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66|回复: 12

茶阳古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74907g3zxurz26f30nfr3.jpeg

茶阳古邑

张则武/文

茶阳古邑

我的家乡大埔,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岭南占有一席之地。温波等几个情趣相投的老同事,谈及大埔,无不神往,几欲前往。今年初夏,终于成行。

头两天,我们游览了百侯古镇、南山古村、大东花萼楼。饱享了古屋文化大餐之后,第三天一早,参观完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我们从县城湖寮出发,驱车经梅龙高速前往古邑茶阳。茶阳古邑是大埔县的老县城,因常为水患,1961年将县城迁到湖寮现址。据载,茶阳古称神泉,传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有高僧潘了拳,法号惭愧祖师,云游到今茶阳东门磜岗上,见此地山清水秀,遂卓锡于此,凿井得泉,自命神泉。后又在今唐屋生活,亦凿井名太极池,后人在此地建一寺,名神泉寺(后改集福寺)。至宋末有福建涂姓盐徒来此扎营筑寨。《读史方舆纪要》载: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有涂侨者筑城聚众于茶山下,后张白眉亦踞此。明嘉靖二年(1523)张白眉起义被镇压。因匪患较多,明嘉靖五年(1526),析饶平县之清远、滦洲二都地置大埔县,设县治在茶阳。并沿涂侨寨址筑砖城,二载始就。因城在茶山之南故称茶阳(古代常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茶阳与我倒有一段因缘,我的高中三年就是在茶阳度过的。我不清楚茶山上以前是否真有过漫山遍野的茶树,也未曾下意识地去寻找过神泉所在,但茶阳鹤鼎山上的泉水我倒是领略过的。那泉水在半山岩隙间汩涌而出,哗哗哗顺壁流下,凉气逼人。读高中时,有时大清早从学校沿着公路跑上约两公里的路到鹤鼎山上去汲取泉水。泉水清冽甘甜,沁人心脾,疲劳顿消。不知这是否传说中的神泉所在,但听说大埔中学以前有个老师得了癌症,每天爬鹤鼎山,路过泉眼处就喝上几口山泉水,结果绝症却好了。也不知这传说是真是假,但人们总是抱着生命的惊喜,虽说是农村山区随处有见惯不怪的泉水,但仍然竞相汲泉取水。山麓建有一寺,名清泉寺。茶阳清代翰林饶鸣镐曾作有一诗:惭愧清泉建自唐,招提千载尚馨香。林风鹤唳惊声雁,听得愁人欲断肠。

074907rpdz1lgu1lns66ha.jpeg

二十多分钟后,我们下高速,沿着G235国道行驶。这是县城湖寮到茶阳的老公路,以前走这条老路要翻山越岭,特别是翻越枫林磜岗,九曲十八弯,从山脚爬到山顶,再从山顶下到山脚,经常给折腾得头晕肚涨,上下翻滚。泥土面路,铺上碎石粗沙,29公里的路程要走上好半天。如逢雨天,坑坑洼洼,大客车摇摇晃晃。每次回家返校,都是受罪。

汽车在苍翠蓊翳的竹林旁穿梭,这一带看似熟悉又觉生疏的景色,告诉我已经到了茶阳洋陶。这段沿着漳溪河边而建的老公路,倒还平坦舒适。我们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绿色和林荫,回忆起张翱与宋湘以地名联对的故事。传说张翱与宋湘有一次结伴由西河漳溪到古邑茶阳,途经鸭嬷塘、黄塘、蛇子坑、大靖(鸦鹊坪)、松山、洋陶(杨桃)等地。宋湘以途中地名即景,联成“漳溪鸭嬷走下黄塘觅蛇子”出上联,张翱不假思索,即以“大靖鸦鹊飞出松山啄杨桃”以对。才思敏捷,传为佳话。他们两位是梅州地区史上最为有名的大才子,均为解元、进士、翰林。宋湘是梅县白渡人,乾隆五十七年乡试解元,嘉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张翰是我村古代才子,大埔县南山村人,嘉庆十二年解元,十九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茶阳古邑

忆谈间,我们已到了茶阳古镇老街,停好车。先去参观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遗址——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1927年9月,南昌起义革命军南下广东来到大埔,在大埔人民的响应下,一举夺取政权。18日,周恩来、叶挺、贺龙、李立三等率部到达茶阳,19日,中共中央前委在此设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由此,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在这里诞生了。这是中共建政建警的发端,开创了人民公安的先河。

过了一座小桥,一座高大森严的灰色外墙建筑映入眼帘。门楼顶上红红的有“公安”两字的五角星标志格外显眼。步入拱形大门,显出一块阴森狭长的天井,深邃神秘。四周是二层的骑楼回廊,我仿佛看见一排荷枪实弹的卫兵把守其上。令人感到恐惧,毛骨悚然,顿时心旌摇曳,一下接入影视画面上的景象。这建筑是看押犯人的监仓,虽然过去百年,风骨犹存,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威严。

074907bgl9dyqnsihygzzq.jpeg

茶阳古邑

从公安局遗址出来,我们随意在茶阳老街上逛逛,领略这千年古镇的魅力,享受老街建筑历史沉淀之美。我没考查过茶阳一共有多少条老街道,哪里才是最古老的建筑。虽说曾在茶阳读书三年,每周都会从学校走一两公里的路到街上转转,但似乎也从未走遍过。

放眼望去,高墙狭巷,弯曲回转,古朴幽远。有些装饰是近现代的浮雕风格,有些则呈简陋的残砖破瓦。较为完整成规模的是骑楼,如广州北京路、上下九一带老城区一样。沿街以一排或方或圆的柱子支撑,店铺相连,关店时用木板一块块拼排成栅。一楼退缩出铺前连廊过道,二楼以上则向外延伸,骑楼底下是走廊,可避风雨,俗称“五家居”。

我尽力想从中找回一丝模糊的印象,好让我打开记忆的大门,美美回忆艰辛的读书时代那懵懂好奇的朦胧岁月。然而,除了税所和邮局还能依稀认得之外,我无法再寻找到更深刻的踪迹。走了两条古街之后,我们已经汗流浃背,初夏的酷热,着实让人难受。我们只好往停车的方向走去,走到一处拐弯的地方,不经意间,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店铺上琳琅满目的特产吸引了我的注意。“咦!这种月饼很好吃,以前读书的时候吃过!还有牛筋糖!老板,有没有牛筋糖?”终于拾回了些许零碎散存的记忆,令我顿时惊喜莫名。于是停下脚步,买了一些糖果特产。

074908fz11hi37m19ib1n1.jpeg

茶阳古邑

是的,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品尝一下当地的特产小吃。大埔小吃小有名气,种类繁多,单叫“粄”的就有很多,甜粄、发粄、笋粄、麦粄、老鼠粄、芋子粄、菜丝粄、鸡血粄……不胜枚举。各地都有主打的特色,茶阳则以笋粄最为有名。来到茶阳,没有不尝尝笋粄的。茶阳竹林多,盛产竹笋。当地人就地取材,用新鲜的田竹笋制成笋粄,成为知名小吃。其实笋粄的制法和北方人包饺子差不多,只不过饺子皮的小麦粉换成了木薯粉。他们把鲜竹笋剁成笋粒,配以香菇、木耳、虾仁、鱿鱼丝、猪肉等制成肉馅,包成薯粉“饺子”,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起用热油浸润,食用时配以花生酱等佐料即可。

我们选了一家比较干净明亮的小吃店坐下,点了些笋粄、肉丸汤、面条。这家的面条、肉丸不怎么起色,觉得没有那天在“落叶有声”那里的味道好。笋粄倒还地道。只见那笋粄,晶莹剔透,像一锭锭半透明的银元宝,油光透亮。又似一块块银白色的璞玉,洁白无瑕。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转动手腕,细细端详了一翻,凑近鼻子,闭上双眼,轻轻闻了一下。一股浓郁的花生酱香,顿时扑鼻而来,馋涎欲滴。我尽量放慢节奏,好尽情地享受品尝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诱惑还是让我不能自持,喉结禁不住抽搐了一下,情不自禁地顺势咽了一下口水。我把她递送到嘴里,入口是如此地香滑,有如少女的肌肤,细嫩滑腻,富有弹性。我不忍心用力咬破,但又期待味觉的惊喜。禁不住的诱惑,还是使我直奔主题。鲜嫩甜美的笋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久违的味道,虽算不上神秘,但每次都有一股冲动的欲望。这流传几百年的美食珍馐,并没有因岁月变得衰老,始终保持着少女般的香滑细嫩。

074908w8eipx825f5ipuzl.jpeg

茶阳古邑

吃完,我们又打包了几盒笋粄,准备带回深圳给家人尝尝。我满足地走到店门外,伸伸腰,挺挺肚子,好让一顿饱餐顺到肚里,同时顺便再瞧瞧老街建筑风貌。

这片老街建筑墙体大部分用青砖砌成,一般有三四层楼。一楼较高,为店铺,二楼以上则是住家。茶阳街上的住民,大多是历代都居住在这样的上房下店的房屋里。茶阳街建在汀江下游,上接汀州,下连潮汕。是大埔县历史悠久且最为重要的水运交通港口。然而,却因地势低洼,容易受涝灾。每逢上游连日暴雨,河水便都涨到街上来,一楼经常是基本上都给洪水淹没。我真不敢想象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以前的建筑还不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青砖砌的墙体,木的楼板。泡在水里,多么恐怖!有些已有几百年历史,我不知要惊叹这些古建筑的牢固,还是应叹服茶阳街住民那镇定的胆量。

074908nogy2dto1itzk1b1.jpeg

我从墙脚慢慢向房屋上部扫描,想寻找那经年洪水浸泡的痕迹。这些饱经风雨洪涝浸侵的店铺楼房,一间接着一间,一幢挨着一幢,墙粘着墙,屋连着屋,两边夹道形成街道。有些墙体已显倾斜,像一排手挽着手的老人,依然顽强地坚守。一条条横向排列的青砖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整齐划一,岁月沧桑的皱纹,刻满成苍老的脸。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楼上一个窗户上。我被眼前的画像吓得吃了一惊:一个半裸着上身的老人,瘦骨嶙峋,略显黝黑。正站在黑乎乎的木窗前,微微躬着背,眼眶深陷,象幽灵一样,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我的脑海里闪现似曾的景象:少年时村里有个老人,其壮年时力大无穷,如拼命三郎,干活非常起劲。老了可能是积劳成疾,热入心包,突然发起疯来。缺医少药的年代,家人只好把他锁在阁楼里。他经常站在阁楼窗户前,一天到晚大声地叨个不停。从他楼下经过,常常被他那突然的疯叫声吓一大跳。眼前的这老人,倒不太象疯子,但其形象也挺吓人。他似乎若有所思,他是在感慨这老街的残破,还是叹息自己已经风烛残年?

老街的楼房似乎已经不堪重负,拿城市的标准来说,已成危楼,不宜再住。但生活的艰辛,使这一排排的“老人”依然硬挺着脊梁,承载起主人一家的栋梁。我没了解这些年茶阳还发不发水灾,还会不会江水倒灌浸街,只能默默为他们祈祷祝福。

茶阳古邑

已近晌午,我们来到学前街大埔中学门前参观“父子进士”牌坊。这是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朝廷为褒奖饶相、饶与龄父子同为进士、同任中书舍人所赐建的牌坊。整座牌坊全部由花岗岩石用卯榫结构构建而成。虽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战乱,但依然坚固地巍然屹立,高大雄伟,令人叹为观止,歆慕不已。十二根石柱托起三层迭构坊帽,斗拱交错,檐角高啄。四百多年前民间工匠的技艺智慧,通过大自然的石料,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庆幸还能透过这美轮美奂的牌坊,阅读到这些能工巧匠们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牌坊一面石刻“父子进士”,背刻“丝纶世美”。饶相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曾任江西探察副使、中书舍人等职。其子饶与龄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任试政都察院、中书舍人等职。这是汉民南迁入埔之后,大埔开邑之初,最早的进士,而且还是父子进士,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们为大埔寒窗苦读的学子,看到了通过科举金榜题名的希望。事实也是如此,大埔县父子进士就有多对:百侯侯南村的“一腹三翰院”杨之徐和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父子,以及吾乡南山的张树勋、张翱父子。牌坊建在大埔中学校门前,穿过牌坊,拾级一条陡长的麻石台阶,就是大埔中学校门。每天成百上千的莘莘学子在牌坊下穿行,仰望几百年前祖辈的功名,耳濡目染,怎能不令人立志奋发读书?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抬头细细瞻仰牌坊,拍照留影。无奈当午的阳光猛烈,放射出狠毒的威力,晒得皮肤火辣作痛。这是在提醒我们别要无视万物之尊的存在么?

074908rthlm793hh314kfx.jpeg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赶忙上车,躲避太阳那嫉妒的目光。启程回深前,我们到金山公园旁观看残存的一段古城墙。我们没敢再下车,只是透过车窗大概看了一下。这段残存的城墙已经成为路基,高的不到一米。如果不是从侧面还能看到那层层排列得还算整齐的青砖,以及墙体上那斑驳古朴的年轮,很难相信这就是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古城墙。这些少得可怜的残砖断垣,尽力拼凑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还原往昔宏伟壮丽的气势:原城池围长有五百多丈,墙高1.7丈。因城南倚茶山,仅在东、西、北三面建有城墙、城楼和门。据说古代建城,只许坐北向南,茶阳城却坐南向北,象这样布局的城池全国仅有两座。这座城墙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使她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墙,倒不如说像是匍匐在地上的老人,用他那早已弯曲的背梁架起人们走向城市发展的道路。我们惋惜古迹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或许她的价值并不是那么重要。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都有它辉煌的过去,也都会走向衰老、死亡、消失。建筑物如此,人何况不是如此?几天前与同事聊天,聊到这次疫情我国在救治老人与西方国家的不同。避开制度不说,仅从文化观念来看我说中国传统是“老以老以及人之老”,是设身处地尊老敬老的观念。而西方对待老人的理念是源于同情弱者,老人是弱者。相比较我们体现的是尊,西方是怜。或者是西方更注重价值比较,认为老人对社会是个负担,花费巨资救治不值得吧?我的分析不一定准确到位,但把茶阳古邑看到的公安局遗址、茶阳老街、石牌坊、古城墙以及阁楼上老人的“老”作个比较,也许可以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吧?

2021年6月21日于深圳

文章来源:百侯人文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7-2 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7-2 0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很详细,让人们更了解茶阳。$ o" X$ l( D( v
发表于 2021-7-2 1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9_639:}  q8 M1 P1 f9 p( h. L1 G& r7 @
发表于 2021-7-2 1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点赞
& F( b/ L. L. R1 ]% U2 V7 ?  s# M/ t. ~* c) j+ _1 t# F" i
发表于 2021-7-2 1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很详细,杠杠的。0 b5 |$ z/ b) q% b8 Z, h/ S
发表于 2021-7-2 2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写得好好
: F/ o3 v8 F) v
发表于 2021-7-3 1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只看到了笋粄,流口水了,确实是回味{:9_618:}; M0 m) ^7 i- h* j
发表于 2021-7-3 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茶阳人到此一游9 ~1 `3 O+ O1 u7 G
发表于 2021-7-4 1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9_639:}4 A7 o! ?' C; @  ]+ [4 R% l
发表于 2021-7-8 1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老城墙没了,一大片老房子有点历史年代了,可以搞旅游区了,可惜我不是省长1 d+ f4 {- F6 n7 Q. P' L
发表于 2021-7-9 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改天去茶阳料下2 @6 d" `# }& }% ~0 c
发表于 2021-8-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作为县城的历史有430余年,横跨4个朝代,历史文化是厚重的。茶阳给我的感觉就是贵族,不过是失落的贵族,静静得伫立在北边,期待下次王者归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3-29 02:15 , Processed in 0.07613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