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41|回复: 3

大埔北塘、百侯杨氏源流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埔北塘、百侯杨氏源流1' k8 B+ ^+ y7 E" F: j* W5 f/ {2 a

* q: s$ c# G# Z8 g7 T; `2 T# r' ]       《再考大埔北塘百侯杨氏源流》; A( q7 l5 j; ~; `# r& W

( u4 }1 v; M/ ~! y, [( V    关于大埔北塘、百侯杨氏源流,以下资料有明晰记载:& q8 c1 a0 A  w2 e) m$ B) X8 T9 p
    一、北塘杨氏十一世祖镇乾公(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乙巳岁—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乙丑岁),于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岁传下的老谱记载,“四十一郎,七郎公之子也,娶余氏移居广东潮州大埔维新北堂卜基焉,生一子行一郎公,再移居百侯溪南娶沈氏小六娘,生大一郎”。0 }6 @/ y6 `, s9 [, c
    二、百侯杨氏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岁传至十五、六世,沦腾公主掌辑谱时,曾与之徐公同举、翰林院检讨充大清一统志三朝国史纂修官郑际泰为谱撰叙,“乃知其始祖四十一郎,因元末避乱由闽宁化徙居于潮之百侯,传至四世分为两房别以大宗小宗……”。+ f( }7 y) Z4 X7 |' `* Y( Z3 A* U
    三、据杨燕秀提供清康熙戊辰岁进士杨之徐在《杨氏历代序》中记述“……熙生用蕃公,原籍山东滩州……即为闽宁化石壁肇基始祖也,生二子,长胜二郎……因黄巢作乱,揭家卜隐宁化之杨家排”,传至三十二世“七郎公娶罗氏,生一子四十一郎”。
' B! O8 C, G8 s: [- I; i    四、百侯杨氏《追远考》,作者及年代不详,同样记述四十一郎公出自石壁用蕃公系,七郎公之子。
- n  y4 C$ @; p8 i1 L& T4 w# R五、2002年冬,百侯杨氐族谱编委会在新修谱序中写道“我族始祖四十一郎公自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迁来侯乡,至十三、四世始修谱……有些人不知始迁祖及历代祖先何人,从何迁来,以至世系不明…”。“四十一郎公先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宋末因避兵乱,迁西河下北塘阿隔口定居。公来侯做工,见百侯土地肥沃,村庄秀丽,利于居住和谋生,…又娶沈氏六娘生一子大一郎。考妣生卒失记。”! \6 O3 C4 O& X& ^1 f5 o
以上关于四十一郎公之记述, 与石壁杨氏族谱记载并非巧合。( K. k! Q" t7 C5 D% ^, W3 w
    由此可见,北塘、百侯杨氏同出一人之身,始祖四十一郎公,先世居于石壁,七郎公之子,几无可争辨!1 ?" R" @& y, a: _) A
6 S' L3 o7 X" N
    然而,关于我杨氏源流,曾经有过争论,究竟源于石壁之用蕃…七郎公,还是源于梅州之思聪…一礼…奋登公?甚至有人怀疑四十一郎公是否大埔开基始祖!$ w: n9 d1 H/ Q- Z$ v% ?- R5 n
    例如:
5 E) n, A/ Y1 m( Z$ V7 [8 Q1 N" H    一、早在清康熙年间,百侯本家即有我杨氏出于龟山,四十一郎即奋登之说。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己未岁,惠州府龙川县等地百侯杨氏族谱亦使用“奋登”之说,曾印发海内外宗亲。
4 I5 K; E$ U7 r0 s! J# B    二、《大埔文史》1998年第十六辑《百侯杨氏源流小考》中记述“百侯始祖四十一郎公乃福建宁化石壁迁入,是弘农六十五代思聪公的八代之孙也。其在宋末避战乱徙于粤东潮之西河、百侯”。百侯“二世被虎啖,嗣入一子,乃龟山公曾孙也”。……“四十一郎公嗣子大一郎……”。4 f) Q3 i9 _0 @9 P: Z
    三、台北市大埔县同乡会《大埔会刋》2006年第四十二期,《百侯〈杨氏族谱〉补遗及杨氏外迁史》一文中提出:7 R; N& G" d8 a' T" f7 r+ U
    百侯杨姓在中国杨姓中属思聪公系,是杨姓六十九世杨文隆的后裔,其传接关系是:杨文隆第三子名廷茂(七十世),字德盛(应为国盛,号丰山,笔者注),任德庆州学正。杨廷茂生三子,长子名一礼(七十一世)。, k) }& J$ e* W1 l: D  C
    杨一礼生子名奋登(七十二世)。杨奋登生三子,其长子杨梅,即是《杨氏族谱》所述的百侯杨氏开基祖。杨梅死后,其在北塘排行为四十一郎,全国杨氏排行七十三世。
1 Z5 Z* o5 B( D3 x) v% m    杨梅由大埔大靖乡移居百侯溪南(今侯南),成为百侯杨氏开基祖,奉其父奋登为始祖。6 H1 j1 F/ l- C) h
近年,本邑亦有如出一辙之“一礼…奋登…梅(普、四十一郎)”之说法。
. r+ H% S, {; C* C6 y
& C; F; i5 ]5 L8 v    究竟大埔杨氏源流何来?
2 \3 L/ i1 N/ e# i3 |6 _9 [    笔者经多年考证,综述如下:% G9 n3 b% A! _5 V' P7 C8 o
    一、纵观北塘、百侯本家族谱、叙、序等资料以及墓碑,我始祖(或曰开基祖)四十一郎公,乃石壁杨氏三十二世七郎公之子,与石壁杨氏族谱记载完全衔接。
( Z* t  q; ?' S& Z3 Q9 ?据石壁杨氏族谱记载,三十二世“七郎公,洪郎公长子,生殁未详,葬石壁小段上龙背黄龙负印形,妣罗氏,葬石壁岸岭下窝,生一子四十一郎”。4 f3 {) a$ ^. Y
    二、“四十一郎”是其在石壁的取名,并非其在北塘排行为“四 十一郎”,在北塘杨家,四十一郎公无“梅”之称呼,更无其人。
! S/ O4 r' v8 k# |8 G9 ~    三、云岫—思聪公并不在石壁,奋登或梅因何又去了石壁?
, V' M0 H0 U3 p2 C+ c6 G  N    如果四十一郎公“奉其父奋登为始祖”,考妣墓葬、碑记等何在?为何没有蛛丝马迹!为何族谱及墓碑都记载四十一郎公为始祖!1 W7 `+ ]; p* n' \& ?$ F
    四、按《杨氏源流小考》所述,四十一郎公是“思聪公的八代之孙也”。据载思聪公系弘农六十五代,其七代即时公,号龟山,也就是说,四十一郎公是龟山之子或侄。然而四十一郎公所生“二世被虎啖,嗣入一子,乃龟山公之曾孙也”。这可能吗?
" Q  P4 s/ i5 y) d( r    凡关于“一礼…奋登…梅”之论,其出处、传承相互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A% v& K) D* X8 Z4 J4 n2 F
    其实,早在清康熙年间,进士杨之徐在百侯杨氏大宗祠堂前的柱联上就写得明明白白:
9 c! J6 @: l1 M6 e- t+ G* G" k    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俎豆而荐德馨,道脉遥通陡降!/ I8 y: L# m0 u0 }% r$ Z
    从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以昭世守,守功共嘱几筵。* i4 b* v" T- ?1 ?/ K, ]
    五、从传承年龄分析,石壁始祖用蕃公,唐大中六年壬申岁(公元852年)生,至北塘三世福缘公,于明永乐二十一年癸卯岁(公元1423年)生,35代相隔571年,约17年繁衍一代;至七世北江公,于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岁(公元1549年)生,39代相隔697年,每隔18年繁衍一代,符合当时婚育规律。
/ _7 q2 {3 f- q% h6 V! d7 U    如果始祖是思聪公(公元954年生)第八代孙,传至北塘三世,10代相隔469年,每代相隔47年,不符合规律;若为龟山(公元1053年生)之后,至北塘三世,4代竟相隔370年,每代相隔123年,更不可能。
: x' e$ n* K4 U2 @% C    六、至于石壁杨氏宗亲在小段上龙背所寻得的坟址(外形已废,据前辈回忆骨骸仍保留坟内)是否七郎公坟?笔者之见,只能依靠当地宗亲所提供资料作判断,否则,唯有用高科技监定,才能解开谜团!
8 t2 U# S2 L, U$ e8 z% ~5 B4 k' C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埔杨氏始祖四十一郎公,系源于石壁用蕃公系,七郎公之子也。
  E, O. a) M7 u# C1 {; D9 U0 T6 ^& |                           4 `8 s. s+ a+ h+ q6 Z- n2 H' _2 q" b
                                   本文刋载于《大埔文史》2011年9月第二十九辑姓氏探源6 z) f6 M# E0 z" C7 d. R, H7 n

- i- H7 a) J- g5 p9 U$ q
发表于 2012-9-2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杨氏族谱上也是这么说的
发表于 2018-2-23 2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据祖辈口传,杨氏四兄弟定居百侯,不知二世还是三世现在候南三世那房无后,所以由另一房过继一个以续后,我的也是下祠堂,但三世不是那个三世!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21-4-20 0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百侯南山杨氏开基祖也叫四十一郎(创荣公),宋末到百侯南山开基,是否会因此混淆?
6 _0 I: n2 U* `' v9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6 07:00 , Processed in 0.07431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