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145|回复: 110

[大埔影像] (转)一个外地人的大埔游记,希望大埔多一些热心人。多帮帮那些背包客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外地人的大埔游记链接http://360.mafengwo.cn/travels/info.php?id=962818#top

有缘再见:深圳到梅州的火车上。一位高大、一只腿有点瘸的老人坐在对面。他是对越作战时的转业残废军人,女儿在深圳从商,房产多多,且为他在梅州购有房产。这次是回梅州探望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交谈投缘,互有好感。邀请去他家小住几日,谢绝。下车一别,不想第三天在茶阳候车时不期而遇。惊喜之余,不禁感叹世界之小。原来他的老家就在茶阳。客家人念家乡、孝父母的爱心可见一斑。

  但凡有兴趣去大埔(bu步)一游的步行客,可以说是眼光独到。那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没有著名风景区的喧闹。那里只有静卧的山林、懒散的山风、无声的河溪、古朴的民居和敦厚的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指“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赣州、汀州。因梅州为客家的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其知名度居“客家四州”之首。
      大埔县属梅州管理,古称“万川”,意思是在万山之中。县辖14个镇(湖寮、茶阳、西河、百侯、枫朗、光德、桃源、高陂、大麻、三河、大东、洲瑞、银江、青溪),全县约50万人,通行客家话。湖寮镇是县城所在地。

       大埔地处广东最东部的山区,与福建相邻。进出交通对背包客来说只有两条路: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铁路从广东深圳、广州到福建福州、厦门有车路过。公路只有到梅州有客车班车(注意:只有梅州江南汽车站有班车)24元每人,到湖寮镇(即县城)2个小时。大埔县城不大,城内没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唯一交通工具是摩的。这里的摩的很有特色,后座可坐2人且一边有个铁架可以放一个箱子;城内都是5元一次,城外可以谈价。大埔汽车站除了少量长途车外,对我们来说最方便、最便宜的就是农村公交车了。

       由于有当地财政补贴,绿色农村公交车价格很公道,最贵不过10元。客运线路辐射全县各镇,发车时间一般是6:30-17:00,班次不等,多为每日3到5班,且在早中晚。当然,也有私人轿车拉客,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县城宾馆、旅店很多,档次也不同。宾馆淡季价格标准间多在100元上下,很舒适;旅店也有50元的,不知道咋样。为了方便,建议住在汽车站附近的宾馆,这里虽离城中心较远(步行十几分钟),周边餐馆寥寥,但安静且进出自如。
       需要提醒的是,返程如在大埔坐火车,最好在网上提前购票,县城只有一个车票代售点且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火车站也不在湖寮镇,在三河镇!
       大埔旅游是要“苦”中求乐的。景点多是与客家人有关,比如说,博物名馆、奇楼奇屋、名人名居、古镇古村、民俗文化等。还有红色圣地、古寺古庙、高山茶园、神密森林。。。散落在各个村镇。很多地方旅行团不到,甚至没车到,全靠两条腿。但是景色就是不同!县城文化路有三家旅行社(中国、梅河、自家人),可惜的是淡季不组团,旺季只接团(地陪)。他们可以提供一张详细的旅游图,这就够了!
       转遍大埔主要景点,抓紧点,三、四天足也。14个镇只需跑湖寮、茶阳、西河、百侯、大东、高陂、三河7镇。尤以茶阳、百侯、三河三大古镇和大东镇必去(住在湖寮,当地景点穿插去)。
       我们的“自虐”是从梅州开始的。深圳出发,上午9点20分,乘T8370次,硬座78元,到梅州下午14点10分。游玩一天半(写梅州的攻略较多,将在回复中简略介绍)。第三天(2012年6月26日)早上到梅州江南汽车站乘头班客车(6点20分开,24元/张)。眼见一位旅客拿着热腾腾的包子,勾起我的思念,好长时间没吃包子啦。迅速出动,跑了两条街,气吁吁带回叉烧包和豆沙包(1元一个)。味道还不错,也算是客家小吃吧。

汽车越近山区深处,山上的植被越多彩。幽静的山林、清新的空气,正是我们渴望的。
       大埔是老苏区,也是全国挂号的贫困县。寻求合适的发展方向,逐步改变面貌,恐怕是大家共同的美好愿景。

       路口立着几块宣传牌,称大埔为:中央苏区县、全国平安先进县、中国最美小城、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中国小吃名县。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宣传客家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发展绿色产业。这可是我们很愿意看到的啊。
       80多公里路,走走停停,上客下客,8点30分到湖寮镇。在文化街附近下车,按照事先攻略,找到中国旅行社,没有组团几日游,只有一张旅行图。两个人一个箱子一个背包,压上一辆摩的,拖到大埔汽车站不到100米处,住进一家富兴商务宾馆(100元标间)。放下行李,晃到车站,本想去大东镇(花萼楼和坪山梯田两个景点),售票大厅空空无人,车前广场只有几辆绿色农村公交车。几个黑出租司机围过来拉客,价钱很贵罗,来回110公里,开口200元。转到农村公交车站,只有到茶阳镇(老县城,三大古镇之一)的车。

       一位漂亮的客家小媳妇带着一对儿女回茶阳,攀谈中得知我们去茶阳的目的和担心,热情地表示愿意给予帮助。于是我们半信半疑地同上了10点30分去茶阳的班车,每人5元。目的是什么?担心什么?

      这里啰嗦几句。其实一开始我们的选择不是大埔,而是福建永定土楼。网上一查,深圳到永定必过梅州,进而发现与永定接壤的是大埔的茶阳镇。视线中的大埔客家风情吸引了我们,可依然没忘起初,于是有了这次“二合一”行动。原来我们安排用一天时间游茶阳和永定初溪土楼群,可现在时已近午,有车去吗,时间来得及吗?客家媳妇(姓鲍)告知,茶阳到初溪30多公里,跨省原因没有班车,可她爹是开摩的的,可以带我们去。
       茶阳是个古镇,明代起就是大埔县城,1961年县治迁到湖寮。25公里,40分钟到达。小鲍的爹早已候在路边(茶阳没见像样的汽车站)。寒暄几句,摩托车载我们到她家。这是小鲍的娘家,一个极普通的客家临街小楼,客厅摆设极简单。交谈中,老鲍(64岁)介绍道,他有三个女儿,除老大嫁到湖北外,两个女儿在家,女婿都是开长途班车的;他家还做加工面条、珍珠粄的买卖。老鲍淳朴、憨厚,就是不太会普通话。喝着香甜的山茶,我们逐渐消除了戒备并欣然接受了共进午餐。


    这可是地道的客家饭菜啊。笋干烧五花肉、叉烧肉、烧土鸡、空心菜、鱿鱼丸子汤,标准的四菜一汤。三大碗土鸡蛋炒米粉、香喷喷的大米饭,哟呀,真是丰富!想是知道女儿外孙要回家,不会知道要来不速之客。当然,午餐不是免费的,我们主动催问去土楼费用。父女商量几句,提出120元。来回80多公里,不贵。我们立即认可。马上出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小编01 + 10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6月27日,天高云淡。扎扎实实游了一天。行走路线:湖寮--大东镇--坪山村千亩梯田--大东镇--百侯镇--肇庆堂--海源楼--通议大夫第--湖寮--大埔美食街--西湖公园--泰安楼。累,但快乐着。
    清晨,我们依然是坐首班6点50分农村公交车(每人7元,36公里)来到大东镇,这里有花萼楼和坪山梯田两个景点。由于我们去过福建土楼,所以舍弃了花萼楼,去了梯田。交通工具还是摩的,3公里山路谈定30元来回。坐上摩的,沿着绵延的山间水泥路,爬上山顶。


    大东镇坪山村的坪山梯田,距大埔县城40公里,始建于明中期,完工于清初,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共有1200多亩,其中主体梯田680多亩,坡度多为25°—65°,沿一座座山坡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从山脚连到山顶,从此山连到彼山,延绵不断,少的数十级,多的有千多级。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冠名为二景:“原田膏润”、“马岗欢舞”。最令人惊叹的是千多亩水田仅靠两条引自3公里外山溪的水渠灌溉。

坪山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每年3、4月份和7、8月份水满田畴 ,如珠链披挂;

   4、5月份和8、9月份,禾苗翠绿,如绿锦层叠;

  6月份和10月份,稻穗成熟,金黄无边;

    春耕和夏耕之时,水满田畴 ,千万块形状不一的梯田如同千万面镜子,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翠绿群山的环抱中 如今,坪山梯田每个季节都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游览。
    坦率的说,没有想象的那么震撼,谁叫我们经常在农村转呢。我们还是在梯田上呆了半个小时。能够极目远望、尽收秀丽山川于眼底,也算是不虚此行。
    10分钟就下山回到了大东古镇。

    大东镇地处闽粤两省四县(平和、永定、饶平、大埔)八镇交界处,位于大埔县东部,是山、边、穷的革命老区,又是全省40个扶贫开发重点镇之一。古镇一条老街,两边是客家特色的骑楼。偶见几栋新楼和街边的摩托,才使人没觉得又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街边古井 据说这口古井有200多年历史,井中水甘甜可口,可以直接饮用。不知谁放的小金鱼在井中优哉游哉,与人共乐。

    这间老屋称“大和楼”。现住老者是它的第四任主人。老屋门前坐,“凤飞南山送宝来”。
    大埔是蜜柚之乡。每年的10月才是蜜柚成熟时节。看到房前屋后可爱的蜜柚,真想摘一个把玩。
不曾想一天后就如愿以偿。
    这里顺带介绍一下花萼楼。离大浦县城有45公里左右的行程,而且有一段山路崎岖。从花萼楼去坪山梯田20余公里。


    花萼楼建于公元160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楼将近12米高,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楼顶为木梁灰瓦。共有三环,内外环形相套,内地外高。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目前仍有9户约50人居住在花萼楼内。现已破旧,门票10元。虽比不上永定土楼,但在大埔来说还是一个重要景观。
    离开大东镇,我们乘私人小巴(每人7元,比农村公交车贵)顺路去了百侯镇(离湖寮10余公里)。沿途山水景致宜人。这里山上有野果、蘑菇、竹笋、板栗;河中有肥鱼、鹅鸭。如果有资金扶持,开发前景是很可观的。
    就在一块“肇庆堂”指示牌下,司机停下面包车,指着公路边大片古民居说,这里就是侯南村,主要景点都在这里了。

    百侯是大埔三大古镇之一,古镇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0多座,其中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各式各样大小祠堂和中西合璧建筑群落,是至今为止国内发现官厅民居最多的地方。图上黄色方块是必去的景点:肇庆堂和通议大夫第。

    肇庆堂位于百侯镇约一公里处侯南村,紧靠省道“茶上线”公路旁。肇庆堂又名敬修衍庆,建于1917年,距今已有90余年之久,占地近3200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二堂二横”府第式客家围屋,围屋侧是一幢建筑精美的两层西式洋房。是梅州山区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2005年被列为大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庆堂由百侯侯南楼下富商杨荫垣所建,建造西式洋楼时还特请外国洋人为督工进行施工,共历时三年,花耗银元一百万之多,大屋终于落成。站在门楣上书“敬修衍庆”的斗门前,已经感到它的气势不凡。
    斗门紧闭,我们沿着围墙向主楼走去。围墙墙体由清一色的青砖砌筑,砖路分明,既保持了质朴的山野气息又形成一种线条的形式美。

    靠近主楼的一个小门开着。原来里面正在维修。多年来肇庆堂历尽沧桑,破旧不堪,主人多次请求、游客强烈呼吁,今年才开始谢客翻修。出资情况还不得而知。经过允许,我们进到院内。(对外开放时门票10元)

    右侧的西洋房倒是巍然挺立。如果说围屋里处处弥漫着的是浓郁的儒家传统文化气息,那围屋外的两层小洋楼,反映出的却是风格独特的“西洋”风情,其采用外围通廊、圆拱造型的开放式的格局,更具有西洋建筑中用几何线条造型的艺术装饰之美,墙体上用浅浮雕效果雕塑或虎或狗或鱼等动物图案,形象逼真。与其它地方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那种屋内为客家围屋结构、外墙采用西洋风格装饰的民居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特点为主次分明,一中一洋,虽然各据一方却又紧密相连,如日月般交相辉映,独具特色。
肇庆堂两层西洋楼房正面院墙外。

    海源楼紧靠肇庆堂,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为杨潮南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来巨款所建。该建筑系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作品,外形欧式,内为中式。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高三层,前后均有很宽的走廊,柱子有圆有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门设计为欧洲教堂风格,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字形”,二、三楼室内为木构件组成。占地面积696平方米,建筑面积752平方米。

    看过两座有特色的客家建筑,我们兴致勃勃地沿着水泥小路在侯南村游逛起来。
    百侯古镇被蜿蜒的梅潭河分为南北两块,南面通称侯南,北面通称侯北。走进侯南,这里36条石砌街巷将所有大宅连为一体,形成“三十六条巷,巷巷都一样”的神奇布局。眼前一大片荷塘让我们惊喜不已。荷叶一人多高,站在路边就被荷叶环抱;周边古民居围绕,美不可言。

侯南村众多古井之一,不知饮过多少客家人。

    拥有250多年历史的通议大夫第是乾隆年间客家地区闻名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陕西按察使杨缵绪的故居。“一腹三翰林”的佳话至今仍为民间津津乐道(还记得茶阳的那座天褒节孝牌坊吗?)。
    清康熙年间,大埔县百侯乡有个读书人叫杨之徐,他自小聪明,长大后不论策论和八古文皆精。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人,二十七年中进士,三十四年(1695)任河南光山知县。他有7个儿子,第三子缵绪、六子杨黼时、七子扬演时分别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先后考取了进士,并都被选为庶吉士,皆进翰林院。杨氏三兄弟皆是翰林,而同为一母所生,因此传下“一腹三翰林”的佳话。

    举目望去,整座建筑黛瓦灰墙,颇具历史的厚重感。正门顶灰塑的“通议大夫第”五个白底黑字格外醒目,步入正门,视野顿时开阔起来,整洁幽静的环境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门票3元。管理员罗赛英老人健谈且工作认真负责。据她说,杨缵绪极为重视教育,在建通议大夫第时,特地在房屋左侧30米处建了一座兰台书室,供他的子孙读书,后来他的七个子侄同榜登科,被后人传颂。如今杨氏后人遍布于五湖四海,大多事业有成,如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培新和科学院院士杨文彩等。

    老人说:“每年的正月十二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因为杨氏家族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先祖仪式,四面八方的杨氏后人大都会在这天赶到这里,到时还能看到鲤鱼灯舞和其他民间艺术活动。”
渊雅公祠

特色民居

特色民居-景足东南

特色民居--爱吾庐
    时已过午,没有逛遍侯南村我们就匆匆赶到公路边。过路的农村公交车带我们返回了湖寮镇。文化街下车,找到大埔美食街。

    大埔美食街,位于县城同仁路,原为始建于清初的老街。全长 330米,为骑楼建筑。辉煌时曾有110多间店铺,全县各个镇(场)均在这条街开办23间美食门市,聚集了客家地方小吃200多个品种。有鸭松羹、薄饼、珍珠粄、算盘子、笋粄等传统小吃,有酿豆腐、苦笋煲、白切鸡、姜酒鸡、药根鸡煲、梅菜扣肉、炒猪肠、全猪煲等客家传统名菜。 品种多样,味道独特,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及风味小吃,颇负盛名。

    如今的美食街不知什么原因,多数店铺关门,昔日的热闹景象已经不复存在。游人稀少,街道空荡。

    在回大埔的车上,听一位当地的中学老师介绍,来大埔一定要吃当地小吃薄饼。好不容易让我们找到了它。说到美食,客家的小吃很多,网上都有介绍。这里说一下我们品过吧(文中提到的“粄” 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和小吃,糯米粄是粄类的统称)。

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8元一盒

  笋粄:粄皮以薯粉为原料,;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为主,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8元一盒

    客家小吃-珍珠粄,就是特制的米粉。手工制作两端尖,形似老鼠,故又称老鼠粄。机器制作的形象差多了。5元一碗

    客家小吃仙人粄,两元一份。味道和凉粉相似,有药味。仙人粄,也叫仙水冻。是用盛产于赣南、闽西、粤东山区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

    百侯薄饼 制作工艺特别讲究。说起来复杂,其实就是春卷皮,包入预先用豆芽、豆腐干、蒜白、香菇丝、肉丝、鱿鱼丝、虾米等调味加工好的馅料,卷成长筒形,即包即食。味道还可以。3元一个。

客家小吃-金樱根排骨煲  有补肾作用。8元一罐

客家小吃-艾叶排骨煲 8元一罐

瓦钵装的是客家小吃-酿豆腐(15元),就是豆腐块包肉末。好吃

客家小吃腌面,配上一碗鲜美的肉片汤,确实不错。价格公道,每份7元。
   离开美食街已经是下午一点。马不停蹄,坐摩的来到大埔的西湖公园(免费)。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虽说公园没什么特色,但不放过每一个能去的景点的我们,咬牙坚持着。



    在公园牌楼前,隔着街道对面就是大埔县文化活动中心(由博物馆、文化馆、田家炳演艺中心、文化广场四部分组成)。该文化活动中心外观设计为客家土楼和客家围龙屋的演变造型,以弧形的屋面、柱廊及客家建筑的山墙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有浓厚客家民居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大埔独特的人文魅力。有时间的背包客可以进去看看。



    西湖公园位于县城西北部,与客家民俗风情博览馆泰安楼融为一体,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康体运动、游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山水公园。
    公园分陆地、水域两部分。有中心、文化、湖岸、溪流、古楼、牌坊等6个功能区、38个景观,集大埔“四乡”、“四名”特色于一园。   

西湖公园-水鸟觅食

西湖公园-蝶恋花

西湖公园-浴女戏水


    和公园一墙之隔的就是湖寮当家景观泰安楼了。看得见,进不去,除非翻栅栏。
    泰安楼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

    泰安楼的大门非常独特,乍一看,眼前一座雄伟的门楼,细一看,这楼门原来是镶嵌在墙上的。据说,这楼的主人是做生意发家的,没有功名不能建门楼,后来他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做了个假门楼。

泰安楼俯瞰。门票20元


    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书“祖功宗德”,陈列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两侧设有厢房,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

后走廊

    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
    下午4点多,一天的行程结束。坐摩的回到宾馆,美美睡了一个下午觉。全日行程90多公里,其中步行10公里多。大埔的“摩的哥”很幽默。从泰安楼出来,招手拦住一辆带篷的摩的,小伙子还挺帅。“到xx酒店多少钱?”“6元”摩的哥伸出大小拇指。“嗯?没搞错吧?“”那就5元吧,送你们一程“小伙子一脸无可奈何。随后我们相视一望,哈哈大笑。

    6月28日,继续旅行。行程路线:西河镇车龙村--张弼士故居--湖寮--三河镇--中山纪念堂--明长城--清河源--三河古镇老街--名人故居--中山大桥--三河汇流--大埔火车站
    6点半,坐第一班农村公交去西河镇车龙村(票价5元)。17公里,7点就到。

    这里是通往车龙村的路口。由于上车时就和司机打了招呼,到了这块指示牌前,他就停了车,并提醒,路还很远。

     这条路是政府出资修建的,到村口约1.5公里。路口有牌坊和望乡亭。
西河镇车龙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所在地。宣传说是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村内有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云禄第,张裕首任总经理张成卿故居--资政第;张裕华人酿酒师张子章故居等近十幢客家古民居。

行走不到100米,晨曦初现下古朴秀美的山村景色就把我们给镇了。公路蜿蜒而去,风光尽收眼底。

    竹排河上游。眼前的一切恍若梦中,令人感慨万千:
    乡村游,其实没有什么特定的景点。有的只是原始的、粗犷的风光;只要你愿意去观察,有兴趣去了解,每座山、每条河、每个村落....都会有一段动人地传说和故事,加上后来人的修饰和渲染,它们会魂牵梦萦地吸引你,缠绕你。这就是景点。
        乡村游,其实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地。有的只是愉悦的、放松的心情;只要你愿意抛开世俗杂念,忘却病痛烦恼,每一块田、每一幢民居、每一棵树木花草....都会看上去那么生动、有趣、可爱。加上人们的精心呵护,它们会敞开胸怀、张开臂膀拥抱你,欢迎你。这就是目的地。


梯田菜地、河流沙滩、翠竹绿树、老牛牧童构成一派田园风光。远山近水,薄云环绕,绿树怀抱古老的山村,宁静祥和。好一幅缠绵的画卷,不愧最美乡村之称。

    清澈的漳河缓缓绕村流过,将车龙村的一部分织成一个半岛,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斑斓多彩的织毯上。

绿中村,谷中屋

    一路感叹,一路癫狂,不知觉进了村。一群灰鹅迎上来,欢迎?客气?反正我们打了个招呼就躲开了。
    远远地看到了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围,内有18个厅、13个大井、99个房间;整个建筑工艺精致、绘雕并举、雄浑严谨、气势壮观,是一座超大型围龙屋。 屋后有上中下三个大码头。
张弼士曾任新加坡总领事,官至光禄大夫(一品大臣),曾受过光绪皇帝、慈接太后、孙中山、袁世凯、张学良、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接见。张弼士既是商界大亨,更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为客家八贤之一。他艰苦创业、实业兴邦的民族精神和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的爱国思想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这里辟为旅游景点后,目前是台湾人在管理。门票30元。我们去的太早,还没有人验票。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参观。

    这是大院门。
    屋内设有张弼士馆、官文化馆、酒文化馆等展览馆。展示清代的龙袍、凤袍、凤冠、官轿、兵器以及百年前贮藏在地窑的大酒桶、酒缸、酒坛、酒壶、酒杯等

    正门上的“光禄第”匾额为清代名臣李鸿章手书。   

侧门。张弼士后人在里面居住,从这里出入。

故居院内栽有数棵古银杏树,鹅卵石铺成的地上不长草。这是一奇。

古代鸡笼

    第四代后人。80多岁的老人夫妻靠租金生活,身体多病。我们表示了一点心意,让女主人为之动容,送我们出村。

    据第五代后人张先生介绍,他和爸爸住在祖屋里。台湾老板每年支付他们5000元,门票收入没有分成。他打扫清洁每月600元待遇。他和妻子主要以种田为生。
    告别了张弼士的后人,没有再去看别的民居。一路无语。
    出村不远,攀上路边小坡上的一座小亭休息。四个亭柱上写着一首诗:
“漳河九曲绕村流,背靠笔岽山屏脉;肖孙同心承祖德,兴建小亭念祖宗。”没仄没韵,但是一老一实,有心有肺。
走在来的路上,一步三回头,流连忘返;三步九回头,再看不够。
上午9点,结束了两个小时的游览,回到公路边候车。再看那条漂亮的进村公路,心里不是个滋味。20多分钟,车来了。巧,还是那辆绿色的车,还是那个司机。
    回到县城商务酒店,打扫个人卫生,整理行装,结账,走人。

       赶到大埔汽车站,站外正好有一辆去梅州的班车,顺路。上车7元到三河镇。
       三河镇是大埔火车站的所在地。在离火车站200多米的一个路口下了车。时近正午。顶着烈日,拖着行李,来回狂走一里路总算找到唯一的民居小旅店(80元一张大床,窗口正对火车站)。饥渴难耐,没有选择,就在路边店吃了午饭。可怜的小镇车站,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步行!
       研究一下三河镇地图。广东的梅江、汀江、梅潭河在此三江汇合为韩江,流向汕头;三河镇一分为三:左侧是新区,最左端的路通向火车站(图上看不见)。图上端为朱德大桥跨梅江,可去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图下端为中山大桥跨韩江,可去古镇,大多景点都在那里。

        这就是古镇全貌。我们从中山纪念堂开始沿着黄线路线行走,从古城西门上堤过中山大桥回旅店,全部靠步行。(古城内旅游线路道口都有指示牌,不很明显)


       中山公园是镇内凤翔山脚下的汇城村的历史性建筑之一。该园内设有中山纪念堂,是现今所知的内地众多中山纪念堂中最早建成的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  字为胡汉民题写。


纪念堂二楼俯瞰



1930年由蒋介石和张学良签署的保护中山纪念堂的布告


孙中山和宋美龄结婚誓约


在大埔三河镇中山纪念堂的大厅横梁上,依稀可见红色的“景仰国父”四个字。这是当年蒋介石亲笔书写。据说,文革期间,老百姓将其用石灰覆盖才得以保存。



这块石碑见证这里是内地最早建成的纪念堂。



明代古城(南门)

古城故居

古城鸟瞰


      韩江源雕塑  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的韩江源标志性建筑。意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客潮两地人同饮母亲河水成长。该标志性建筑分基底平台和石雕母亲像两部分。基底为九环石彻平台。每环内侧栽种四时花木,置石雕母亲于花团锦簇之中,边沿用石雕栏杆环护。三条呈光环状石阶直达亲水平台。石雕母亲为高9.8米,重136吨,为头扎发髻、背男牵女、勤劳善良的客家妇女,与对面远山睡美人遥遥相望、相得益彰。

古城古居

三河老街。这条老街在古镇的堤外,由于顾虑河水上涨被淹(下游建了水坝),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已搬迁。

留下的是历史回忆;

留下的是昔日的喧闹;

人去楼空,杂草丛生,宠物留守。

留下的是即将逝去的遗憾。




华萼楼--特色民居




又见柚树。经过主人的同意,我们将一颗尚未成熟掉在地上的大柚子收获,它成为了道具。




民居美如画



古镇零距离。



明古城楼上

明古城西门

上堤

堤上回眸

堤边牧羊。



    中山大桥桥头(孙穗芳题字)。
    孙穗芳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科之女。几年来奔走海外华人云集之地,向知名的学府、楼院、景区捐赠了数十座中山塑像并题字。

中山大桥上远看三江汇流。



桥上等来日落韩江的美景



堤边围龙屋。前低后高,错落有致,典型的客家民居。

      古朴民居中一幢 基督教堂显得是那么突出。泱泱大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基督、天主、佛教等外来宗教逐渐融入国民之心,源于他们宣传的是和谐,是忠孝,是善,是爱。
   披着渐暗的晚霞,拖着疲惫的双腿,结束了这一天的“自虐”。
   全天步行12公里以上。

6月29日不放过的三小时。
清晨5点30分,起床、洗漱、出发。
蒙蒙细雾轻轻抚摸着还在安睡的古镇,清新的空气中行走着两个膜拜者。他们期盼打破这里的寂静,再一次一睹山中小城的芳容。
走上朱德大桥

换一个角度再看看三江水

再看一看古城、老街,还有那期盼安宁、幸福的韩江源-客家母亲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远眺
      下了桥,面对牌楼的右手边有一条较宽的水泥路沿山坡而上,不远就是纪念园的正门。
      我们进的却是山那边的另一个门。

这个山门对着一片民居,一条老街。各种客家小吃等着你去品尝。豆粄、笋粄就是在这里买的。


笔枝山上 纪念碑高耸入云;朱老总巍然屹立!


  纪念园上看三江汇流,江水颜色分明不同。远端是中山大桥。


       我想大家一定很想听听三河坝战役的经过吧。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军胜利占领南昌城后,挥师向闽西上杭、永定、长汀及广东大埔进军,准备占领潮州、汕头、广州。在周恩来为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进入大埔县(茶阳)。20日,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三万多人,顺汀江、韩江而下,直向潮州、汕头进发;一路由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和第九军直属教导团共约三千人,据守三河坝,以防敌人从闽西、梅县抄袭我主力进军潮汕。10月1日国民党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二万多人,由梅县松口乘船沿梅江而下,气势汹汹地向三河坝扑来。起义军在朱德副军长和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同志的指挥下,在东江工农军一部的配合下,与敌激战三昼夜,打退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几千人。3日下午5时,敌增援钱大钧之黄绍宏部由大麻东渡韩江后,占据起义军阵地南部制高点阵地,北部亦被钱大钧部占据。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指挥部决定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退”的办法,取道河腰、百侯,经双溪,于5日进入饶平茂芝,后起义军艰苦转战,两进湘赣边,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到达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在三河坝战役中,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勇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甩尽最后一颗手榴弹,英勇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座笔枝山上。

      怀着对烈士的敬畏和缅怀,离开纪念园,出正门,再过朱德大桥。
      回到小旅店,收拾行装,提前半小时来到车站(k638/635次,硬座87元)。上午904分,列车载着我们向西南方向驶去。
    依依不舍别老区,数度回眸索净域;欣闻古镇即焕颜,幽叹旧地将逝去。(月余后,得知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其中,要在梅州试验区构建具有广东特色、服务“三农”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声祝福,几分惆怅。)
    拥挤的车厢。此时正值暑期高峰,旅客特多。硬座车厢连过道都站的是人。好多年睡卧铺,没见过这种阵仗了。熬过6个小时,下午3时20分,我们终于到了深圳,完满结束客家乡土游,解脱了“自虐”。阿弥陀佛! 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 收起 理由
一掬流年 + 2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紫枫天涯 + 1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无言了 + 3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820479863 + 2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外地人去的那些地方,作为一个地道的大埔人,除了湖寮县城,其他的我都没有去过,惭愧了!
发表于 2013-1-2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半山上人 发表于 2013-1-25 01:04
6月27日,天高云淡。扎扎实实游了一天。行走路线:湖寮--大东镇--坪山村千亩梯田--大东镇--百侯镇--肇庆 ...

行走大埔
发表于 2013-1-2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表于 2013-1-2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错............
发表于 2013-1-2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楼主。不错的旅行。。。
发表于 2013-1-25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大埔,我最美的家乡,我爱您!
发表于 2013-1-2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辛苦你啦
发表于 2013-1-2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现在大埔是有的士的,只是可能楼主来的太匆忙了,所以没有打到。
漂亮的大埔欢迎您!
发表于 2013-1-25 1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名气的地方楼主都去到了啊。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25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大埔还是个穷地方,不像富裕的地方那么有条件,再说了,就大埔人那自以为是的德性,难呀
发表于 2013-1-2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呼呼!大家把爱心都献出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让爱充满大埔
发表于 2013-1-2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大埔好美{:9_639:}
发表于 2013-1-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想回家了
发表于 2013-1-25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花了我N长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了!
发表于 2013-1-2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多地方都没去过{:9_626:}
发表于 2013-1-2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作为大埔 本地出生长大的地方,除了去过几次县城之外,(现在也没啥印象了)其它地方都不知道在哪里。实在是惭愧呀。
发表于 2013-1-2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0_604:} 我用了20分钟看完了。。
发表于 2013-1-25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大埔是有的士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3-29 20:53 , Processed in 0.09177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