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0|回复: 25

我承认我看完了整份2011政府报告,那个写得,嗞嗞,好!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5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大埔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1-11-12 21:21| 查看: 150| 评论: 0|来自: 大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收藏 分享

热点新闻我县召开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扩大)会议省教育强镇督前检查组到我县洲瑞、青溪两镇进行督侨乡大埔美食街展现客家悠久美食文化我县今冬明春投入1.26亿元兴建民生水利县政府召开县人大和政协提案交办会议新人排队登记结婚“光棍节”变成“告别单身节”我县举办的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落下帷幕 陶瓷工艺美我县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工作获市检  摘要: 2011年大埔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0月12日在大埔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大埔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志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1年10月12日在大埔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大埔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志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五年来工作回顾




五 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关心支持和民主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纵深实施“四增”发展思路,努力建设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加快推进绿色的经济崛起,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 全面进步。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7:37:36调整为25:41:34,结构逐步优化。预计2011年(至年底,下同),全县生产总值达50.4亿元,是2006年的1.9倍,五年年均增长11.9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4万元,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达3.34亿元,是2006年1.3亿元的2.57倍,年均增长20.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是2006年的3倍多,年均增长2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3%;外贸出口总额9800万美元,是2006年的3.67倍,年均增长29.7%。


——支柱产业逐步壮大,工业经济稳步提升。预计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5.2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工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8.06亿元增加到17.6亿元,年均增长16.9%。陶瓷产业加快发展,新马、宝丰完成股份制改造,2011年产值预计超亿元,全县陶瓷销售收入可达14亿元,是2006年6.99亿元的2倍多,年均增长14.9%。2010年我县被评定为“中国青花瓷之乡”。电力产业持续发展,2006年以来投资5.2亿元,新建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达33.5万千瓦。企业改革转制稳妥推进,国有固定资产有效盘活,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电子、制药、酿酒等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15.14%。大埔被确立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招商引资有效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围绕招好商招大商的目标,不断创新方式,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营造浓厚的崇商重企氛围,制订执行招商工作责任制,建立专业队伍,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6年以来,全县共引进项目235个,计划投资总额172.7亿元,其中引进广梅产业转移园项目7个,计划投资总额27.75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涵盖陶瓷、电力、旅游、农业、房地产及新兴产业等,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预计2011年,全县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56亿元,税收1.28亿元,出口创汇8038万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5.3%、99.5%和109%。其中工业基地企业实现产值7.13亿元,税收4100万元,出口创汇7250万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87.6%、76.4%和105%。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蜜柚、茶叶、烤烟、生猪、南药、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蜜柚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6.2万亩增加到11.19万亩,产量由5.8万吨增加到14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6.4%和28.7%;茶叶种植面积由4.5万亩增加到6.94万亩,产量由0.29万吨增加到0.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1.5%;生猪年饲养量45.5万头,年饲养生猪万头以上猪场4家,千头以上猪场19家;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786万亩,南药0.59万亩,油茶0.96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由2006年的18家增加到2011年的65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8家、县级33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大埔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2011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西岩茶叶集团、顺兴种养公司进入“全省现代农业企业100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西河镇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镇”。预计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20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6.1%和10.99%。


——特色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有新的发展。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西岩茶乡度假村被评为国家3A级 景区和“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入选为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坪山梯田、三河坝旅游区、丰溪森林 度假区、富大陶瓷厂分别被评为“省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大埔被评为“中国 小吃名县”、“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成功举办了客家风情旅游节、西岩茶香旅游节、2011年梅州市“中华文化游”启动仪式暨首届大埔客家美食节、首个“5·19”中国旅游日启动仪式、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三次联席会议等活动,大埔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2011年预计接待游客81.6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4.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96倍和3.75倍,年均分别增长31.7%和30.3%。金融支持地方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至2011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可达61.5亿元,贷款余额20.5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1.8倍和3.4倍。农村金融改革有新进展,成立了大埔县源丰小额贷款公司。2008至2010年我县连续三年被评为“梅州市金融生态示范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邮政、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有了新的发展,汽车、住房、文化、体育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预计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7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3%。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交通建设,五年累计投入8.7亿元,共完成350公里省、县道和132条(段)530公里乡村公路硬底化改造,新建大桥8座,改造危桥26座,新建农村客运候车亭202个,全县244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公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16.6公里,公路密度由2006年的每百平方公里59公里提高至97.88公里;梅龙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2亿多元,基本完成城区主干道路改造,滨江公园、梅河公园、北环大道、进城口景观园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以及全长8.8公里的便民自行车绿色通道建成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绿色城乡、洁净乡村行动,县城公共绿化覆盖面积243公顷,绿化覆盖率38.9%,比2006年增长60%,生态镇(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5.1%,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完成15个镇(场)垃圾处理场专项规划,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大埔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荣获“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卫生城镇”称号,湖寮镇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镇”。


——文体设施逐年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文化名城创建活动,县文化中心、西岭中国书法公园、大埔客都影院、全民健身广场等一批重点文体设施投入使用;基层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全县有农家书屋105家,7个 镇建成了文体广场,湖寮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特色民居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田家炳祖居被定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 地”,中山纪念堂、森堂公祠、肇庆堂、通议大夫第、邹鲁祖居敬爱堂、通议第等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目前,全县有省级文保单位12处、县级59处,列入保护的特色民居187座。广东汉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个项目被列入省级、7个项目被列入市级、35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举办“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80周年纪念活动、庆祝大埔解放60周年暨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系列活动、首届大埔国际广东汉乐周和全国、全省摄影比赛等重点文化活动,编辑出版《大埔县历史文化丛书》、《美丽大埔》、《印象大埔》、《行走大埔》、《大埔民居》等书籍,进一步提升大埔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埔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广东汉乐之乡”,获得“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小城”、“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广东省文化先进县”等称号,百侯、三河镇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湖寮镇古城村、百侯镇侯南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民生福利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全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3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0.8%。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45亿元,新建、改建校舍9.3万平方米,大埔张云栽实验小学今年9月投入使用;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6年的61%提高到90%,虎山中学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工作稳步推进,百侯、湖寮、桃源、大麻、西河、茶阳等6个镇实现“创强”目标;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家炳职校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复评。加快发展卫生事业,累计投入7600多万元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20间次。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国家授权专利210件,省、市科技进步奖22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至目前,共落实帮扶资金2.43亿元,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得到省考核组和交叉检查组的好评,被评为优秀等次。着力抓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五年来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1.4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社保基金历年累计结余稳步增长;积极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预计至2011年底参保农民达到13.87万人;全面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城乡低保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认真解决城镇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投入近7000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1套。积极抓好水利设施建设,新建县城防洪堤18.93公里,加固韩江梅江沿岸重点堤围13条(段)32.7公里,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50宗,成功争取到一定三年的“广东省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有效解决8.8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抓好电网建设,完成土岭220千伏变电站、三河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和高陂、湖寮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移动、宽带和综合信息网络,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开通“民声热线”、社情民意直通车等8大民生诉求渠道,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信访形势保持平稳,县国土资源局被评为“2010年全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县、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县公安局被评为“全国2008年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县安监局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五年被评为“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物价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为“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和“全国价格监管服务先进集体”。老龄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 县老龄办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武警、消防、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省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外事侨务、对台工作 取得新进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会、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人事、编制、粮食、供销、统计、工商、质监、打私、打假、应 急、方志、档案、宗教、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行政能力明显提升。贯 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更加规 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机关作风评议活动深入开展,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抓好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全县254个村(居)委会全部实行了村务公开。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向其报告工作,坚持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255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抓好政府班子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强化对政府重大投资工程的公开招投标和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腐败。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积极推进。


回 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埔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又好又快发展的 新局面。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驻埔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大埔建设与发展的省市驻埔单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外出乡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


第一,必 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五年来,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自身优势,认真实施“四增”发展思路,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 律,将做大做强陶瓷、电力支柱产业作为强县之基,凝心聚力打造工业基地平台,实现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全县经 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必 须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五年来,我们把实现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民心、察民情、顺民意,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 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坚持把为民谋利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谋大事、干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 护,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第三,必 须始终强化把握大局、善于谋划的能力。五年来,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努力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全力化解金融危机冲击、宏观调控变化和 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致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壮大了县级财力;致力向上争项目、扩大融资,缓解了资金压力;致力破解发展中碰到的各种 难题,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提供了保障,赢得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在形势复杂和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增强察大势、善 谋划的本领,在形势变化中捕捉机遇,在政策调整中争抢先机,将我们的事业一步步扎实向前推进。


第四,必 须始终弘扬雷厉风行、攻坚克难的作风。五年来,我们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政府工作,认真落实县委确立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了一大批工业、城 建、旅游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把加快发展的举措一件件落到实处。事实证明,只有直面矛盾、敢于担当,才能打开局面;只有环环相扣、步步主动,才能务实推 进;只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才能有效落实。


成 绩值得肯定,头脑务必清醒。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 难和问题,工作中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规模较小、链条还不完整,陶瓷、电力支柱产业的地位还不够突出;第三产业所占比 重偏低,城市建设管理及旅游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城市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县城市化率仅27.83%, 与全国、全省、全市对比,差距较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尚需进一步拓宽;发展环境还不优,交通建设仍滞后,少数部门不作为、慢作 为的现象依然存在,行政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





按照县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定位,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兴县”的理念,深入实施“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发展思路,以打造生态名城、文化名城、和谐名城和建设陶瓷产业基地、电力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精致高效农业基地为目标,强势抓好招商引资,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抢抓机遇,主抓发展,狠抓落实,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大埔。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力争至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达到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市下达控制目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3:41。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新一届政府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增强综合实力


狠抓工业发展。着力打造以高陂、桃源、光德、洲瑞等镇为主的陶瓷产业基地,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积极发展高端陶瓷,加快发展特种陶瓷,着手发展紫砂陶瓷,推进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名标名牌培育力度,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响“大埔陶瓷”和“大埔青花瓷”区域品牌。加强与潮州、佛山、景德镇、德化等陶瓷产业发达地区合作,着力引进一批旗舰型大项目,以外促内,借力提升,带动陶瓷产业加快发展。加强瓷土资源管理,确保有序开采,引进资金技术雄厚的大企业,兴办大型综合加工企业,推进陶瓷原料加工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综合利用率。推进全县11间陶瓷企业改革转制工作,有效盘活企业固定资产,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至2016年,力争陶瓷产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实施水火光电并举战略,抓好现有水电企业挖潜改造,全力推进总投资51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埔发电厂建设;抓好装机容量13万千瓦的高陂韩江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以及装机容量4万千瓦的三河镇舟角院电站建设;引进梅州市紫晶光电有限公司发展太阳能发电,做大我县电力工业。力争至2016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努力把大埔打造成广东省能源基地。进一步推进韩江内河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发挥我县矿产、植物等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优势,争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取得较大突破。


狠抓招商引资。以招好商招大商为目标,转变招商方式,创新招商机制,主动对接国际国内的大资本、大企业,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亮点,拓展新空间,做大产业规模,做大经济总量。突出选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境内外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及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的高科技项目和龙头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依托我县现有资源、产业特点,突出产业招商,大力引进一批特色陶瓷工业、精致高效农业、旅游先锋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大型企业,确保至2016年每个主导产业引进1-2家龙头企业。抓好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以及省市举办的节庆活动的招商工作,力争引进更多的上亿元项目。坚持“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相结合,着力推进高陂工业生产基地二期工程和大麻陶瓷产业基地建设,完善桃源、光德、洲瑞三个工业小区,形成“两基地三小区”格局,拓宽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培育竞争优势。


狠抓项目建设。按照“上马一批、推进一批、引进一批”的要求,把抓项目、保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责任,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13项、总投资469亿 元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力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利用中央苏区县的牌子,围绕我县产业特色,及时捕捉项目信息,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 启动建设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争取大潮高速、县城饮用水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落实好每项重点项目的责任县领导和 责任单位,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和定期汇报督查制度,对项目推进实行量化考核,形成全社会重视项目、人人关心项目的良好氛围。


狠抓科技创新。制 定完善自主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陶瓷、电力、旅游、农业等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动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的科技合 作,加快企业产品研发中心建设,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成果应用。深化与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和港、澳、台的技术合作,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区和科技产业 园,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区域创新资源共享。至2016年,全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0家以上,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家以上,企业年专利申请量60件以上。


狠抓资本运作。充分发挥资本运营的显著效应,力求在资本运营上有大的突破。大力推动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力争到2016年全县上市公司达2家以上,通过资本市场融资5亿元以上。引入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设立村镇银行,力争到2016年全县拥有村镇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以上。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进程,培育壮大农村商业银行实力。加强基层金融服务站建设,力争2012底前全县行政村挂牌成立金融服务站。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提高授信额度,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致力发展文化旅游,加快繁荣第三产业


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大力弘扬客家文化,推动客家文化传承发展,加大县城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县城文化品位。以绿水青山为依托,抓好五虎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提升宜居宜业环境,致力把县城打造成山水特色旅游城市。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以“法治大埔”、“平安大埔”建设为载体,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公正高效、文明法治的发展环境。加强市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


打造客家文化休闲产业。以 省、市实施文化强省、强市战略为契机,深度挖掘大埔人文资源,着力打造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开发文化创意、平面传媒、 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遗址和民间特色文化等资源,建立优秀客家传统文化传承机制,擦亮 花环龙、广东汉乐、广东汉剧、客家山歌等传统特色文化品牌,争取更多的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古镇、古村落、古街区和传统特色 文化资源,争取到2016年,全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处。逐步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艺术创作,以名人名史、广东汉乐、广东汉剧、民俗表演、客家山歌等为题材,争取每两年打造1—2个在省内或国内有重大影响、有良好社会效益、市场叫得响的影视作品或群众文化作品,打造客家文化艺术精品,凸显历史文化内涵和魅力。


大力发展旅游先锋产业。牢 固树立“大埔大公园,旅游先锋县”的理念,以“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为形象定位,着力打造以银江、大麻、三河、高陂、茶阳、丰溪林场、大东、洲瑞等镇 (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把大埔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旅游特色县,成功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推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树立富规划、巧开发的理念,高起 点规划,完善好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三河古城、百侯古镇等主要景区详细规划。加快推进阴那山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县城客家文化休闲旅游区、丰溪森林生态旅 游休闲度假区、西岩茶乡度假村、高陂陶瓷文化旅游区、三河古城和茶阳古镇整体开发、瑞山生态休闲度假村等一批旅游项目建 设。整合资源,倾力打造好名人名居游、古镇古村游、生态养生游、红色热土游、陶瓷文化游五条精品线路,主要景区景点实现“串珠成链”、“连线成面”。加强 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的研发、包装和推介,高标准打造美食购物一条街。引导企业做好营销策划,加强与传媒战略合作,每年举办一批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提高大 埔的知名度。力争到2016年,全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4个、3A级6个,新发展2-3间国家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年旅游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0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逐步构筑广覆盖、多层次、多网点的新型服务业体系,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三、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扩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着 力打造以西河、湖寮、枫朗、青溪等镇为主的精致高效农业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扩大蜜柚种植规模,推进大埔蜜柚自主出口和“农超对接”工作, 拓宽蜜柚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力发展红肉蜜柚,打造全国最大的红柚基地。抓好韩江上游茶叶产业带建设,不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力争被确认为 “中国名茶之乡”。大力发展烤烟、南药和油茶等,力争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至2016年,全县蜜柚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茶叶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总产量达0.6万吨以上;生猪年饲养量达到48万头以上;南药和油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万亩和2万亩。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引导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扶持西岩茶叶集团、顺兴种养公司、家乐兄弟食品有限公司、宝益多食品饮料厂等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精美包装水平,提高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力争至2016年,新培育1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亿元以上,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4家、县级10家。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力促农民合作组织数量增加、规模壮大、机制完善、功能增强,提升农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市场运营能力,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到2016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以上,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县农户60%以上,8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合作组织营销流通。


打造农业名优品牌。正 确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致力培育农业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加快发展无公害农 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农业品牌。推进西岩茶叶、顺兴蜜柚等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抓好星奇泰出口柚果示范园区、单竹山生态农业园区等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示范效果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至2016年,新培育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5个以上。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成功竞得“广东省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为契机,重点抓好397座陂头改造和467宗水圳、170座山塘的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认真抓好名镇名村建设,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落实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确保粮食安全。积极引进新农机具,向上争取购机补贴资金,抓好农业机械化系列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6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5%。


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城市经济


加快城镇扩容步伐。完 善好《大埔县城总体规划》和岭下、下坜、黎家坪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梅潭河“一河两岸”的景观规划建设。在城区外围规划建设一条过境公路,使城市向山延 伸、向外发展,拓展城市规模。把三河、百侯两镇与县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组团式开发,拉开县城“东进西扩”的发展架构。抢抓国家扶持小城镇建设和梅龙 高速公路即将通车的良好机遇,加快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扩大城镇容量。推进“小县大城”战略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落 户,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力争至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


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以旅游城市、山水城市的功能定位,完善老城区的市政建设,切实抓好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等工作,致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丽雅致新城市。改造提升虎山公园、广场绿化景观,力争把虎山公园、西岭中国书法公园联合打造成省级森林公园。用好、用足“三旧”改造政策,盘活存量用地,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重点推进世纪华庭、璜腾坑等“三旧”项目改造。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晋昊大桥扩宽工程,打通人民东路、文化路等,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推进城市环卫、园林绿化等领域的运营机制改革,推行社会化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管理,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城镇管理运行机制,打造文明、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城区绿化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广告招贴、市场秩序的监管,努力杜绝乱丢乱扔和违章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维护好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以适度超前的眼光,加强县城停车场所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区交通秩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傍皮瘌 -1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1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承认
我没有看完

很长
大长了
真的很长
实在大长了
发表于 2011-11-15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真的好长,现在没时间看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1-15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1-15 0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表于 2011-11-1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说成绩夸大又夸大,谈问题缩小再缩小;成日吹招商引资几亿、几十亿,回头看有哪些成功的?梅大高速从O六年吹至今,通车了吗?高陂水利枢纽吹了N年,动工了吗?五星级丰溪森林假日酒店奠基二年,停工了吧!承诺过的每平1100元的经济适用房,升至1950多元至今还没兑现;三河、茶阳、高陂县级经济开发区至今怎么样了,开发起来了吗?污染的三河电站吹了那么久也还未开工,现在又吹推动内河核电项目建设了,吹!吹!再吹!反正吹牛能升官,吹牛不用本钱。
发表于 2011-11-15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样我想到了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虽然不能否认领导班子的一些功绩
但是,还是老一辈的一句话最实用:实事求是!
发表于 2011-11-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收藏了。留以後見證。
发表于 2011-11-1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支持实事求是!
发表于 2011-11-1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什么 ‘通过。评为。验收。达标。只要大埔的市民和网民感觉 公平 幸福 就好了。
发表于 2011-11-1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看来不错,工业是重点,不象以前的报告计划生育是重点。
发表于 2011-11-1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仁甫 于 2011-11-15 10:18 编辑

让数字说话

大埔,丰顺三项数字对比

生产总值       大埔(2011年预计)达50.4亿元,年均增长11.99%  

           丰顺(2010年)   58.7亿元,年均增长12.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大埔(2011年预计)可达3.34亿元,年均增长20.84%。

           丰顺(2010年)    2.53亿元,年均增长21.5%

外贸出口总额     大埔(2011年预计)  9800万美元

           丰顺(2010年)    2.59亿美元



            (如果丰顺2011年有10%的增长,情况又有一些变化)
发表于 2011-11-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通篇读下来(内容可能不全),成绩似乎不小(可哪一届不是这样?),但主线依然还是GDP,这与当今上头的指导精神,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不小差距。
   不管在家在外,只要是大埔人,无不期望家乡政府官员制定计划实事求是,落实计划扎扎实实,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无不期盼家乡好好发展,天天向上。读罢县长报告,振奋之余又心存疑虑,因为作为县一级政府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目标确实非常远大,有着一口吃成胖子的决心和勇气,但对实现上述目标,所要采取的保障措施、具体做法,却语焉不详,甚至只字不提。这样的目标计划可行与否,不能不令人怀疑,五年以后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一个三河火电不够,又来一个内河核电,都是高污染或者可能存在危险的项目,征求了百姓的意见吗?有为大埔的未来着想吗?等大埔成为广东能源基地、污染基地,“有功”官员升迁了、拍屁股走了,大埔的山水、生态、安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安居宜居的保障也没有了。
    报告做长很容易,做实就难了。作为百姓,最关注的是民生内容,是政府能为我们做什么。县长报告通篇多处可见“狠抓招商引资”等整段的大话空话套话,却居然看不到教育、医疗、城镇居民住房、农民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等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真希望完整的报告中对此有详细阐述),让人怀疑谢县长心中有没有装着人民,让人怀疑这还是不是“人民”政府。唯一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五年以后换了谁做报告,照样“一致通过”,平头百姓照样无份评判,这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让人最不满意的地方。
   
发表于 2011-11-15 1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君一师 于 2011-11-15 10:25 编辑

下一个五年计划,大埔争取建成4个4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景区,连要建立的地点都不敢说,这样的计划有意义吗?
发表于 2011-11-1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报告写得好在哪?内容,形式,结构工整,还是没有错别字?楼主能说得详细点吗?
发表于 2011-11-15 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笔架山 发表于 2011-11-15 10:23
报告写得好在哪?内容,形式,结构工整,还是没有错别字?楼主能说得详细点吗?

好,确实好,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1-11-1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本帖最后由 正义之神 于 2011-11-15 13:09 编辑

县长以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只有引资大埔才有出路,到底引来什么重大工程项目,带来何许经济利益,感觉浮夸风是真,个个以个人利益为重假公济私。听说风丰溪引来几百万不知真与否,写得不错条条大道通罗马。
发表于 2011-11-15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又是一仿搞{:10_609:}
发表于 2011-11-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看来林县长是真不得民心啊,一来就弄个火电厂搞民厌,现在又是大话连篇。。。。请辞算了吧
发表于 2011-12-7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报告是不错的,写得好不如干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5-3 00:21 , Processed in 0.0812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