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洗胆”是客家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洗儿诗》。在客家地区,自古流行的“洗儿”仪式至今仍然延续,成为祝福新生儿的象征性仪式。 客家“洗三朝”仪式通常由家中年长的婆婆或奶奶主持。她们在给婴儿洗澡时,会吟唱一些寓意美好的歌谣,如:“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唔食药”等。这是婴儿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礼,民间俗语称“三朝汤洗得早,一生勤快无烦恼”,预示着孩子今后会勤劳、健康、无忧无虑。 在仪式前,婴儿父母会备鸡祭神,或将孩子的名字寄托于菩萨,以祈求好运。洗澡时,主持人边洗边唱祝福歌谣,如“前拍拍,后拍拍,老弟日日洗汤入日日恶(乖的意思)”和“先洗脑,后洗面,洗得老弟拉拉健”,表达对婴儿健康成长的美好期许。 当婴儿出生十二天后,家人开始准备洗澡仪式。仪式中,石头象征勇气,鸡蛋代表勤快,金玉则寓意财富。将思茅、抹药、石头和鸡蛋等物品放入水盆中,象征宝宝未来勇敢、勤劳、富足。特别的红蛋是庆祝新生的象征,用红纸染成红色,煮熟后放入水盆中。如果有旁观的小孩,主人家还会分发红蛋,称为“分孩毛蛋”,分享吉祥与喜悦。 一个圆形的卵石,称为“做胆”,被放入水盆中,寓意为婴儿壮胆。洗澡结束后,这块石头会放在婴儿的床底,直到他长大成人。 洗儿的整个过程中,年长者一边为婴儿洗澡,一边说着吉祥话,祝福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尽管苏轼的《洗儿诗》传达了让孩子“愚且鲁”的愿望,寻常百姓家却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伶俐。在仪式的尾声,家长会用一根青葱轻轻碰触婴儿的鼻子,促使他打喷嚏。因“葱”与“聪”谐音,这个动作被认为能为孩子带来聪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