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76|回复: 7

大埔三河邓氏四世祖宜伟公的排行与字号考略(修改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sgnxdwl 于 2020-4-15 11:30 编辑
# S$ p/ S( f' O/ x* {2 W1 n, _7 m" \7 w2 B/ r: V! q: V* b
大埔三河邓氏四世祖宜伟公的排行与字号考略
邓旺林
邓宜伟公是广东邓氏三世祖必达公所生三子(1)之一,是三河旧寨以及由旧寨迁居梓里的邓氏族群的四世祖。所见大埔三河片区邓氏族谱或家谱对此并无异言。但是关于宜伟公在兄弟间的排行以及宜伟公又称四三郎还是四六郎方面,则有不同的记录。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各谱的有关记述。
一、旧寨谱与陈金谱
邓元魁先生《二房行公三河旧寨族谱》(2)(下简称“旧寨谱”)与邓书端先生《二房行公世系大埔三河陈金村“三树堂”族谱》(3)(下简称“陈金谱”)所记相同:“长、四三郞,次、二四郞,三、四六郎”,“长讳大一郞公,妣陈氏、李氏生三子,世居旧寨村,至明末九世徙浒梓村(今梓里)”,“二讳肇东公,妣陈氏,生三子,居东文部”,“三讳元竉(4)公(字嘉元),妣何、邹二氏居陈金村、江田湾,至九世又移归一派东文部”。陈金谱后面还附有邓承谦先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夏六月所撰《邓氏族谱释疑解》一文,其中亦记必达公所生三子由长及幼依次为大一郞公、肇东公、元宠公。
旧寨谱还提到“大一郞公即四六郞宜伟公”,陈金谱中无此记述。
二、汇东谱
《二房行公大埔三河汇东村“承启楼”族谱》(5)(下简称“汇东谱”)记为:“长大一,妣  氏,分居旧在(6)又分居梓里村……次子肇东,即我四世祖;三讳元宠公,妣何氏(7),分居陈金村又分居江田湾。”该谱无“四三郞”“二四郞”“四六郞”字样。
三、梓里谱
1、塭里邓添林先生保存的族谱(含家谱。下简称“塭里谱”)及梨輋端良先生保存的族谱(含家谱。下简称“梨輋谱”)均记三世祖必达公所生三子中长男为大一郎公,生三子,居旧寨村、浒梓村等处;次男肇东公,生三子居东文部。(8)梨輋谱亦无“四三郞”“二四郞”“四六郞”字样;塭里谱虽无提及“四三郞”“二四郞”,但提到了“四六郞”,并记“大一郞公即四六郞公”。
2、梓里桥背头谱、宫前湾谱所记基本相同:长、四三郞公,妣陈氏,生三子,居东文部创业;次、二四郞公,妣郭氏,生三子,居江田垸、陈金村创业;三、四六郞公,妣陈氏、李氏,生三子,居旧寨、浒梓村创业。该二谱无“肇东”“嘉元”“元宠”字样,而均记四六郞公又名大一郎公(“大”在宫前湾谱中记作“太”。下统一记作“大”)。宫前湾谱还记明四六郞公即大一郎“讳宜伟”。
上述各谱均记择居旧寨者为大一郎公,其中旧寨谱、宫前湾谱还明确大一郎公即宜伟公。可见宜伟公即大一郎公这一点并无异议。今旧寨村仍有兴建于民国五年的“宜伟公祠”,足以证明择居旧寨之宜伟公即大一郎公。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个有异议的问题。
一、大一郎公在兄弟中的排行问题。
旧寨谱、陈金谱、汇东谱,梓里塭里谱、梨輋谱均记大一郎公居长。而梓里的桥背头谱、宫前湾谱则记大一郎公排行第三。那么,在这方面,是应该相信后二谱所记,还是应该相信前五谱所记呢?我们认为前五谱所记应该比较可靠。
旧寨谱、汇东谱、陈金谱均记旧寨开基祖排行居长,汇东开基祖排行第二,陈金、江田开基祖排行第三。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如果汇东邓族开基祖真是居长的话,那么汇东谱是不会把自己开基祖的嫡长子地位让给别人的。
梓里桥背头、宫前湾、塭里、梨輋的邓族均属由旧寨入迁梓里者。其族谱、家谱中均记大一郞公为四六郞,很可能是受了旧寨谱中“大一郞公即四六郞宜伟公”此说的影响或者说误导。
就“长、四三郞公”“次、二四郞公”“三、四六郞公”这点上,旧寨谱、陈金谱、梓里桥背头谱和宫前湾谱均无异议。如果大一郞公真的就是四六郞的话,则其在兄弟中的排行当然就要殿后了。而把第一的调到第三后,原来的第二、第三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至第一、第二了。这就难怪桥背头谱、宫前湾谱会把自己四世开基祖的嫡长子地位让给汇东的四世开基祖了。很可能旧寨谱和梓里的桥背头谱、宫前湾谱这三谱的初修者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四三”“四六”“大一”一类的字或号均含有排行的意味在里面。(9)从宜伟公又称“大一郞”来看,其排行不应殿后。因为在兄弟中若非排行第一,不可能称为“大一郞”。因此,我们认为,汇东谱、陈金谱、旧寨谱等关于大一郎公(即宜伟公)居长、择居旧寨的记载是可信的。
在记必达公生子四人的邓氏族谱《二房行公》中,也是将宜伟公列为长兄(参见注1),这也可作为宜伟公居长的一个旁证材料。
二、宜伟公是“四三郞”还是“四六郞”的问题。
记“大一郞公即四六郞”的有旧寨谱和梓里的塭里谱、桥背头谱、宫前湾谱。我们认为,“大一郞公即四六郞”此说值得商榷。
旧寨谱、陈金谱、梓里的桥背头谱和宫前湾谱均记四三郞为长,四六郎居末。据前面所述,宜伟公在兄弟中是排行第一,号(或字)为“大一郞”。既然如此,则其称“四三郞”应比称“四六郞”较为可信。另外,作为同胞兄弟而言,“四三郞”无疑应该比“四六郞”排行在前(前面已提到,“四三”“四六”“大一”一类的字或号均含有排行的意味在里面)。有“四三郞”在前,“四六郞”应不会称为“大一郞”。
旧寨谱关于“大一郞公即四六郞宜伟公”这一补充性质的记述,与其前面所记则明显有自相矛盾之处。按其前面所记:“长讳大一郞公”, 又“长、四三郞,次、二四郞,三、四六郎”,那么,“大一郎公”就应该是“四三郎”,而不是位居第三的“四六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宜伟公在兄弟中是排行第一,字(或号)是四三郎而不是四六郎。
【注】
1.有的族谱记必达公生四子。例如,《二房行公大埔长治新村族谱》(载《南阳邓氏族谱(粤东太乙世系篇)》P304—305。未记编者)记必达公“妣田氏婆太,生四儿(宜伟、宜俊、宜英、宜杰)”“宜伟公,三河旧寨,有宜伟公祠,生三儿(一个三河安居,出走外地二个)。”
陈金谱中有如下记述:“ 按 ‘缵禹堂’ 谱记载,郭氏生四子:宜伟、俊伟、英伟、杰伟。并载葬天子岌者为长房肇东,为二房元竉,为三房又不详,四房生卒年月及葬地何所、后裔何人,似宜本谱三人,为是元竉公作源竉公当音致异。” 此记述从 “并载” 起有多处句读不当。试调整如下:“并载葬天子岌者为长房,肇东为二房,元竉为三房。又不详四房生卒年月及葬地何所、后裔何人。似宜本谱三人为是。元竉公作源竉公当音致异。”
我们主要根据三河的多部邓氏族(家)谱所记,采纳“三子”说。
“缵禹堂”是元宠公后人在东文部上村瓦埠头所建祠堂,“郭氏”指必达公妣。陈金谱有记述。
《南阳邓氏族谱(粤东太乙世系篇)》:总编辑:邓延寿。精装本。2014年春编成。印刷厂及出版时间不详。
2.载《南阳邓氏族谱(粤东太乙世系篇)》P302—303。
3.载《南阳邓氏族谱(粤东太乙世系篇)》P289—298。
   按:此谱后面说明:“据邓书端2013年5月15日编录于公元1995年12月本村梓叔邓诗景手抄《族谱》,个别谬字、不规范简化字有勘正。”
4.对于必达公第三子,很多邓氏族谱都是记为“元寵(宠)”。陈金谱与旧寨谱中将“寵”记作“竉”。“寵(宠)”读chǒng,有爱、纵容、偏爱、推崇等义,多属动词;而“竉”读lǒng,名词,指孔穴,也作古地名用字。二字音义均大不相同。陈金谱与旧寨谱很可能是因“竉”、“寵”二字形近(前者部首是穴,后者部首为宀)而误写。
5.载《南阳邓氏族谱(粤东太乙世系篇)》P299—301。未记编者。
6.“旧”字原漏记。
7.“妣”字原漏记。
8.对于必达公第三男的记述,塭里谱记为“三号嘉元公,字元冢,婆郭氏生二子,长永立公,居江田坝,次永穆公,居陈金村。”梨輋谱则记作“三男元寵公,陈金村居住。”“寵(宠)”读chǒng,“冢”读zhǒng,平水韵中均属上声肿部,二字在方言中有可能音同。又,塭里谱将“冢”字中的“豖”写作“豕”,梨輋谱则将“寵”字中的“宀”写作“冖”。现均查不到有这样的字。
9.据族谱记载,邓氏二十九世祖显公生三男,长男至圣公所生子以一为号,次男至贤公所生子则以二为号,三男志斋公生九子以三为号;志斋公所生九子由长至幼依次为三一郎、三二郎……三九郎;宜伟公所生三子由长至幼依次为百三郎、百五郎、百六郎。这些都说明用作字或号的数字确有表示排行的意义。
【附记】
  在所见的梓里邓氏族(家)谱中,还有以下三谱:
  1、邓光太先生编辑的排子岗“三澍堂”谱。排子岗邓氏族群是从陈金村入居梓里者,故其谱中所记与陈金谱所记完全相同。我们可以将其视同陈金谱。
  2、梨輋邓文才先生家谱(邓文才先生1999年于台湾高雄编成)。该谱记“三世祖必达公,妣郭氏生三子名四三郞、肇东、元寵”,“长子住东文部,次子住江田村,三子住旧寨村。”“四世祖大一郞公,四六郞,妣陈、李氏生三子名百五、三、六郞。”
  在记“长子住东文部,次子住江田村,三子住旧寨村”这一方面,此谱与桥背头谱、宫前湾谱所记基本相同,但没有提到陈金村。另外,此谱在记“四世祖大一郞公”乃“四六郞”这方面,与桥背头谱、宫前湾谱所记虽然相同,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按此谱所记,四世祖大一郞公既然是“四六郞”,则与“四三郎”不可能是同一人。那么,称“大一郞”或“四六郎”者只能是肇东公、元宠公二者之一。这一记述,与旧寨谱、陈金谱、汇东谱、塭里谱及梨輋端良先生族(家)谱所记均相去甚远,且与梓里宫前湾谱所记亦有出入(梓里宫前湾谱记大一郎公为宜伟公,而不是肇东公或元宠公)。又,按邓文才先生所记,居旧寨者就只能是“四三郞”,而此“四三郎”也就是邓文才先生所记生有百五郎等三子的“四六郎”。既称四三郎,怎么能又称四六郎呢?显然自相矛盾。因此,该谱对于四世祖太一郎公的记述实在不足采信。
  3、邓志坚先生保存的《志事堂邓氏家谱》。该谱中只提三世祖必达公生三子,未记三子名讳及排行。在记四世祖时,也只记“太一郎公”,未旁及其兄弟:“四世祖考太一郎公,妣陈大孺人、李大孺人,生三子。”从其后面所记五世祖为百五郎公等来看,该四世祖太一郎公就是宜伟公。志事堂一支实际上也属从旧寨入迁梓里的邓氏系统,可见其家谱中所记“太一郎公”与旧寨谱等所记大一郎公乃是同一人。
  最近还看到,马来西亚一九九一年(辛未)重编《邓家世代族谱》中也记必达公所生三子由长至幼依次为宜伟(大一郎)、肇东、元宠。详见广东省河源市邓氏恭公族谱编辑委员会2017年10月编印《粤闽赣湘桂川渝黔八省市邓氏族谱(卷九)》P53
2018.04.24(初稿于2018.03.24发《大埔论坛》网)
2 S. B, b3 C9 G* o1 [2 v
( u" J& B0 b( {% Z2 [
发表于 2018-3-2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9_639:}
发表于 2018-3-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宗长退休后,有时间考究祖上流源,理顺世系长幼,功德后人。{:9_639:}{:9_639:}{:9_639:}3 x0 m7 e/ `$ \- s, F' m- H0 X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 u4 h' }% d- t& E9 l9 N# N/ k$ i( e先生好!谢谢!
' P. {: h* g: W. I/ a! G( ^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陈酒 发表于 2018-3-29 10:50* Z! ?: ?$ u" W! y/ t/ _( N
宗长退休后,有时间考究祖上流源,理顺世系长幼,功德后人。

7 r7 t% y  Y9 v6 Q" A先生好!我现在正在编辑我们村的邓氏族谱,想搞清楚一些问题。把这篇文章发到大埔论坛上,是想希望尽早得到方家指正。还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8 b$ m5 \$ t. X% {+ N: p7 r
发表于 2018-3-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sgnxdwl 发表于 2018-3-29 20:02$ \& @8 S# t/ @* A
先生好!我现在正在编辑我们村的邓氏族谱,想搞清楚一些问题。把这篇文章发到大埔论坛上,是想希望尽早得 ...
" A( U  W" f; ]# _; }* X. l
宗长称我先生不敢当,在下也是必达公-江田湾元宠公后裔,所以认真拜读宗长文章,我祖上12世国龙公迁居湖寮河腰按上,我看到族谱记录十分简短,近百年没有续修。老一辈已经大部分走完,中年人不懂续写,年轻人更没有关心这事。
发表于 2018-3-3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又见先生力作,赞一个。各姓族谱初时都有不少数字“郎公”,看来最少郎公的谱才较真实可信。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深山老学生 发表于 2018-3-31 08:40; ]9 U+ `; D9 i+ Q! b2 i
又见先生力作,赞一个。各姓族谱初时都有不少数字“郎公”,看来最少郎公的谱才较真实可信。
2 }6 k' y" b' c6 M/ o1 W
先生好!谢谢鼓励!; T( _9 z( N)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5 08:51 , Processed in 0.06888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