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寮、同仁名称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湖寮中心村(今龙岗、古城、新寨、下坜、岭下、黎家坪)是个湖泊,一片汪洋。那是由于当时梅潭河水比现在大得多,而在今河头下面的河水出口处——“梅硿”乱石阻塞,水流不畅造成的。只有五古山(现称五虎山)下鸦鹊坪及岗头坪因地势较高是陆地。地上森林茂密,虎狼出没。那时的先民们于湖边高地搭察居住,故人们将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湖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湖水退去,裸露出大片陆地,这些地方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湖寮”了。 上述虽是传说,亦非“望文生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单位挖地道及 不少群众挖水井时都曾在离地面多米深处挖出木船板、船桨、溪石之类的残遗 物,当可作佐证。 湖寮又何以称“同仁”?那得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当时,在今古城村设立义招县,以安置从中原南迁的一批批“流人”。原“土著”居民与安排此地的外来“流人”和睦相处,官府对两者一视同仁,传为佳话。故湖寮又有“同仁”的别称。 “湖寮”与“同仁”的名称曾长期并存沿用,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仁”的名称才少被运用。惟老街(太平路)被命名为“同仁路”,留下历史痕迹。 来源:葵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