势禀赋,盘活资源,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去年11月,侯南村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何以成为典型村?如何干出典型示范?侯南村以行动作答。

侯南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侯名镇旅游区的核心区。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侯南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侯名镇旅游区的核心区。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打造深度游路线

增强造血功能

从空中俯瞰,笔直的公路犹如大动脉,从侯南村村口穿越而过;村内,古建筑鳞次栉比,如一颗颗璀璨明珠,屹立在绿水青山之间。

随着梅大高速、大潮高速开通,侯南村的地理位置优势逐渐凸显:交通半径辐射广东、福建与江西,距广东梅州、潮州1小时车程;往东,距福建漳州、厦门2小时车程;往北,距江西瑞金3小时车程。此外,从百侯古镇到大埔县仅15分钟车程。

更为核心的,是资源要素底蕴深厚——侯南村拥有肇庆堂、海源楼、企南轩等90多座明清以来的古民居建筑。

有了资源,更要盘活资源。自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百侯镇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收入800多万元,旅游业产值占GDP比重30%,旅游业就业人口占镇域就业人口比重10%。

随着旅游景区的发展,古镇知名度的提高,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侯南村蜜柚种植面积约3000亩,年产量约270万斤。2023年,侯南村村集体收入达38.55万元。

如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在百侯镇党委书记邓越林看来,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依托独特的人文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发展壮大文旅产业为抓手,打造深度游览路线,努力形成各具特色又统一协调的“文旅村”。

文旅要“出圈”,首先要有亮点。紧扣“古色”,侯南村不断提升景区体验。2023年,当地共投资300万元资金对侯南村8座现存古民居以及危旧围墙进行修缮提升,做好传统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近年来,当地在抢修古民居建筑基础上,打造了翰林展馆、农耕馆、国学馆、非遗展馆等10多个传统文化展馆。

要流量,更要“留量”。“以往,景区的营业收入相对单一,缺乏配套业态。眼下,我们坚持多元业态同步发展,丰富拓展百侯‘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业态。”据邓越林介绍,去年,当地乡贤杨骏虎盘活了15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品质民宿翰林别院。今年1月1日,共19个房间、能提供38个床位的翰林别院民宿正式开业,弥补了文旅产业食宿方面的短板。

此外,侯南村还聘请当地龙头企业大埔县万隆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为“产业村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蜜柚种植、销售,带动周边约10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

邓越林告诉笔者,侯南村还将通过强镇兴村公司平台整合村内“山房林田塘”等闲置资源资产,引进企业进行开发利用,同时以“参股”企业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汇聚群众合力

破解治理难题

漫步在侯南村宁静的巷陌,举目皆是古朴的建筑,斑驳的门墙、典雅的牌坊,让人仿佛穿越了时光。

建设“文旅村”,首先要提升乡村颜值,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走在前头。

“在农房风貌管控方面,我们将重点对美丽示范路段省道S221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存量农房的风貌进行提升,目前,侯南村有55座农房正在实施提升改造。”据百侯镇镇长陈传祺介绍,当地将最大程度地保留客家元素,分片区组团推进,提升侯南村的人居环境。

具体而言,当地将依据侯南村文化类型、地理区位和发展状况的不同分类施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古色”,传承保护客家乡村风貌和优秀乡土文化,增强文化识别性,防止“千村一面”。

美丽乡村,既要“面子”,更要“里子”。无论是乡村宜居宜业宜游,还是产业振兴农民致富,推动乡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百千万工程”的最终落脚点。作为典型村,更应发挥示范作用。

近年来,侯南村积极发挥乡贤的带头作用,调动村民参与家乡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努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今年,当地将大力开展“百位乡贤兴百侯”行动,动员广大杰出乡贤参与侯南建设,形成群策群力、干群合力、“政贤”聚力的工作新局面。

如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中,侯南村找到了乡贤杨智浩。他为人热情大方,待人友善,在侯南村有较好的人缘,并且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主动拆除了自家的旱厕和杂间。

在了解自家周边仍存在一处连片的废弃旱厕、杂间后,杨智浩逐家逐户上门宣传政策,以自身为案例消除村民顾虑。在他的努力下,侯南村笃尾塘一处连片11间的旱厕、杂间被快速拆除,村民还在拆除后平整的地上种上了瓜果蔬菜。

搭平台,聚贤能。当地依托村民理事会、宗亲会等民间组织,将百侯杨族延庆祠理事会打造成为村民自治议事场所。设立宗祠调解室,由“叔公头”发动德高望重的老叔公、宗族理事成员,推选威望高、明乡情、懂法律、善调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支书、老教师、老专家“五老”乡贤,形成乡贤调解专家库,助力基层善治。

为更大范围推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积极性,侯南村还结合“党建引领+网格化党员+巷长制+村民理事会”,通过村民议事、村民代表会、党群联席会等方式对本村表现出色的村民进行张榜表扬,用功德榜宣传道德模范的事迹和形象,传递文明理念,弘扬传统美德。

■产业经

文旅村要流量也要“留量”

“文旅村”需要聚人气。

鲤鱼灯舞、投壶、鲁班锁、射箭、客家美食嘉年华……每逢节假日,百侯名镇旅游区丰富多彩的活动总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如今,从单一到多元,侯南村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让流量变“留量”,逐步让游客从参观“打卡”变为“沉浸式”出游。

文旅产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完善配套产业。事实上,侯南村虽位于百侯4A级旅游景区,但缺少相关配套产业和创收项目,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蜜柚、香蕉为主,结构较为单一,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联农带农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大,对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

侯南村利用历史人文底蕴,积极探索市场化旅游区打造模式,利用朱德指挥部旧址、三十六巷、翰林文化等优质资源,在最大限度保护好村庄风貌原真性的基础上,打造多元文旅新场景,大力发展“民宿+景区”模式,充分利用乡贤资源,鼓励在外乡贤返乡把闲置农房改造成农家客栈、特色民宿、建设农庄等文体场所和经营实体,切实将资源转变为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此外,当地还将推进“三资”清查、垦造水田等工作,摸清资源底数,推进土地流转,加大土地集约力度,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切实发挥县“产业村长”作用,做强做大蜜柚、水稻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以“典”带面,奋勇争先。百侯文旅,值得期待。

来源:南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9 18:56 , Processed in 0.05045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