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914|回复: 37

大埔的院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杨文采 广东大埔人。地球物理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O) d0 \' j+ f6 Y; ?* ~7 c  X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生于广东省大埔。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6月获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6 ~2 X, t, n8 Z6 F* A; q: c3 d; d6 `+ |# h- e% h. b& r8 r  v
郑 度 广东大埔人。自然地理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K& z, h: |0 I! S9 ]' D/ O

8 ]; u( g. W$ @! G5 c& o7 K7 V& o3 L$ @/ O) Z
郑度,祖籍广东大埔,于一九三六年八月出于于广东揭西。一九五四年毕业于聿怀中学,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学习。一九五八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6 U  b! J1 [  q* m. j
  `4 i: E9 M0 |5 R; S( s
  一九五九年他参加中国科学院治队,对新疆准噶尔沙漠进行考察;一九六O年至一九六三年,在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从事植物水分平衡的试验研究工作;一九六四至一九六五年对石羊河流域、河西走廊以及酒泉地区进行植被地理考察与调查。
, l5 @; Z! F; e5 @5 i: ~- ]: }$ ~9 I" j# [: o* j4 G; e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他致力于山地与高原的地理考察与研究。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二年参加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科学考察研究,一九七三至一九八O年参加对西藏自治区的科学考察研究。一九八O年秋至一九八三年春他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访问进修,从事山地地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回国后,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五年投身于横断山区的科学考察研究;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二年负责主持国家基金委与中科院重大项目——“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期间还开展了中法对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联合考察,他担任中方队长。一九九二年起他任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九九年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 [, U% x1 K$ }, F

/ m; W/ u% p2 v0 |饶芳权广东大埔人。电机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 d8 b4 z1 w, b, c
8 i! o+ ]6 B. U     饶芳权(1934.9.27-)。电机专家。广东省大埔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曾任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顾问。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过我国云峰、刘家峡、龚咀、龙羊峡等重大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获多项奖励。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我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海拔高、水头高、水头变幅大、设计参数要求高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工作中解决不少技术关键。组织研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采用氟里昂蒸发冷却的10MW及50MW水电机组。曾积极参与三峡巨型发电机的论证工作。1999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器工程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I* z  ~: \; u6 m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表于 2006-6-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希望更多大埔人士当选院士......
发表于 2006-6-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同济大学 李国豪 也是院士
发表于 2006-6-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可惜去世了,梅江桥据说他修改过设计

桥大师大爱———送别李国豪先生
) n4 n& U( q2 `" f2 F) c   t% j3 ?- {0 {& X  T

' S1 x6 |. o5 K& Q' X( 2005年3月11日 ) ) v3 {4 h: g: y3 v
% B  ~! E$ r# R2 D8 r" c

3 s9 [- c0 S) G( C: S& z  l6 ~8 R( H+ H, [5 Q
. e/ h9 {$ j5 F, G5 D
  大师走了。 + r& ]6 x: K, K! z: w2 S* |
* Z$ Q4 d0 W) P8 `6 I+ T' h6 o
  李国豪先生的送别会,肃穆而温馨。一行行送别的人群,向覆盖着党旗的李先生,献上一朵朵洁白康乃馨。遗像两旁,一幅挽联叙说着老人一生的不凡:“矢志桥梁,化天堑为通途,成一代宗师;心系教育,沐桃李以春风,立千秋典范。”
& a, p4 f2 `/ L1 H* x# L! H: o4 ]: @
  走过九十一年,走过风雨,走过辉煌。老人留下一座座雄浑的大桥,一篇篇大师的风采,一段段感人的大爱…… ; f) x* X0 s6 K- P2 X8 }8 _
6 F$ p5 E3 K# ~
  走近大师,人们的心为之撼动。 * G2 q+ ^7 e& d/ N- B8 A3 k
0 _) r! t1 e4 Y- V9 u
  梦想:在长江上造最好的桥 5 Z- X- Z" V' o1 z+ ~

" t+ ^* c6 l, M: L% c  李先生一生执着钻研,动力来自一颗炽热的报国心。为了报国,他在食宿费没着落的情况下,毅然坐上了赴德留学的轮船;为了报国,他努力学习,博士论文轰动国际桥梁工程界,赢得“悬索桥李”美誉;为了报国,战争一结束,他就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回国研究。 5 @/ v3 ^+ @$ R# u
0 c; s& f, w( t* T2 x8 W# I3 O
  李国豪曾对学生说:“我一生梦寐以求的,就是在祖国的长江大河上建造中国跨度最大的悬索桥。”虎门大桥、南浦大桥规划建造之初,都曾考虑过国外的设计方案。李先生坐不住了,强烈呼吁,中国人可以自己建大桥!最终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 , }; d. z- \- v% W" r5 W

- n' W7 h, @8 o$ @& b' g9 u  报国需要本领,“李校长”执着研究、孜孜不倦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文革期间,李先生被强制参加工地劳动,他抓紧休息间隙学起意大利文,为的是能直接看懂外文资料;被剥夺进实验室的权利,他就到材料商店、杂货摊上买来赛璐珞片,用缝纫机做试验台,自制模型做实验;80多岁时,他还向年轻教师“求教”,学起了电脑,让自己跟上新技术潮流。
/ J& O# d. Q3 P7 ~+ b; z; {' H
1 |# s/ Y# h7 i' b) [9 `  1968年,李先生被以“特务”罪名隔离审查。但他没浪费时间,想到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出现的桁梁桥晃动问题,还是得研究!这是一场精神与毅力的考验、一场记忆与理论功底的考试———没有资料,他凭记忆回忆;没有计算工具和图表,他用笔算自编一本常用数学用表;没有纸张,他用每天报纸的页边和中缝作演算。最紧张时,连手纸都派上了用场。一算三个月,证明大桥稳定没问题。
0 X# Z# i  h) A4 e+ o2 A( c
5 X. G; p5 {5 r" q$ h  严格:做不得“思想懒汉”
. i+ Y/ e5 V/ x' m9 \8 }, [  r6 L* \- f" Q1 q/ d. f" r* ^
  同济桥梁,以严谨、笃实、追求创新享誉国内外,李国豪是这一学风的开创者。
" R/ k9 h0 E0 x, W
1 r/ A- D9 w* ?  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翁智远,上世纪40年代同济土木系学生。他至今清楚记得,时为系主任的李国豪在入学仪式上的讲话:做学问,好比是造桥,桥基不稳,地动山摇。工科学生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再艰苦也要咬牙挺过来,千万不能做“思想懒汉”。
! Y. a8 n: o/ B) S% D( d" v4 B! i, `2 w0 K
  跟着李先生做研究,没人做得了懒汉。他“严令”研究生和教师,校图书馆所有与桥梁专业有关的书籍和期刊一本不落,全都得看!李先生的两位弟子———项海帆、范立础当年都在老师督促下,做过上千张的读书卡片,成为后来当选院士的“起步之路”。 6 {* t- T& R" s- Y0 h
8 z2 F2 Y* U. T( g6 T) L. ~* A# f6 V
  严,是出于对科学规律的尊重。范立础院士回忆,当李先生得知他一人带五六名博士生时,立即严肃质疑:你有那么多选题让他们做吗?一句话让范院士醍醐灌顶。一个老师的研究面、精力毕竟有限,“李先生的严,严在教育质量上,严在人才含金量上”。现任同济大学桥梁系系主任陈艾荣曾受李先生指导写一篇论文,被要求前后改了十多稿,改进观点、改进论证、甚至连标点符号,老先生都认真圈改,毫不马虎。
2 S* r. i7 H/ X3 e  ?9 H9 b& Q: R2 }- b7 M+ S* a/ X0 O
  无畏:不唯上、不跟风
6 }1 M6 M- P+ V  i3 M0 d2 K) I
0 s1 p8 b9 z1 m& E  李先生是无畏的,他追求真理,不唯上、不跟风,这不仅表现在他对研究教学的执著上,更体现在他面对各种风风雨雨时,像一座坚固的大桥,稳守方向不动摇。 # ?# ^% X* E+ _/ X: X4 B, }" z
5 B& c3 C6 r% J0 j
  早在解放前,他就冒着白色恐怖,为营救被捕学生四处交涉。1956年,李先生光荣入党,他非常珍视党员的身份,学生项海帆与他同日入党,从此被亲切地称为“海帆同志”,直到去世的前几天。学生范立础记得很清楚,当初李先生动员他入党,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漂亮词藻,只一句“人对自己约束多一点没坏处”,成为学生一生的自诫。
7 h. X! g& U( L6 r2 n# Z) p7 X8 d4 v, @8 @/ o" T6 J. E1 t9 b& \
  坚持真理,李先生的“胆量”有时候着实不小。文革结束,为迅速恢复、提高同济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他不顾很多人的顾虑,对好几位戴过“右派”帽子的中青年学者委以重任,项海帆、范立础院士当时都名列其中。事实证明了李先生的眼光和勇气,“没有李先生的冒险,很可能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4 U* k1 U& l$ r7 ?

- D4 }7 L' E4 f( a  T  上世纪80年代初,宝钢初建没多久,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有关部门召开现场会,传闻上面基调已定:宝钢要下马。然而,李国豪先生坚持独立判断,作为宝钢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他顶住压力,力陈建议“宝钢不能下”,得到中央领导重视和采纳。宝钢人常说,如果没有李先生,很可能就不会有宝钢。
% m1 ^- n9 z; ]2 W. v+ Q! M0 z- b  J$ Z, c
  逝者已逝,生者长思。 / ]9 [6 ]" X/ c  O: d# Y

; |0 I7 Y. W5 X5 a- u  学生们说,李先生最喜欢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逝往,过来严冬腊月,又是明媚春光……”
5 _8 O( [7 n" v! p2 i9 R" w: w2 i9 Z3 ^
  送别李先生,再度唱起这首歌。歌声烛影中,大师、大桥、大爱,在人们眼前越来越远,在人们心里越来越近。
发表于 2006-6-2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期待更多的大埔有学之士成为中国乃世界之栋梁
发表于 2006-6-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李国豪梅县人,不是大埔人。
  d  s  y9 {9 W6 _% A7 D+ m* N$ m0 d: Q+ v. i3 s) F
饶芳权院士的儿子好象是在四川经营古玩店,不会说客家话。
发表于 2006-6-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杨文彩博士是百侯侯南村人,他的几位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和他比较起来真觉惭愧.
发表于 2006-6-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原帖由 db47285735 于 2006-6-2 23:21 发表
4 {; h0 W& n. Y$ K李国豪梅县人,不是大埔人。  ~# u" U1 Z- t3 V" s! Y

+ p( ?0 h- y* X* a# M$ L$ N饶芳权院士的儿子好象是在四川经营古玩店,不会说客家话。
# d+ {6 U( g1 I

" w$ V% E" I7 f/ M4 m" y$ \& U& \5 z1 f9 A- A% c# C' {
以前误以为是大埔的,所以跟着报土木,可惜现在发现土木好象不适合我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原帖由 hlh 于 2006-6-3 14:04 发表
  D9 [) M7 H9 r# s
3 P% I! s2 P" g8 n7 O6 G# [" ^$ r
. E6 I* }1 h, r) Y- E" X" C% W( N* i2 `0 g, N
以前误以为是大埔的,所以跟着报土木,可惜现在发现土木好象不适合我
5 X1 E& G: `" w# s
哈哈!土木很实用啊!可以搭架建猪筹!
发表于 2006-11-2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向大埔人中的楷模学习!!!
发表于 2006-11-30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希望院士们
. ?& Q& q! }( u8 ?+ N% p可以为大埔发展做贡献:)
发表于 2006-12-2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大埔人的骄傲!。。。。。
发表于 2006-12-2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杨文采 广东大埔人。地球物理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Q6 i& Z* {4 ^" Q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生于广东省大埔。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6月获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 @5 r# S& m4 |8 H
' S" T" t  j. R! _: j% D
------------------------------# ^2 I$ C* L7 x! Z- x9 @

: G" Y# i4 {5 g: D, m我们是校友啊
发表于 2007-1-1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是吧:D :') :') :') :') :') :')
发表于 2007-7-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是校友啊
发表于 2007-7-6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杨文采 广东大埔人
发表于 2007-7-15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那些都是老前辈了!年轻一点的没有吗?
发表于 2007-7-2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美国
haha,不如等我吧。
发表于 2007-7-2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原帖由 奥赖恩 于 2006-12-28 22:12 发表
- N; ?0 i0 I0 M0 {: ~杨文采 广东大埔人。地球物理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r; ?8 E2 x9 \$ u3 ]3 V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生于广东省大埔。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6月获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 ...

7 i2 ~1 i6 r* E, g( ?+ r6 U
7 N+ N7 W- H( f# ]# b- P! [7 r; d
写JAVA可没开采金矿赚钱哦,哈
发表于 2007-12-2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为了玩游戏: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19 05:18 , Processed in 0.09184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