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93|回复: 32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概述  
9 z  g  N  W" `
8 O3 x% y0 S3 B9 |--------------------------------------------------------------------------------
. r* O8 ^4 S+ l, w) G! A" E; r[2005-4-9 9:04:41]! w! q& X' ?: C6 _4 n4 M

; O  ]6 U% C4 ~5 v- [, |8 U' x( W+ v
4 t" {6 W( X& e     创作辅导  
. g7 q. r& E) M+ c( g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4 m' Q/ t  P' M& L  ^" @

* V# R7 f3 m* p% V                              越    齐  
5 u- k* u  ^' v6 i7 ?7 t2 C, L9 r# B$ N8 T
(一)概述  
% g# \. f- m3 ~7 h3 G% L) a/ V, O; H- v: p8 Y2 R5 V- d) j- c4 \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 W( ?# ]0 z; p8 z' t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 z1 _8 x" i+ u( M7 {$ u  W" s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 w% X# m8 G! m* c6 b* L) A! G& A
# f$ |$ K) R9 w* M

; y3 f  i' _) g# n5 D4 t     5 A6 k! @  l, [/ y1 p. o: v
摘自: 诗歌报 [2005-4-9 9:04:41]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路平 + 5 谢谢提供。受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二)平仄  7 d* d$ k" Y  J4 N1 Q, `0 q  w

1 ]+ V, X0 t% |2 `--------------------------------------------------------------------------------; o4 j) r  O9 g7 y3 ?
[2005-4-9 9:16:09]. X5 l1 S- s' [) H* m

4 N) \; [6 P/ T( j) h, f& L
3 g/ q+ [, f, s2 T  `     (二)平仄  
' P0 a( {! }/ B* l. R1 [$ K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6 o+ U; N3 ^8 ]6 J% B  
# a) B  M0 P  F% }; o' O" F/ ]0 g' J(01)关于近体待    |! i8 Q6 C9 \& V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9 R  H# J' m' N" \) m+ w& v6 _
1 R% s! s8 F) w% a# R$ K4 s7 C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3 h, k$ o6 _, q0 b, P, u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9 g- Z! f" k' k3 T. s0 E4 E
% {1 f+ \& d& m8 _: a* c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 M4 ~" B8 p( }& r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 S3 L5 S+ J. g5 O7 E$ Q3 `. r" \/ _
# r1 \! X/ G  V, b# J& ^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 h) v% m# I; c' R( C1 R3 V( v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1 G' f" s/ i" L% @* s
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 {1 `* U! f, T; ^& Z  0 L8 R7 o2 G3 ^7 M- S2 Y9 w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 v# _! u2 Z" R: \+ I, f7 u1 B$ `1 E
例一:  
6 o1 X3 e' n! S8 U, v%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5 E+ ^, D9 x9 F# I0 A* b8 t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z. ?* T+ ~* @
                    ——李白《劳劳亭》  , {; d" I( ~4 N) x# f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 a- f' Z+ g( I9 w4 V3 T1 g# q
例二:  0 C7 d* |" V! Y& Z8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w0 z- T) p4 v7 T5 Z0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B5 J/ Q2 t+ T; Z8 u
                          ——王之涣《登鹳雀楼》  , L! ?+ h5 j% d5 a4 {  ~7 ~
(“一”  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 ]* }4 [/ }3 l& A
+ K1 f! R# N/ ~  \(03)“对”和“粘”的规则  
5 L: V8 t. h2 g$ b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
% C1 S" [* j7 N% I* h“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 \# `; R% o5 d: H
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9 m6 {, T8 o' h- k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 ~1 Z/ B% K8 h' b' @
1 C5 q( y% ^, y) l(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 S! s8 }$ W+ c/ j6 D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5 k7 [& n  {' m! w6 T$ @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如前所述,
: ]( X. a7 i4 q0 x( E; S基本格式是:  
( I5 k7 o' v, M/ g% Q5 @$ x3 c" t) M
0 l7 s) ?) A: ^- q$ U& S- o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7 [! ~2 V' {2 {/ R6 Z: a3 u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 b4 d2 U; L2 K1 N
. h% n' m( k1 T' D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 W7 k1 f* ?: c! f

7 C) [% W1 @' V7 a, U4 a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 }. v! A+ Y/ ^, I: [  b' q" G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x( B5 B" s6 I2 X1 r举例:  
2 H! ^& u, f! {; \5 u9 A3 x& t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 B3 K1 @7 E( ~# w. r. h+ A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 Y# F& z7 ~* ^5 g
                    ——刘禹锡《路旁曲》  7 ]3 n' R, T4 [8 u! n" `' N9 a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5 u+ d' O4 J- t# r; \
9 E- O7 h4 E$ [/ o" s; h9 t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1 `# P6 Q0 r) C! P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d$ ~; S/ m% a( M3 [# z例诗:  1 \/ h# G3 M, z& x: u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阳微。  6 q, u6 A9 ]8 `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4 j; V- g( A' O. Q7 h                      ——司空曙《黄子陂》  - A, P2 B3 `3 p. g3 k" F- n  i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1 u. R( V+ c7 k  C7 t# x
* I! z% `, A6 t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6 v: W& k% w5 ]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t7 p& \, Z! h
例诗:  
7 L. y3 |4 _( r+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y  X( {7 h* _+ A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N! Y' x3 Y1 t, v+ y0 f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1 {/ P5 r9 q" ]1 g! s

( ^  H( _: z7 k& ?: v  n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_5 l. J, D2 \8 J  h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w1 q% w4 O- I4 J: p

9 i6 K3 D8 M! R# R9 Z; o(05)五言律诗  1 Q- h" ^. |1 D8 ^6 ]1 [8 E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 Q/ }! A" g; Y
      第一种格式:  
1 u7 b4 i% F+ ~5 ~6 F- V& V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z: k- D# {& P5 T3 d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t0 `  e- T& }0 ]" f, A% e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1 X; O, A* H; N- B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7 r* T* p9 q- e4 J) M  ; J$ {, j1 u% c. g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举例:  8 S& a5 L. ^6 R0 _

6 M! N' \  C9 V" [. [" ]% \) N- ^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 Z* c9 D" [9 _  g- z, r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3 a7 r# T; w: I8 t8 w( w( h3 N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 g' K& f) ^# e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 c& ~$ n2 s  u
                          ——桂甫《观李固清司马弟出水图》  
- n  R- n8 z" u9 f      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将在后面逐步说明。  6 g' A; x( r( W& O7 A
      第二种格式:  
( C" e1 q3 u3 n7 i: q/ S5 z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 }! i* ^: {+ G5 g# z; ?+ N- D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4 y0 E0 |6 f% U$ D* I. _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0 H9 e0 S: a0 `3 r$ i; k2 u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k+ g7 E9 w1 M5 O4 Y- l5 h: m" h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2 j3 V  b1 \( t: _) q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1 Y4 G3 i; f% @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水流。  ( p: D- {. @1 e! ^. g" _
    锡飞常见鹤,杯渡不惊鸥。  
3 B1 F" H; P3 Z* |% \% P! J    似得庐山路,莫随惠远游。  3 N; q6 O% G: y8 ?2 v% I# f
                  ——杜甫《玄武禅师屋壁》  
! I/ J: R* t, t! A0 q1 Q! |
$ I' q* B  Y# f      第三种格式:  4 e+ ~  G, ]% P! [
      0 E7 _4 }& D2 w) K7 o; U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 e( F* |7 U4 L-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 W$ C1 D, B0 K& |% r* S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5 Y) N; ~6 s4 n7 K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U! j, Y" x; `( p' _3 b1 I0 p7 S! P
举例:    Q3 K2 G3 F/ y; M$ r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 J$ a$ z# B' C* K: h" ]- R+ k8 d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0 T( p, D! I2 F+ {2 D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 b4 @/ y9 M- ]- w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Q5 |# w2 z3 a$ j* m3 o  y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 W5 _' e9 Y8 F      第四种格式:  
' Y& @% ^' ]$ @! K" q8 W
1 h" I8 V2 S) x* ~. O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9 O1 U4 e5 F! x" i9 q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 N. e; N! n* e' N: a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e/ @/ l% L9 O/ V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S4 J9 b" t8 F4 C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 n3 M1 W: z; V+ Z% N$ |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6 r6 f: R4 ]5 O2 }0 l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 e9 T" W; o3 j2 a8 {* h& k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  m& @1 _# R: K' q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 v$ U- D- X! b2 p
                ——杜甫《月夜忆舍弟》  5 R! f5 R5 {- L* A- U8 F0 ~* k# H
) ?7 w4 s; g7 E. v! s; O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3 o' C$ b3 j( R' O
      前面说的都是五言诗,现在开始讲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1 q8 |$ Y8 e' e4 v# Q: x1 j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 n# {. T; _7 J2 I) i/ y2 s" I0 p9 y1 q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I& Q" t: Z& I+ R: ^6 d1 |2 H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i7 M! r8 r# W/ b) r) p. o
* J1 p4 B' P( a8 a( _
      这也就是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上,七言诗的第一个字,平仄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举列:  # @: f- G- h- B6 l$ T  u
8 j1 k: [1 ~- ^3 ]6 a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K7 n, M( p0 Y' v$ Q4 t% G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I& U2 R  }8 j' o" q9 ^4 `9 O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0 o$ Z) L2 s# ?" c3 j, ^
  & D9 k; [$ a3 f5 f
    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是:  
# ~6 z$ I) Y2 Q+ k% J/ I- ?$ C* z
; N% [3 C& n4 k* ^' E* Z# f; ]6 F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 o, ?% b8 r* I' r&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0 F; k" z. Q$ c  l6 L4 R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 S% d" B, u3 t1 b- L/ H5 y! C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 ?/ I. `; }/ G0 I0 H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8 G4 W% `+ \: l3 m1 E2 O                                    ——鲁迅《悼杨铨》  
# I; e# m# g  u: \' F/ X; S, W. D8 t% W/ ~4 o+ T$ V
      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是:  
* r  d( ]  a) t# A* l2 z' }  q4 ~: u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t  n0 w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p* M1 s, y: q! c举例:  ; w4 S: \, y! ?) p/ W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q& M7 m7 n7 f5 Z%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7 s. j3 R: e, d: u9 p$ z( N
                                ——苏轼《赠刘景文》  
6 b; z6 z+ p% v- F
# Q2 L% a0 h+ ]( L, }, i      七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是:  
! `8 w: r& q, z) P9 H3 W- [
3 G# B( H4 @' K# F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T' R0 l1 O, J1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i# Y$ z4 C2 H$ P3 p/ b" p; g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4 T* P, ~5 w) v8 K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 x2 t2 |/ \) S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I0 K( X+ c1 Z, N  I  g7 V+ x6 b* t
                                  ——李白《客中行》  
+ a& _  p' }$ B. h5 |/ Z
; e3 e# g1 m0 \9 N1 Q( x4 W    现在讲讲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也有四种格式,并且和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是相对应的,只是每句诗的前面多了两个字。  
1 s* e6 y. C5 e. z8 |1 d$ e( ^      七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  
" m( H8 e/ n# f- |' Z7 [' m- J
2 U: F6 G. A9 q8 m9 ], j$ l. n+ H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e; I8 ], ~' S% F* R.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3 v, p  f8 T% P4 z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8 r1 U& Q6 ]" e6 `0 }, l- j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L, j% d# u  K) q6 p- d. r' ^举例:  
! ?8 W0 K; M# L0 I% Z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7 e3 W. U# P4 l! }/ o: j. D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4 p3 t# C9 T) D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5 N4 d) u: T* J" x9 a3 W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 g  b7 I  T, z, n9 N/ w6 P4 _& ~) l# p                            ——白居易《城上夜宴》  # N9 b0 t: }6 q* F1 O8 o7 ]: n

! Z. s5 |  }$ K+ y- Y: @' k3 w    七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是:    Q" q; g. p+ g( [( F$ D

/ t3 L( S, f' O% z* |/ P( D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w! y0 g$ v* {% x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x% H/ F0 c. w3 K,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1 A! P$ [" F4 n1 g( X1 g1 J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w) A+ Q2 ~- M5 c/ G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3 x( B5 f4 Q# x# X' {5 v4 C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8 u% n; ?* I( X3 U7 C' t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8 |, ?: T/ [! ~- `* n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0 f6 I' j* E6 ]) ]4 t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J$ W2 J1 }" |* ]+ E
                                        ——晏殊《寓意》  
. y5 W  ?1 v) J7 Z9 ^9 X9 v“达”字在诗韵中读仄声。关于韵的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  
# f" h' A3 c7 K) ~( T0 w0 o' ~6 `& d4 Y9 w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5 x5 h3 S4 F1 E( j/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j5 H& K. F. B, a/ E5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_$ e3 b: M; Y, g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l3 u. t7 ^! C- }0 Q, I4 Z,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E$ @0 {8 }2 F$ B; S+ g! W
      举例:  
8 b, p5 j, a. ?. N% t6 A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 k! d! i9 ?( z8 \$ ~8 s. B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 y1 q  L3 k% v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6 s3 u0 ]- Q* c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r8 n- l) l3 O* T) ~# C+ W% K5 G3 b
                                ——黄庭坚《清明》  2 b7 P# t  H4 u5 ^/ z

. M* C" A. @5 T% B% c7 C: p, i    七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是:  
$ p3 U) r/ n2 X- j( V* ~  N( g7 O5 U: F6 O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5 d& J$ e8 G: k  Q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9 [  A  O' {) P9 i, N: Y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P& b& e4 F2 ?" r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k2 K; }9 f: W7 D5 l# w; N      此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 H) N6 k! K1 i0 `  E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4 D+ B; P5 m3 g" I+ g1 q
    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 c+ Y/ _; M  u6 u2 ~8 x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d) ]- ^- U, e0 E) e5 g( l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j* U) Y  m! z; U) P, i
                                  ——毛泽东《答友人》  , X, Z% k. u$ s# h

5 D) K" B5 z: |+ X; o. t(07)格式以外的规则  , }9 K7 ?( [, m$ L7 V9 _
      前面讲过了五言诗(五绝、五律)和七言诗(七绝、七律)的全部十六种格式。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面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上面讲的乃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史形成的、公认的。主要有四条。/ g& f( {% A$ s9 {. ?
  : L* z- Y3 J- M, ^
      第一、“一三五不论”  
. j& E: e6 |! M% g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 q5 l7 [6 q& W4 n8 h+ C) H+ l
7 O( d: s# O- D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4 d4 N! l1 Z. x# n4 e- c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4 @7 ]; P6 G8 r9 k4 _2 p6 a1 V/ @9 n# C3 d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2 [8 t2 h+ L8 b$ s- I. `% n! d' d: r" z: l3 F( v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2 \5 T6 q) C7 F, F& R3 Y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1 A$ D# a5 b, [: d) U* e4 j
% X4 |( }) Y6 B: c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 K' ?; ]% J$ [1 n' W1 Z) H: M" J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s( ~3 g4 t) j9 q5 Q, o/ x) v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5 r( ~2 a/ c  n$ y

+ e. n, ]5 ]9 O- V0 E& R5 f. P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3 n8 E/ Q) e; C4 c: G
相同。  + b8 W% i8 U) C2 P: F

. [8 C( G  f, p8 U% y/ ^+ v) {2 @# V, v; g' m% F  o
第二、“孤平拗救”  
# ?$ E: c# y" H- P* I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
/ R2 Y. v( B  f' K& K/ x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 B9 T) Z; z) ^) T& s% w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举例:  
9 b+ _  a) z5 ^1 z
/ q+ n7 _! t* T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3 |# }7 V4 K3 [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M0 B# f; v% E2 Q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7 Q9 ?3 O; T0 O$ o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 u) V1 l* V" {# p$ t: B2 e8 H" Y; Y: P$ g4 y- K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则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5 n0 j# I: r! J5 U$ E& K3 E( b. w) }* r1 {
      第三、“三四字互救”  2 H9 a& w6 P7 @8 v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  达到互救的效果。5 r4 ^6 Z% P% r; y1 g% s
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6 G0 c$ g$ b0 z+ u# J; e; J0 l- f举例:  2 p# ]' `% m( u) v
% K- D! J/ r! x. t, D+ T8 P4 a$ C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5 n8 F) x3 Y( `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垣《春怨》)  ' P: g  ?. d7 I* y
    朱实出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 |4 N% N" q' M6 x( u0 B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 \/ \7 \; ?* b# b, i' e5 F6 j% M# j$ _! x+ p8 j1 L/ N! G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6 ^$ E0 Z  l. m
而用了平声字。这种句式虽然是变格,但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并不比正格用得少,连应试诗也允许用它。  7 B" |; h3 n8 Q. n+ R7 r

4 H: N: F6 H" z. P6 F      第四、“对句相救”  
: |) }+ D- Z; I, i. @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 B  I8 L* c. ~' C" {/ u; W7 e1 m7 o%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N+ X- K  J# F) q* H) ]1 @6 E$ }
3 W& V! W, O. z- c1 |( [5 D( g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 ^- ^  t$ c4 q$ e# M/ I( l
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2 }6 L' z* u* l3 |( ~) _/ }
. I5 {. E4 l. T/ D- s7 Q. y6 W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4 [% l  p( \* s/ f) b/ N; ?8 p1 L3 ^5 A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
2 |# ]9 p# _, P. ~9 }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 i9 w0 I+ a" d; w. J' a, S$ ~
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 f, G; S4 w6 i8 |/ G1 ]1 x% e. p
      举例:  5 l! ^! q( |) `# f) M" \$ f
  A, `8 B! `. m3 h6 P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 y7 h* n0 G- x4 u& t  z, b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 @1 `) k% i7 q) w% k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 z3 o( @4 q/ H9 g8 F, Y/ Y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0 W" p, A- n, `) D/ z) @3 T1 C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5 c% M0 Q* ^! l6 ]# ?, F
* @- ~1 A/ \+ \  w; Q9 M0 N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7 o0 z9 A$ r+ ^. F$ |- }
- S* x, A" c% T) D* |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 W: C* M) p: Z: x9 {7 M9 i* U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 Y& H* N! j, k3 @# a
2 m% \+ _9 O0 Q5 r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
4 V. Z- z+ Z5 p, \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 y6 c" \- q. }; g      再举几个七言的例子:  
7 W% Q( A: _% s- {) d+ d; j# c7 X
/ D3 t9 S; t4 ]. J, ~% L  H/ A+ i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8 P- a1 O4 e" s2 w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 J4 k  _* ?7 u: @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 R' a+ s5 P" r& I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3 A& G0 `1 F) K, w& S+ H8 Q& T6 p0 X( f0 k5 w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  
& \. d! s/ z( z9 p; a; w; w# q$ o# w0 ~& E0 ^
(08)简便的公式  2 M5 `% t/ r- k/ p
      前面已经讲过了近体诗的各种平仄格式,基本格式只有四句,又讲了正常格式以外的四条规则。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诗词格律的权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个比喻很好,他说:“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是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他又说“拗而能救,就不是病。”  + {2 s5 J; u2 P& N' ~) W
      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处。首先,它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提高诗句的质量。例如杜甫的诗句“远在剑南思洛阳”,其中的剑南是地名,很难改动这个“剑”字,因而就在后面用一个“思”字来救,自然而又和谐。又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过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变格,解决了用字的困难,诗句合律而又流畅。毛主席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变格,总不能为了凑成正格把“寥”和“梦”调换位置吧。变格的妙用,实不可不知。  + l& l2 o! D5 C- C& Q+ r
      其次,有时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种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对仗问题,以后还要专门讲)。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对仗,常常得用变格% z8 O5 \- {, R/ x' R* W. {  p
。因为按照诗韵,所有的数字,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不用变格就很难对了。前面引用的一个例子,“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对得很好,若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唐宋名作中类似诗例很多。  
+ D: K6 M4 ~( i% p      平仄格式和格式以外的变格规则,并不难懂,但初学的人普遍觉得难记。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归纳出一个简便的公式,与大家共
, H  b7 P7 j- v$ N+ k酌。  
1 L6 i% R2 O' f- l' U7 t/ _( {, I; n- h. e$ t" v9 g' P  }! y
          一变格                                       
7 `5 _+ _3 l  [( X' R(仄)仄(平)(平)仄        
( K: Q* l* }2 a  X% r(平)平    平        仄    平          - x5 s( D& H# |; i. N) f, C
        基本格                                                                              5 k& x) y! I# {) K$ T6 }
(仄)仄(平)平  仄    ( [, a2 I1 b" W; m# G
    平    平(仄)仄  平                                                        3 ?  G! o6 v0 f
(平)平(平)仄  仄    & a9 ~- Q/ D( U
  (仄)  仄    仄    平  平  9 B  a' T6 O( ^! i0 G; A
        二变格  7 A, G5 V1 E0 k0 z& \
仄  平  平  仄  平  2 x. J* t5 v; M9 X
平  平  仄  平  仄    # B4 h: G0 ]7 E  j% V& D) b
! J, p* o3 T/ ?" v
      上列基本格式与一二变格的关系,包括了前面讲过的关于平仄格式和变格的全部规则。四个基本句式,四条变格规定,可在这个公式表格中一览无馀。  6 r) m+ P5 c) Y( `# b9 G2 n
      中间部分,是平仄基本格式。其他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诗的平仄格式,都可由它推导出来。括弧中的字,是适用于“一三五不论”的字,是平仄两可的。  $ w8 E: K! Z7 ^! s. |* k3 u
      上边一变格是对应基格格式一二句的可变成的形式,即与之对应的单句变格形式。下边第一句是对应基本格式第二句的变格,是“孤平拗救”。第二句为对应基本格式第三句的第二个变格是“三四字互救”。  左边是两句同时变化的变格形式,(用了大括弧来联接)即前面讲的“对句相救”那种形式。  , }& B1 h: P4 u; X: Z
      初学者,在写诗或研究诗的时候,可以随时拿这张表来对照,比到书中去查找规则,省事多了,快捷多了。  , J, U$ U& B, w& \9 [
* n6 F4 ^9 C( F2 T" O0 y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 N9 F1 @( q4 P. Q: r5 z
      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上面已全部讲完。总的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格式以外的)。掌握了这些,写诗就不会违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张。这些并不是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 F. M& g# S/ \8 x4 V. P9 M' E
5 H: y% Y+ K/ w% k1 N" A1 A; h+ {+ n
      第一、广互救  ) P. Z7 D) B. D! H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
# p, R) C* v) b( W$ h2 e+ s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如:  
) r0 r4 `( t  l5 p- _( J7 Q
8 R  |! p- ?; S9 r    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  
! W; x: p; N2 d8 d+ G. a$ }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 a1 m  q9 M4 z0 a  s; [
3 r$ x6 `! Q& E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如:  
9 A) ?# j2 d* a/ }) [6 C3 R8 N5 k3 u, y2 Y1 ^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杜牧《移居言溪馆》)  
* k2 `; B& J, i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5 C! ^4 u: X  i! M: y2 L1 F! E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西湖亭宴饯》)  ' O# e& G: \6 C$ a9 \% W: |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句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  
( z: R9 N2 r' i' U
# M, l3 a5 F8 W/ m0 U8 o    平仄仄平平仄仄  
2 E6 x$ @& F9 O8 w* p5 M    仄平平仄仄平平  ; D2 d3 p! E  T3 h* q4 N2 a2 }8 F6 ^
      这种形式,在中晚唐以后诗作中非常普遍,并不比正规格式用得少。  4 j) k4 }2 z1 x

1 a5 E2 f" j; k" m9 `      第二、避“上尾”  , _6 b) P6 }7 ]/ h7 e% r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则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 H+ c# v0 W' W- V- g% ?. U) p

2 C+ C  v6 ?/ P) ?8 [" }              蜀    相  . J8 p3 ]$ R- |, t% B7 s3 y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7 p5 N* K" V+ r9 G: l6 S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2 Z* Z% C2 U' Q/ P$ _  T3 ~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 c- H9 o" ?+ s' r: q$ \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泪满襟。  - {  u! M: o- g6 y  D- P! u9 Z" O! A1 M
              曲    江  ' t$ I6 S2 ^) b# M6 w% e9 j
    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 p4 ^) [# ]3 ]* S1 W2 N: D4 A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1 Y5 [/ u. [  f! M# n9 |3 v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 M) Z3 o1 |) i0 E' n- C- u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0 T& \% m& G8 z7 d! l
6 h9 l% @7 f3 Y, D& |
      从写诗的技巧上讲,“上尾”的毛病应当尽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9 i$ a: T: S1 a: y( F- I1 X: l: H8 j& }. {
      第三、不重字。  7 N4 g$ v/ e7 n3 q
      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在同一首诗中决不用两个同样的字。当然,有的诗人为了造成双声叠韵,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用重复字,则不在此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  至)。等等。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有的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毕竟这是一首好诗,一首很好的诗。话又说回来,在同一首诗中,对于并非有特殊效果的重复字,当然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 z  i- Y8 S8 k& O# u, k( y3 Y3 ]' u" n+ {3 n: m5 Z
(10)小律和排律  ! y$ O: \  i# K/ Y6 K
      前面讲过,凡按照律诗的平仄要求写的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和七绝):八句的叫律诗(五律和七律)。此外还有两种:每首只有六句的,叫小律,也叫三韵小律(即使首句入韵,仍称为三韵小律);超过八句,达到十句或十句以上的,叫排律。也有人只承认绝句、律诗、排律这三个品种,而把小律作为律诗的一种。小律和排律,这两种诗都比较少。  三韵小律举例:  + H" ^: l& q) r+ ?; X! w" G6 [, B: ^
4 U' B  K- D8 g6 F( d" L# \  [% [
            寒闺夜          白居易  ) C* M8 q. C: z; j% A
    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  9 h7 q$ k/ L+ d4 Z: C! ^( Y, d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 j) K! r8 b! H# ^3 r5 \0 O0 E, u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3 o! f$ u3 r* R3 P$ q
        送羽林陶将军        李白  
6 p- p/ g3 _) g( y; w; g: |5 d, x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3 n0 P8 Z/ X- e5 w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5 E# v  S+ L5 Z) ~% R1 G' f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6 N1 J1 F& P( v' \6 r) E6 `1 K

9 P5 j7 j$ l; H4 R      排律的写法,就像五律或七律一样,只不过要按照“对”和“粘”的规律一直写下去。除了首联和尾联以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排律常以用多少“韵”作为标题,如杜甫的《上韦左相二十韵》,刘禹锡的《武陵书怀五十韵》,等等。二十韵,就是说。全诗共四十句。五十韵,即一百句。排律很长,在此就不举例了。  
9 F( R2 z) R5 j7 I1 D+ p1 g- f: ^6 w) ~0 X" d' N& N
2 E3 X/ T3 P" c6 I# K" q

3 j3 m9 I- ^* B# _     
, E6 v+ s8 y" x, i- q摘自: 诗歌报 [2005-4-9 9:16:0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三)对仗 " n; g5 l! [4 y  i
: Y8 _* r4 j+ T2 Y! _& x
--------------------------------------------------------------------------------2 B. z) P1 x2 k5 ~+ y! Z
[2005-4-9 9:18:47]
  O* ?, Z/ t( z: Q3 Q, ]) a
% o1 L6 P7 l0 `" T+ g
3 g; E4 x! G  C$ k5 G     (三)对仗  2 B3 W& {9 o, ]; I
0 |& R2 E0 ~0 H2 K. w
      运用对仗,是律诗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此需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 \0 }& y5 O1 b3 s
; `9 L( ]  g* f  T% i; X(01)律诗的结构。  
0 q( i% s: `8 a& a      一首律诗,通常有八句。这八句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到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她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起承转合,是一首诗’的布局结构。两副对子,就是两联对仗。  2 f) T' G9 r+ E
      起承转合,也有人叫起承转结。起,指的是首联,它是起始,要求平直。承,是指颌联,承接上文,承上启下,要求有重量,有分量。转,指颈联,要求有转折感,有变化。合或者叫“结”,是指尾联,要体现结尾性,要求含蓄而意味深长,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这个起承转合。其实这种起承转合式,只是律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不是唯一的。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  
( T- L: I$ P) h& m; B2 G! H' u7 O      律诗结构的另一要求,就是中间要有两副对子。也就是说,颔联和颈联要用对仗。  " G; f5 _! E+ q

; u2 {2 x) f5 o" ~; M" F(02)对仗的基本含义  
, l" p; M, t* w5 g* z2 T      所谓对仗,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之间,除了按照平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之外,对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在对仗中,形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举例:  
  m3 X' Z( G6 j        送友人入蜀        李白  
: c3 J' V" F3 {1 S$ h! H6 c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 U2 m( ]+ @  S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3 D0 T" w- A8 z, h* {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 X- _6 n! U' Z8 q+ I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4 i6 G8 o4 b# j$ b1 f7 \- R6 d
: ?/ Q1 ^' m8 G7 ~  Q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领联中:“山”和“云”是名词对名词:“从”和“傍”是副词对副词:“人面”和“马头”,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起”和“生”是动词对动词。颈联中:“芳树”和“春流”,是名词性词组相对:“笼”和“绕”,是动词相对;“秦栈”和“蜀城”也是名词性词组相对,而且“秦”和“蜀”都是古国名,是地域标志,对得很好。  + |3 ?2 |- T8 e( B7 o. X3 o
$ n$ \; h* z9 g
(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 t" [* _6 A: y! \2 O2 n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8 q. k+ V% P: }" }2 [0 s( N. `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些例外。  1 \9 J, d2 C8 j1 g* N9 N
      第一、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 M. Q" d& a9 J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许的。一首诗中,除了中间两联之外,首联也用对仗的,颇不少,尤其多见于首句不入韵的诗。举例:  
( d. P8 F0 p% d0 ]          送友                李白  
& e& b( y( M# O  l! J4 `: N' f( j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_8 Z- X! J% _; E* |/ Q2 [! d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w  _2 u( I, j8 W4 k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 F* F. ~. S$ e/ p' B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 Q/ z; k* p9 w  @& A; w
/ A+ S. [. w+ d! X5 r& Z        咏怀古迹                杜甫  - b! w4 t# w+ j3 Q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9 P& `% ~, X" Y9 }% j2 a! z1 t4 _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 q- L# ]4 h$ N. S' _, A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 Y2 A' `" q; J+ r) `% F$ i8 r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v3 ^0 u% y) R$ ~" l& B      以上这种包括首联在内的三联对仗诗,非常普遍,比正例少不了多少。首联不用对仗而尾联用对仗的三联对仗诗,则比较少些。  
1 m  ?/ |* E# G& {3 `举例:  
5 s$ N& h" _1 J- }2 z7 R5 }1 T          悲秋                杜甫  5 W/ g" B" K8 m$ S9 }, O2 X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0 N) q- K( {1 @+ W8 w3 N0 s3 Y0 F+ T. o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 r0 v' q+ e5 P3 G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 q$ s0 K- E: [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 j2 R* F3 j8 J) R* `! u) X- c四联全用对仗的律诗,唐人有一些,后世模仿的很少,但也有。  " h! y/ Y3 m; ^% s
举例:  
* v5 D2 G$ I2 @/ u/ M1 a. O  B          登定王陵                朱熹  
9 |! N6 a; b$ V1 F    寂寞番王后,光华帝子来。  
2 d8 D: P; `9 S% _    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  
: p0 k6 v% R" O5 P/ `# K8 E0 A8 m, G* {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 e8 M( x( I2 m( `1 P, |, ^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7 X: d' @' E% l, x/ L- Z
9 v7 }4 x8 J5 }# U: U+ i7 \
      第二、作为变例,律诗的对仗也有单联的。  . N: t/ b' z* `: q
      这种只有一联对仗的诗,盛唐时期比较多见。仅有的这一联对仗,一般用在颈联,颔联则不用,诗评家称这种首联、颌联都不用对仗,直到颈联才出现对仗的诗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 g0 s5 z" u) k7 v: a+ W举例:  
( s' j! G8 L) S. w( f. X) O          送贾至舍人        李白  # n9 {2 q8 |( H4 b
    翦落梧桐枝,濉湖坐可窥。  7 Q' |# d: E7 e' z4 N2 g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 p9 M1 i' i6 A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 ^$ x4 z- T" B; I& _! _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4 G5 w0 ~$ }5 Z2 A      王维、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一些这样的诗,在此不多举例。  
, t  L0 ^8 {7 X: a
5 X5 Z- M8 k) \8 l2 S! X; d    第三、还有一种变例,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4 a' p4 C$ t1 z
举例:  
; n  q% }9 y: r/ \1 f  F! u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n5 C6 {. o) i7 {$ y0 m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R& P. I* n% Z/ M3 |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k- N; T" k9 [: R0 w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1 c, ^4 Y0 G- A% x6 T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d- ]" N1 Y8 @: J0 M  X3 N1 u( ~" c& D3 K3 `
      总之,凡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即颔联和颈联的,这是正例。也可以说,只要保证中间两联是对仗,即为正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唐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诗最好不用变例形式。  . L9 h+ }. j* B
      前面讲的都是适用于五律和七律的规矩,至于绝句,是可以完全不用对仗。当然,要用对仗也可以,用一联或两联都行。例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时写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全用对仗。排律,前面讲过,除了首联、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中间不论有多少联,都要用对仗。首联,尾联当然也可以用,特别是首联用对仗的十分普遍。  & X$ Z9 a6 {# e, o
% U5 a4 H! z% y* ~% v
(04)工对的追求  7 G2 s/ l: C) L! `; o0 Z" k
      一般讲,出句和对句之间,相对应的词做到平仄相对,词性相同,即为对仗。但诗人们往往不满足于此,还追求把对仗写得更工整些,即所谓“工对”。工对,不仅要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而且又把各种词(特别是名词)分出许多小类来。在这些小类里选词相对,才算工对。过去蒙学老师教学童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他们背诵的就是工对范例。当然,并不是说“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这里只是指出一个大体方向,说明类似这样的词相对才算工对。科举时代,按对仗的需要,对字词作了分门别类,主要有这样二十多个方面:  
2 t3 a/ P" x4 p7 |/ p$ G, i$ B% R6 |1 F. t# f( R) \9 S- l/ S4 o& C. W, g5 k
天        文:天、空、日、月、风、雨、霜、雪,等等。  0 ^- ], S; i5 L' Z9 `
时        令:年、岁、晨、夕、昼、夜、春、秋,等等。  * w1 b9 P  w! v0 k$ K8 m
地        理:山、水、江、湖、城、村、洲、邑,等等。  
7 R: E+ i$ Q* T7 f! E2 N% i宫室建筑:宫、殿、楼、台、房、舍、门、窗,等等。  
8 v! l; A7 V/ C7 W) k5 v8 K器        物:舟、车、刀、剑、旗、鼓、帘、帏,等等。  
2 Q/ ^' g8 s& K( z9 s衣        饰:衣、裙、巾、冠、钗、环,等等  + T; P! P6 A( v8 }# n, Q
饮        食:酒、茶、饭、菜、羹、肴、丹、药,等等。  ; V' j2 P1 e+ S' f8 i# c. G) Y
文        具:琴、棋、书、画、纸、墨、笔、砚,等等。  
5 L1 i+ E2 ^' h4 H7 B, i* h文        学:诗、词、章、句、文、赋、歌、谣,等等。  
5 m7 d1 f6 g8 Q. w草木花果:松、柏、杨、柳、桃、杏、荷、兰,等等。  
* ~* T2 {0 h* H6 f' m0 u乌兽虫鱼:莺、雁、虎、马、蚕、蝉、鱼、龟,等等。  
" d: a: Z, {0 `  T形        体:身、心、头、手、影、魂、音、容,等等。  ; i' d/ A& u! _3 G
人事心情:功、名、宴、游、才、情、爱、憎,等等。  
' b5 r2 s8 Z4 m3 c0 [; S6 ]( _人伦身份:父、母、夫、妻、君、臣、佛、仙,等等。  
6 z; _' ?0 Q$ ~. b9 Q6 `8 S代  名  词:我、余、他、谁、子、何;者、人,等等。  
# h( K" Q( w# w+ i' L) ^方        位:东、西、南、北、上、下、中、外、前、后,等等。  $ U% Q$ a7 l( v
数        目:一、二、千、万、独、双、数、几、半,等等。  
+ W# c9 y6 d. E2 C) r8 U颜        色:红、绿、丹、朱、金、玉、彩、素、玄,等等。  
+ H3 v4 q& o' y- t/ B干        支:甲、乙、子、丑,等等。  
7 a2 e/ }( |) D! t& i/ j人        名。  * Q/ |: o2 O5 V. r2 a9 A
地        名。  
5 u! _8 x# H% U- I  l: A& _同义双音词:山川、江湖、梳妆、宾客、友朋,等等。  ! c8 C5 j2 z9 r! K% H1 H) ], R
反义双音词:短长、表里、古今、兴亡、纵横,等等。  ; L5 t! o: m) M5 Q9 C0 u
重  叠  字:时时、处处、声声、漫漫、沉沉,等等。  
8 F, O4 t1 M, Z& i  ]% L1 Z副        词:欲、将、不、皆、亦、未、曾、须,等等。  
. Z5 q: u: J5 I! [连  介  词:与、和、共、而、还、则、只,等等。  ( i+ K/ ^0 O9 ~5 P( J1 N! C/ X
助        词:之、乎、也、耶、然、焉、哉,等等。  $ J# z6 _7 v/ \2 Q* v& ?- F

1 R0 x: x5 O: H' Z  a; g      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列举的字例不多。每一个方面的字,所以划归一类,是因为它们意义相关(都涉及一个大方面的事物)。同一门类的词,在意义相关的前提下,具体内容有的相类(如植物方面的“桃”与“李”),有的相反(如方位方面的“上”与“下”),有的相趁(如天文方面的“日”与“月”)。在对仗中,也正是要取其相类、相反、相趁之意。  
4 g5 I. x6 n! m$ o- A, h: P      从前人们对词汇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清楚准确。有些当时常用的词,现已基本不用,而现代人常用的词汇,如汽车、飞机、公司、电脑等等,当时还没有。所以这个分类表只能作参考。但作为研究、掌握对仗来说,这个分类还是有用处的。它为我们指出了在写对仗诗句时对字词进行选择的大体方法。  ( B$ I2 H7 g9 T8 l( d8 W% k! i8 d; c1 q
      简言之,出句用了某一门类的词,对句如果也能找到这一门类的词与之相对,就可形成工对。例如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出句用了“两”字,是数字,对句也用数字类的字(“一”)与之相对。出句用了“黄”字、“翠”字,属于颜色类,对句也用颜色的字(“白”“青”)与之相对。出句用了“鹂”,对句就用了“鹭”,都是鸟类。所以说,这是一联很好的工对。  
( u9 s% Z$ X, {5 k* `0 a" u      掌握工对,总体须注意这样几条:  . y- o7 L! W$ [. i4 D
      一是同类对。如前所述,造成工对,最基本的方法就:先取同门类(或邻近的)字词,用在出句和对句的各相应的位置上。名家作品中,字字工整的工对是可以举出一些的。例如:  7 X9 o1 U4 R2 S$ M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子。”(储光羲《咏山泉》)  5 {: g* T# Y+ G, \9 p" g, h" {$ x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白居易《杭州名胜》)  
5 |! R3 F7 F6 _  “雪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刘禹锡《骂姑山》)  
! M/ h$ }& E9 Q" q. i, F* _      二是习惯对。有些字词,在分类表上虽然并不属于同一门类,但因意义上的关联比较紧密,所以在传统上,习惯上,历来认为把这些字语对用属于工对。如“诗”与“酒”,“歌”与“舞”,“声”与“色”,“心”与“迹”,“兵”与‘‘马”,“人”与“地”,“老”与“病”,“无”与“不”,等等。例如:  
9 U4 ]/ \! G" |2 k" ^: D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9 F9 t4 y3 j/ g5 l/ t# T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白居易《除夜》)  
5 \# o/ M4 l# {3 S# |" t6 W&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九日》)  1 a6 v% `  C& C% B$ B8 [+ i& }
      三是借对。有的字,按其在诗中的意思,与另一句中相应的字是不能对的,但因这个字另有含义,而在另一含义上,是可以对的,这就是借对。如杜甫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的“寻常”是从“平常”这个意义上来用的,与对句的的“七十”这个数字本来是不能相对的。但因为“寻常”在别的意义上也可作数字解(古时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所以在此处可以用于对仗,形成借对。又如李商隐句:“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其中“石榴”之“石”本不能和上句的“金”字相对,但可以借用其“石头”之“石”的意义来相对。此外,还有从谐音上来借对的。如刘长卿诗句:“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其中“皇”字谐“黄”字之音,可与“白”作颜色之对。  
+ Y: M' Q. G: V4 ?      四是句中自对。出句和对句,本身内部都有对仗意味,既自对又互对,就显得特别工整。即使两句之间某些字对得较宽,亦堪称为工对。例如:“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王维)在出句中,“草”与“木”对,“雨”与“露”对;在对句中,“荣”与“枯”对,“乾”与“坤”对。两句之间又互对。又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句中自对而又互对。  7 F6 W$ X* O: k( c) ^$ X: C8 K
      五是重点对。所谓工对,真正做到字字都对得很严格,那是少有的,通常也没有必要。一联诗中,只要多数字、主要字对得很好,就算工对了。特别是把数字、颜色、方位、叠字词对好了,就会显得很工。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历来认为是极好的工对,因为数字、颜色都对得特别好,至于“柳”字和“天”字,对得并不很工,那就不重要了,又如苏轼的“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也是极好的工对。“歌管”与“楼台”,“秋千”与“院落”,都有句中自对之美感,两句互对又很工整,特别是“细细”与“沉沉”两个叠字词对得很工,这就够了。至于说“声”字和“夜”字对得并不很工,那就不应计较了。  ) K. }% `; x$ B* h: ^( p9 I6 f

. ~  `1 }. e# b, \2 T, d      需要指出,对联(楹联、春联等)比诗中的对仗要求更严。原则上,对联都应是工对。流传很广的对联,像“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都是工对。创作对联,也叫对对子,是一种技巧很高的艺术。写出好对联,需要懂平仄,懂词性,有思想,有意境。不仅要工对,甚至要求“的对”,即对得恰切、巧妙。这方面有不少佳话。  
& p% Q7 e& N5 x) D( X, f
: b& F; m" @1 C, V# ?/ T(05)宽对的必要  
+ n- x1 w; f% i7 J. I2 k( C" ^      宽对,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宽松的对仗,只要平仄相对、同词性的词相对就可以了,不讲究词的具体门类。  3 [$ z6 ]6 M7 I) ^7 U/ w7 S( E/ X$ ~
      写诗只讲工对不行,大多数情况离不开宽对。  
; Q7 Z) X! u2 @+ m+ l3 ?6 b      第一、严格的工对很难,一般也没有必要那样苛求。在不以言害意的前提下,尽量求工,是必要的。但如求工过切,即会妨害诗意的顺畅表达,甚至由于用词总是局限于狭窄的范围而造成同义反复。好的工对,往往属于“妙手偶得”,不是刻意雕凿出来的。所以多数诗作,用的都是不太严格的工对、邻对(把相邻的门类合用,如把天文、时令、地理方面的词,合在一起用),还有宽对。即使总体上算工对的对仗,往往也有少量或个别的字用了宽对。在七言诗句中,前四个字对得较严格,后三字,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讲究的情形,比较常见。特别是最后一字,连词性都不对的例子,也不少。例如:  
) A; j% T$ {8 c, h+ y8 Q5 r# c% E" }  j: w, U$ e( o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李白《寄淮南友人》)  8 I7 z1 x& q- Q) H+ Z3 b; z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刘威《游东湖》)  
7 m7 k% S/ ?  Q/ [      第二、首联和尾联的对仗,本属可用可不用,如果用对仗,就更允许宽松些。有不少就是半对半不对。似对非对,这都是可以的。例如:  
9 K8 A1 r3 l/ @, y5 N# t$ }7 t$ G9 L) ~& b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2 f. |6 g. H4 w5 c# w; m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白居易《夜宿江浦》)  3 Y8 @* Q" x- t5 X0 {9 S6 C# `7 k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王安石《金陵怀古》)  
( d& U% Q6 ]3 Z$ V8 \& ?% Y      第三、错综对,是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出句和对句中,同类相对的词,在位置上不对应,错了位。例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  
+ `1 f/ ^; E  f. U      第四、流水对。一般对仗,出句和对句的内容是并列的,把两句颠倒过来,意思仍然说得通。流水对,则是把一件事、一个意思如同流水般地连续说下来,出句和对句之间有着时空上或因果上的连贯性,互相不能颠倒。例如:  
; p* |0 j1 l+ u( Z& L' H& u% V& P
9 R& n) p1 ^3 ]0 j1 a" e$ _  “一从归白舍,不复到青门。”(王维《辋川闲居》)  
. G" Q9 L5 n. d6 {% e+ n  g% U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9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4 P4 K9 i5 q! q2 l4 `8 I  e* h0 c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b0 E3 }- S+ g+ H, N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同上)  . c5 r$ b7 D$ ]4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8 m7 o/ Z' j; D% m! D4 G/ E
      以上几例,都是对得特别好的流水对。  
2 H  @' h( a3 l7 T9 Y2 y* F      实际上,流水对与一般并列对仗相比,在字词的选择上,余地更小些,难度更大些,其中有些字更难免用宽对。  
: Q$ L) X: ?8 |' a9 k3 O% C+ h+ U1 m# Z" X' R3 C& K
(06)“合掌”之忌  4 K6 X. G7 u% _6 @$ @# R
      一首诗中相邻的两联对仗,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第一联对仗和第二联对仗,如果结构一样,这种毛病称为“合掌”。例如:  ' o# {. r3 ~! L( ~
  Q; z' C0 P( I& p
    高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 l+ ~' J. p/ v- m3 E    短李芬芳酒,迂辛寂寞诗。  
& L! ~6 Y; @: W5 K5 U      前一联中的“高昌”、“崇敬”是地名,后一联的“短李”、“迂辛”是人名,总之都是名词,而且都是专用名词。两联都是以专用名词开头,句子后三字的结构也一样。这就是“合掌”,是对仗之大忌。上面例举的两联中,有四个专用名词,容易犯合掌的毛病,但高明的诗人有办法规避它。这两联,白居易实际上是这样写的:  / v3 Z9 \- O9 k: k6 d8 E7 {

. [& r+ z. m  g( d$ R4 `0 m' F    高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 H# ~) b* m' W2 H) J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 E. o9 {9 I' g      这样一调整,就避开合掌之病了。  
8 k/ X/ d, g, K' W2 h还有人认为,一联对仗的出句与对句,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对句用“川”;出句用“红”,对句用“赤”,出句用“兵”,对句用“卒”,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  8 ^6 `* G7 e0 E5 X8 X) U

$ e3 t! N3 W0 p4 u9 X* H$ g) v0 x
     
( {1 T" c( x; |" n/ w- W% Y$ F摘自: 诗歌报 [2005-4-9 9:18:4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四)诗韵  4 X2 h2 _& V+ V1 F1 |3 h

' @) X" |7 U& _# m6 j--------------------------------------------------------------------------------
! T& L  R) B7 l) G0 n! n[2005-4-9 9:24:27]
2 j; G1 f9 `7 F: }% w# A
9 u$ y! J  A9 H4 P& {0 Q8 m5 `8 N
     (四)诗韵  - k6 ^, u. ~: x
( X1 X; ]  @1 ]% A5 k& Q1 y
(01)关于押韵  
+ R8 D# J! L1 g1 ^9 M      作诗要押韵。绝句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叫韵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 E& f+ W& l8 K( ~) f% u
& a  G" r) Q' ]4 ^% u  D- F
    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8 E! A5 _; w$ K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 W$ o8 n; d! G8 D5 n$ m& H) y

4 t  x# v; K, N+ x      此诗中,“闲”和“山”两个字押韵,也就是韵脚。  8 r& S# ^: M$ q! G# {
      首句入韵者,则是一、二、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七律、五律类推。  正例是用平声字押韵。押仄声韵的诗很少。  7 J" T3 Z' n+ @5 A
      通常讲的押韵,人们比较熟悉。新诗、戏曲、快板、顺口溜,都讲押韵。在这几种文体中,按照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字就可以押韵,而且用不着分辨平仄。  
8 Y+ P# f1 I. @9 R      然而,格律诗的用韵,与此不同。格律诗必须按照诗韵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目,来辨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一首诗的所有韵脚,必须从同一个韵目中选字来押韵。如上面例举的李白的《敬亭山》,用的“闲”和“山”这两个韵脚,就同属于“删”这个韵目。一首诗中,如果有一个韵脚用了别的韵目的字,就叫做“出韵”。在科举中,出韵的诗算不合格。比如按照现代普通话,“闲”和‘先”当然是可以押韵的,但按照诗韵则不可以,因为这两个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韵目。(首句入韵的诗,其首句的韵脚例外。详情后面讲。)
+ N; J% X& \/ X  b( n# C+ Z  * P/ v3 y: e3 o6 y4 r, o8 E7 u$ A
(02)诗韵和新韵  
* G; h6 I( D" \* |4 r& e0 Z/ z: d) o1 t. x      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因此不少人主张重新制定韵书,建立新的音韵规则。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  3 B: M2 m4 F8 D
      不论新的音韵规则何时建立起来,原有的诗韵都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因为海内外诗词读者和作者中,坚持诗韵的人仍然很多,他们认为只有用诗韵写的诗才是真正的格律诗。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前人的作品,也必须懂得诗韵。  
4 p( x# k1 j, e9 t# E: i) ^; b: S$ b: O5 V! E, C9 P" q7 e
(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 W0 c9 ?; z, F
      诗韵由何而来?简言之,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下来的。  大家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反言之,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作诗,却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我们的先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制定了统一的韵书。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尽管其中可能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但有个统一的规定,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总比没有统一规定好。最初,这些规定是基本符合当时口语的。  . N, n3 ^3 n4 J! U3 r) E9 Y
      早在隋以前的六朝时代,就有李登、吕静、夏侯该等人写韵书,但个人著作没有权威性,不被公认。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所采用,用作判卷的准绳,经稍修改后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从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则被确立起来。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世称《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 a; Y; ?0 u( }$ l2 I      《平水韵》并没有对《唐韵》《广韵》作根本性的修改。就是说,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的口语来彻底修改,只是对原有韵书的韵目进行了一些归并、调整,并特别注意使唐宋时代按《唐韵》《广韵》写的诗也都符合《平水韵》,从而保持了诗韵的基本连续性。《平水韵》主要是把唐以来就规定可以“同用”的一些韵目,名正言顺地正式合并起来,当然自己也作了几处归并,这样就把《广韵》的206个韵减并成了106个韵。总的看,《唐韵》《广韵》都比《平水韵》严,所以唐宋时期按《唐韵》《广韵》写的诗,自然也就符合《平水韵》了。总之,几次修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连续性没有中断。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 |. ], i* u, j4 h2 D1 N      唐以后尽管人们的口语不断有所变化,“但诗韵一直被沿用不废,原因何在?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这样几个特点:  # z/ x" k7 p0 j
      一是历史性。历代积累下来的传世名作,都是按诗韵写的,后世人们欣赏、学习这些文化珍品需要懂得诗韵,这就使人们一般倾向于
" e% K7 w9 p: m3 p, X% f! W保持诗韵的连续性。  ! M3 ]* Z9 o% v, R# c! F
      二是权威性。因为诗韵是被朝廷认可的,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的教学、写作、科举判卷皆依据之,影响到海内外。  
) }: A5 Q* ^  w4 P( D3 E      三是公认性。历代写诗、读诗、研究诗的人,都承认它,运用它,有人即使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之处,自己也无法改变,改了得不到大家的承认也是枉然。  
- X8 y" l3 C$ X6 m0 W6 g/ c      任何新的韵则,都必须具备权威性和公认性才行。当然,只要有足够的权威力量,修韵是可以成功的,是能够得到公认的。汉字简化
/ k9 I% ]! C0 Q) {- z) t+ N# r很难,不是也搞成了吗。  
' u" V5 L* a$ Q3 B% \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 [) c. B: ?& X. X% `
方。例如,按诗韵“梅”和“开”同韵,“元”和“门”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回避不用就是了。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你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  
2 Z& X- R# f2 w1 G8 v2 |0 M0 a/ [! l* [
(04)关于平水韵  
& u& ~0 S) C+ b$ l      鉴于平水韵目前还要用,而且将来也不能完全废除,正像繁体字不能废除一样,因此,学诗的人还必须了解它。  
% o8 z; @9 d, f3 q      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写罢了。  * X, r5 g$ R. b/ V/ w* @" \
      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的序号。如上平声的15个韵,是按照“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这样排下来的。数字只表示排列顺序,没有其他意义。例如“四支”,只表示“支”这个韵是排在第四的,并不是说除了“四支”之外还有其他五支、六支之类。支、枝、奇、宜、儿、知、词、期……这些字都属于“四支韵”,或简称“支韵”。一首诗如果用“四支韵”。几个韵脚都必须从这个韵目中选字。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诗用的就是“四支韵”。韵脚“期”和“儿”,按现代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但按平水韵是押韵的,而且不出韵。如果按某些方言读,也押韵顺口,因为上海话把“儿”读作“ni",广东话则读作“yi”。  
. W2 |( t( D3 H% `5 M2 b( {* I      为了大体了解《平水韵》,现把它的106个韵列出来。  
6 ^$ L* A4 p3 J+ V% p$ r$ u$ J( ^; C# n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7 {- @; x: u1 m* k8 a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 v% R6 W" y5 Y% e8 i; V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  
+ ^. V8 }9 ^0 }& a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
3 {: L9 s$ d+ M* u7 a7 i- v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杩、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3 q2 M1 R& o; U) k! _* T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7 T/ w6 h& A- p7 O
洽  ' T, O) x8 n1 Y9 O/ v

6 G) P0 W4 O+ C. M  j      初学者看到这个列表,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对此只须大体了解一下,先不必硬记。这个韵目列表对查字典颇有用处。有些老字典、老辞海,对每个字都注明属于什么韵。如查“昔日”的“昔”字,老字典中会注明“陌韵”。对照上面的表,就可以知道“昔”是入声字,在平仄分类中属于仄声,不能作平声字用。  3 f) T9 O* r3 q3 j# h! K8 C- M7 C
      每个韵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韵脚只有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韵(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  
# h0 L( {, }( v' F# q      有的韵包含的字少,叫做“窄韵”。窄韵有:微、文、删、青、蒸、覃、盐。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险韵”。险韵有:& x3 z% ~. B4 \' J
江、佳、咸。  其余的韵,称为“中韵”。  
0 p+ {7 E7 r: C( i6 O. g; X; Y- O/ I      用险韵作诗虽难,但也有的诗人故意用它来显示才华。  
- A6 i: X8 P8 S' T      过去科举考试,一般是命题限韵作诗的。所谓“限韵”,就是只准从指定的韵中选字押韵。诗人互相和诗,以对方用过的韵和字来作诗酬答,叫做“步韵”或“次韵”,如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序》等即属此类。  ' u: ~$ ]6 s, N8 t( }4 w

/ n' x, k8 A  \0 ^# \9 C9 C(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0 l* J. M! ~4 o$ C6 ^
      现代人用诗韵写诗,常感到有两个突出的困难。  
, d: }! I- s' k* x1 L  A0 O      一是诗韵中把韵分得很细,不易分辨。例如,按照《平水韵》,在平声部里有一东、二冬、八庚、九青、十蒸等五个相近的韵。这五个韵目里的字,按普通话都可以押韵。但是,按诗韵写格律诗,这五个韵目里的字却不可通押。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四个韵脚,“荣”“生”“城”“情”,都是“八庚韵”里的字。如果把“春风吹又生”改为“春风吹又青”,行不行?不行。姑且不说意思怎么样,单就用韵来讲,“青”字不属于“八庚韵”,而属于“九青韵”,改为“青”字就出韵了。现代口语中明明可以押韵的字,诗韵里却并非都可以押韵,这是一件非常别扭的事,对现代人写诗是一个困难。  ! Z# U9 k$ u- }; S" u0 B
      二是诗韵中的一部分字的平仄与现代普通话不同。尤其是普通话中的一些平声字,在诗韵中读入声。入声的发音,短促、急收、在平仄格式中属于仄声。如杜甫诗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其中“达”字读入声,“过”字读平声。毛泽东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其中“白”字读入声。这些入声字,假如按普通话读,平仄就不对了。入声字,读的时候,是以声母结尾的。“达”读如“dat”,“白”读如“bak”,合作的“合”读如”hap”,凡是读音以p、t、k这三个声母结尾的字,都是入声字。P、t、k读音很轻,几乎只作口型而不发出声音。现代广东白话中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入声读音。所以,讲广东白话的人辨别入声字并不困难,但讲普通话的人就非得查韵书和死记不行了。  常以诗韵写诗的人,因反复使用,对于大部分常用的平仄和所属韵目能记住,但初学者就做不到了。为此须提供两个工具。一是诗韵的常用字表。表中按《平水韵》对字的分类,列明每个常用字属于何声何韵。一般写诗差不多够用了。二是简明诗韵字典。在其中可以用字典式的检索方法查到更多的字,了解其属于何声何韵。常用字表,可以按韵找字;诗韵字典,可以按字查韵。  " _* v7 v. ], f3 j" y, Q1 d. R
      对这两个工具,在使用时可以想些窍门。例如,要写一首诗,可以先确定用什么韵。假如先有了一联或一句,自己觉得不错,打算以
; D' T  H) ?" k' p之为基础,那就查一下,其韵脚属于哪个韵,然后就从这个韵目中找出若干个可供选用的字。这些字会启发和引导你写出其他诗句来。这个诀窍用好了、用顺了,你甚至会觉得诗韵对你不仅不是束缚,反而是一种帮助。当然,对于常写诗的人,特别是对于高手,用不着这样。  ! f6 Y% s8 I; z
      中华诗词学会主张放宽韵脚,可以用词韵(《词林正韵》)写诗,这就大大减轻了因《平水韵》分部过细而造成的写作困难。这一主张已被诗界绝大多数人接受。  , D  k! z1 n, m2 o* D0 {" r

) T( a  n( w: h$ v% R+ w(06)关于邻韵  
) \/ a1 l* _3 M/ b: u* g: u      前面说过,首句入韵的诗,首句韵脚可以用邻韵。  古人把五律、七律称为四韵诗,就因为首句本来是可以不入韵的。所以,首句即使入韵,要求也较宽,可以用邻韵。比如一首诗,二、四、六句的韵脚用的都是“支韵”,首句用“微韵”或“齐韵”也可以。唐诗中,首句用邻韵的已不少,宋以后更趋普遍化。  
( X* U" w' e1 G0 u; ]7 @9 m% r      何谓邻韵?唐宋诗人用韵的情况,平声韵可分为几组,每一组都属于邻韵。①东、冬;②支、微、齐;③鱼、虞:④佳、灰;⑤真、
! |& U$ A8 v6 G+ s& @, Y( u# O' T9 J文、元、寒、删、先:⑥萧、肴、豪;⑦庚、青、蒸;⑧覃、盐、咸。按此分类来掌握邻韵,是比较严格、比较正规的。但实际上,现代诗人对邻韵的运用已经扩宽。有人甚至把普通话押韵的字都当作邻韵来用,一般也认可了。  , N) X7 H, @' K1 \0 [( V8 {

2 {3 `9 o' w% l- e. ]0 y* J7 `3 g(07)关于诗韵改革  
" {" T3 p2 P8 z( H      前面讲了许多关于平水韵的事,现在说说诗韵改革问题。人们都知道,平水韵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存在着距离,这给诗词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了不便,因此不少人主张进行改革,创立新的韵则。中华诗词学会也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由于尚无一部得到公认的权威性的新韵书,所以现在谈改革还无法从具体的新韵方案谈起。但是,对于改革的原则,一些人还是有共识的。例如:  , I9 z8 v% R* ]$ i2 d
      第一、新韵应当符合现代人的语言实际。新的诗韵的平仄,应当和口语的四声相吻合。  
0 M& \: h) N6 o" v; [      第二、所谓“现代人的语言实际”,应以普通话为准。只有以普通话为准,才能形成统一的、通用的韵则。有的方言,例如广州白话,它的读音与唐韵、平水韵相当接近,不用大改就符合原有的诗韵,但不可能以它为准,因为它不能为大多数说汉语的人所掌握。  
6 |" R2 X' X+ o      第三、新的诗韵如要符合口语,就必须改变原来的诗韵“一韵多部”的现象。例如在现代普通话中韵母为ang的平声字,就应归到一个部,而不应再分成“阳”“江”等多部。依此类推。既然如此,新的韵则就会变得十分简单而易于掌握。也就是说,韵母相同、平仄相同的字,都可以通押。凭口语即可以作诗,用不着查韵书,遇到个别叫不准的字,至多查查(新华字典)就可以了。  0 @, L  S9 g2 ?4 r5 ?% U) M
      事实上,现在已有一些人这样写诗,《中华诗词》对于用新韵和旧韵写的诗词作品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针。  ; N, G4 O& O/ v! D: J8 C
说到底,诗韵改革从技术上看并不难,问题还在于如何赢得广泛的共识,如何获得必须的权威性和公认性。  1 ~/ i1 t9 J- z$ M9 s" W
+ E  X/ j" a# k/ R4 s, O/ l" X
  j+ l- I) d2 P
: t2 `8 H4 }8 t& \6 l* P

) x4 p' n" b! t. r) \0 p9 t6 J     3 I4 T- Y5 z/ n' t. s) D
摘自: 诗歌报 [2005-4-9 9:24:2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五)关于词  0 j, C7 P5 a& i0 F5 r. i2 M+ S
' p# Y3 `1 x) o+ a9 z
--------------------------------------------------------------------------------
1 }$ f, V; ~8 h" ]" E9 C+ a5 v[2005-4-9 9:27:59]
1 H* P  J, o  d0 H* F
+ }8 D/ R) H7 s9 e
$ \, e. @6 e, y( O+ G2 t5 \     (五)关于词  1 n( R, o8 T8 a* r+ `7 E7 Q1 Y9 E
2 x2 d3 U) B# _, Q
      词是由近体诗演化来的。广义的讲,词是诗的一种。  . H# d' y( ~0 q, n3 d6 r1 ]
      词是按“词牌”填写的。每一词牌都有自己固定的句数、字数、平仄要求,并在固定的地方押韵。  ; y; D& ~  F0 c/ c6 Z; b
      词的写法可以简捷地概括成一句话:按词谱填写。  1 }+ X# _3 T  Z
      例如词牌《忆王孙》的格式是:  8 l8 a# [! w$ b, q& A
(平)平(仄)仄仄平平。  
' Y# ~9 D  \( y7 Y" X6 k(仄)仄平平(仄)仄平。  0 B2 F9 t/ o. ^) q# w% p
(仄)仄平平(仄)仄平。  
. m- l0 n6 d1 D* \) ?仄平平,  " w' w6 H+ t# `( H" v4 x6 m
(仄)仄平平(仄)仄平。  " a: l2 Z5 M* x3 m
(有句号处为韵脚,有括号者为可平可仄)  
  Q$ o8 F; V" _1 r) i, S5 D举例:  . F9 L; W5 H4 h; J
    萋萋芳草忆王孙。  8 M6 \! x: P) i1 ^) s& x% P
    柳外楼高空断魂。  
" [- D/ l3 O& d6 ~    杜宇声声不可闻。  
3 X1 G6 U* v+ ]1 U4 ^5 x; Y, A    欲黄昏,  4 d8 N7 F$ Q+ b3 o6 f
    雨打梨花深闭门。  
  l. v4 j$ p* \3 U# U/ l                            (李重元)  
, L% C7 h( w: _" O" h' h# N( T      历代传下来的词牌有一千六百多种,一般人不可能全记住,也不必全记住。填词时可以查阅词谱。另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熟记若干首著名词人的佳作,自己写作时作为参照。  
: c$ `/ O6 B6 H0 `. U, G    虽然说词的写法就是按词牌来填,似乎比较简单,但是,要真正学会词的欣赏和创作,有许多知识是必须进一步掌握的。下面讲几点:  - X: a. ^' c) x8 @

7 ], p8 t2 i& U/ \(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  % N; U' v0 K, s1 M! Q/ w
      词,初见于唐,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传延至今。有人认为隋时已经有了词的雏形,亦备一说。  
3 {0 L6 G4 d- i      词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最初,绝句或律诗配以乐曲即成为词,诗与词的区分不明显。如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 H6 B8 a1 L* ]! \3 i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既是词,也是七绝。皇甫松的《怨回纥》(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收兵颉
- T4 [6 j* S3 M; Q" a& o利国,饮马胡庐河。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既是词,也是五律。还有一些词牌,基本上是近体诗(包括7 l3 h! _% O, z( M
仄韵诗)增几个字、减几个字或两首律绝叠用而形成的,如《踏莎行》《定风波》等。后来,词的格式越演变越多,与律绝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但总的来说,词仍然是一种律化的诗歌形式。  ' S: Z" n9 @- x
      词,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曲子词、诗余、琴趣、长短句,等等。宋以后基本称为词,但其他名称也偶有使用。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谈诗的信中说:“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这里就用了“长短句”的称谓。  - |2 ]7 p$ B* w' x( z
  j5 V; z1 M1 U$ n
(02)词的平仄  
: l/ ?- T: W' I  {+ m! T4 T- I      词的句子,基本是律句,平仄要求很严格。词中的五字句和七字句,用的基本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三言句、四言句," X! Y5 [0 R9 M+ c; V' t. S
大多也是从律句中截取的一段。需要注意的是,律诗中的变格规则不能随便套用到词中来。词的句子的平仄,每句都要按照词谱的要求来
; e' O" H# N% o2 T% t填写。  ' c1 b. ?1 W+ t6 S5 o9 \/ R. X* H
      例如《雨霖铃》下阕的第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柳永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七律中,此种句式的第一字和第三字本是可平可仄、不拘平仄的,但在这个词牌中不行。句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是固定的,包括第一字和第三字。又如《解语花》的第三句“平仄平平仄”(秦观句:“深院重门悄”)。貌似律诗中的“仄仄平平仄”。但不能通用,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  
$ _) m4 u9 r( A2 P/ [0 Z! [4 e% x2 ]+ W' M% z
      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和其他变格规则,不能简单地拿到词牌中使用。  
3 V3 N- ]( f& r& Z      当然,词中也有许多律句,其第一字和第三字在词谱中就被规定为可平可仄,那自然就可以灵活了。  ) v, f+ K4 ^7 ~9 o; z$ t
      词谱如果标明某个句子是拗句,也就只可用拗句,而不可改为标准律句。  6 K# z; v/ i1 O# E: w6 T
      不同版本的词谱,对平仄的规定也会有所不同,可自行选用。其中,龙渝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较为受到诗词界的认同。  
- A7 l" J# S4 {! x* k5 |3 t" T' W
; g  V4 f, ]# @8 k6 O8 Z(03)词的句子长短  + i% e/ T! B5 U4 i, W' ^: @
      词的句子,不仅有五字的、七字的,还有一字、二字、三字、四字、六字、八字、九字、十字的,还有十一字的长句子。  
* a! B+ Q6 d5 P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断句。  
* i& C. r# N' e  M      八字以上的句子,词谱一般给以断开。但不同的作者有时也可能作不同的处理。例如八字句,可断为“上三下五”(如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上四下四”(史达祖:“定知我今——无魂可消”):或“上一下七”(向子?:“但——长江无语东流去”):或“上二下六”(柳永:“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a3 i9 ^- K/ O$ B, m% [& j% a
      九字句可断为“上三下六”,“上五下四”,“上六下三”。  1 c2 X5 G; U8 ?( ?2 X+ F7 s
十字句一般断为上三下七,等等。  
* Z# \9 v  h$ W% X$ \  n      还应特别注意,词有一种特殊的“单字结构”,也叫一字顿,或一字逗。  
# t9 \. j$ n4 J; d5 k      单字结构或一字顿的特点是,句子的第一个字相对独立,读时稍有停顿,但这个字又不能完全独立出来,完全独立出来就没有意义了。这是它不同于“一字句”的地方。  % O  {6 y3 g$ ?. M1 @9 U! m9 v# m
      这个单独的字,均为仄声字,一般为副词。动词、形容词少见。  " B1 @6 S, ~6 |+ b# s0 h/ w
      这个单独的字,可以与几个字相连,组成“一加几”的句子形式。  # {8 E; f% T: `2 d% X8 x
      1加4:如“叹年来踪迹”(柳永《八声甘州》)。一般的五字句,不论诗还是词,读起来多是前二后三。如“春眠不觉晓”(孟浩然诗),读起来的顿挫节奏是“春眠——不觉晓”。“玉人留我醉(辛弃疾词)读如“玉人——留我醉”。但词中属于“单字结构”的五字句,其断句节奏则不同于一般的五字句,它实际是前一后四。如《沁园春》下阕的第三句“仄仄平仄仄”,实际应是“仄——仄平仄仄。”“惜秦皇汉武”(毛泽东句),在“惜”字后面有顿,即应读为“惜——秦皇汉武”,不能像一般的五字句那样读成“惜秦——皇汉武”。同样,前例“叹年来踪迹”,读的节奏应是“叹——年来踪迹”。  3 k+ U# K6 I/ V) S; O0 E6 c
      1加6:如“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  
4 T5 k. h: D1 f1 K      1加7:如“又岂料如今存此身”(陆游《沁园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 ~0 B/ s6 l) O( I- Z
      1加8:如“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  (毛泽东《沁园春》)。l加8的句子,多数是一字之后加两个四字句。  
0 l, t  k* i" _
( H! s2 ~$ n. [! W6 W(04)词的对仗  , A' T4 `& n8 o9 C
      与律诗中的对仗相比,词的对仗有不同的特点:  $ I/ F9 f9 i5 m) T) a3 v5 @
      一是可用可不用。填词,没有必须用对仗的规定。即使同一位诗人在同一个词牌中,也是有时用对仗,有时不用。如苏轼在一首《水龙吟》中用的是对仗句:“永昼端居,寸阴虚度”,在另一首《水龙吟》中写的则是“清静无为,坐忘遣照”。都可以。  
% P" i( X3 E) w& F      二是位置可前可后。律诗的对仗,标准位置是在中间两联。词的对仗却没有固定位置。凡是连续出现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仗。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秦观《鹊桥仙》)——对仗在词之首。“青云路稳,白首心期”(赵彦端《芰荷香》)——对仗在词之尾。对仗在中间某位置的更是很多。  ) ~1 }2 l8 S9 I' n( C0 N- i" D
      三是字数可多可少。只要连续两句字数相同,那么,每句字数不拘多少均可以对仗。三字句与三字句可以对。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 x4 l5 q6 |  s1 i8 a      四字句与四字句可以对。前面已有举例,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7 D' {/ z* Q$ N
      五字句与五字句可以对。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4 \9 `2 n6 ~7 T+ g4 I$ x; S* N      六字句与六字句可以对。如“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8 a% S% n4 m; B7 _8 @( Y% r( u8 N* D      七字句与七字句可以对。如:“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辛弃疾《浣溪纱》)。  ' V4 e: a7 e1 Y+ ^; z! s# ~+ y
      八字句与八字句可以对。这种对仗,常常是前面两个四字句与后面两个四字句相对,而且常常是第一个四字句前面带有一字顿(第一句实际是五个字,只是首字不算在内罢了)。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门户,车骑雍容”(辛弃疾《沁园春》)。  
( s, r$ i& |$ o% U: R2 X* x! Y      四是不要求平仄相对。律诗中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必须以平对仄、以仄对平,特别是第二、四、六字和最后一字必须如此。但词的对仗无此要求。如“花影乱,莺声碎”(秦观《千秋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以上对仗句的句尾都是仄声字,亦不妨对仗。词的对仗实际上只要求文字相对,平仄符合词谱规定就行了。  
% q8 r2 C4 W( s1 d% l      五是有重复字的句子,或两个均带韵脚的句子,也可以对仗。这种情形在律诗中不可,但在词中允许。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吴文英《一剪梅》)。  
: h3 M' X! C# F* H! u
6 F: ]+ x" N3 u; @- x9 V6 d(05)词的押韵  
# _0 i+ X: w2 ]9 Q      律诗的规则是,在同一首诗中,要么都押平声韵,要么全押仄声韵。而词则不同。每个词牌对韵脚都有明确规定。有的词牌押平声韵;有的押仄声韵;有的则是平声字和仄声字互相押韵,即韵脚既有平声字,也有仄声字。这叫平仄互押,或平仄通押。如:  # T( _2 L8 ^% {1 T: U- A2 h  E6 ?* F
    莫恨黄花未吐,  
: n; K0 z: A7 ^! S1 X    且教红粉相扶。  8 ]2 B& R% v$ D: u( |
    酒阑不必看茱萸,  ; B! J# U" K( z1 p' ?8 L! K  a
    俯仰人间千古。  
& `0 V* b& h/ i, M; o                  (苏轼:西江月《重九》的下阕)  3 [2 I; M2 d1 s/ o3 \
      其中“扶”“萸”为平声,“吐”“古”为仄声。  
, Y& J9 o5 T' ^; B" z8 x      还有些词牌,使用不止一个韵,中间转韵。如:  ; b2 q0 `& l+ I. A) G% @
    天高云淡,  9 c8 ]4 W) p0 }
    望断南飞雁。  / C) |: ?8 s1 l2 Z. g5 l8 ?3 t
    不到长城非好汉,  ' p) A- d9 r" T- \( a0 U
    曲指行程二万。  
/ ~7 z5 Y: V. \, |
  S7 W/ o: V/ D! K" V$ O; a    六盘山上高峰,  & B& Z- m. n- h6 m  I7 _
    红旗漫卷西风。  9 b1 W0 u5 [+ L, A
    今日长缨在手,  
' J7 J8 L& q* F. T: e! v  B4 i    何时缚住苍龙?  # c; X0 f: M! R0 M4 H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4 _  ~+ B3 U# R8 K, H: S
      这首词的上、下阕用的是两个不同的韵,不仅平仄不同,而且韵母不同。这个词牌本身要求这样转韵。  
4 H6 R# D) ~; T2 y9 O* m      有些词牌强调用入声韵,这是必须注意的。如《忆秦娥》《念奴娇》《满江红》等等。词人们认为,这些词牌用入声韵,方能产生特殊的抑扬顿挫之效果,更显得声情激越。  0 J1 D# t" u3 v
+ Y# O6 T2 b1 R
(06)词韵  
! v# p6 H9 t4 [. c4 k  @      前面讲过,律诗押韵用诗韵;而词的押韵则是用词韵。  6 U" L1 C" W2 o- C2 i
      词韵不像诗韵那样具有权威性,因而也不被严格遵守。诗曾是科举考试的项目,诗韵是官定的,作诗不准出韵,要求很严。而词不是
+ `3 Q% k" a# E. |7 S  K# |* O科举考试的内容。唐代以及词最盛行的宋代,一直没有关于词韵的韵书。唐代基本上是按诗韵填词。宋代突破了诗韵的限制,倾向使用口
+ v  u& P  v9 ^8 X5 J语,叫“依声填词”。明以后,开始有人总结宋词用韵的实际规律,编写词韵。所以,实际上是先有宋词,后有词韵。后编的词韵,当然% d9 j* a6 [: G) N# b% \- a+ p
想要尽可能地涵盖绝大多数宋词,但不可能涵盖百分之百。清朝道光年间,戈载编著的《词林正韵》,较为精密,为后来词界所遵用。但对词韵的必要性,一直有人持异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主张,要严就依诗韵,要宽就“参以方音”,不需要用什么词韵来“范围天下之作者”。事实上,宋、元词人的作品确有不少并不合于词韵。但话又说回来,《词林正韵》问世之后毕竟逐渐得到了词界的普遍认可,今人作词不妨参照它。  ! A# A+ d$ q& s& B* b, `; w
      词韵与诗韵比较,有两个突出特点:  0 I1 w% O: K7 k* v" v+ o
      一是韵目有较多的合并。现代人使用诗韵,感觉一个很大的不便之处是韵目分得太细,如“东”和“冬”属于不同的韵目,不能通押。“江”和“阳“也属于不同的韵目,不能通押,等等。在词韵中,则把“东”和“冬”都合并到“第一部”,可以通押;把“江”和“阳”都合并到“第二部”,可以通押,如此等等。当然,并没有达到完全符合现代语言习惯的程度,例如“东”和“庚”,还是分属于词韵的不同韵部。  9 ?5 T! }6 ]6 `2 h5 [
      二是按韵母分部,多数韵部中既包含平声字也包含仄声字。例如,在诗韵里,“同”字是在上平声的“一东”韵中:“总”字在上声的“一董”韵中:“梦”字在去声的“一送”韵中,“共”字在去声的“二宋”韵中。如果写自由诗,这些字都可以押韵。因为以上这些字,在现代普通话里,韵母都是ong,即韵母相同,只是四声不一样、平仄不一样罢了。词韵把这些字都归到“第一部”。这样分类,对填词很有用处。前面讲过,有些词牌规定,韵脚须用韵母相同的字,但韵脚却既有平声也有仄声,即平仄通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从词韵里选用同一韵部而不同平仄的字。如史达祖《西江月》中有句:“凌波袜冷一樽同,莫负彩舟凉梦。”其中“同”字为平声,“梦”字为仄声,但都属于词韵的“第一部”,可以互押。  * c1 }0 ]* j  S. D

5 }9 T% m; ]. R+ F1 ]8 i# W7 p( K      词韵,共分十九部。每一部都包含诗韵中的若干个韵。列举如下:  
' h. w# ^  t7 X/ U  G# J( }: }+ d      第一部包含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3 Y( g: D* Z- k
      第二部包含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 m1 W4 _) C- U$ _) O      第三部包含平声支、微、齐、灰;上声纸、尾、荠、贿;去声置、未、霁、泰、队。  
, d/ A# K" @: I      第四部包含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6 f+ g2 ^% w7 e3 W- j      第五部包含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1 b7 J; [! K, v/ L+ E      第六部包含平声真、文、元;上声轸、吻、阮:去声震、问、愿。  
6 G; f0 P  l2 f' h      第七部包含平声元、寒、删、先;上声阮、旱、潸、铣:去声愿、翰、谏、霰。  0 e1 C/ t) I# P7 t
      第八部包含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 W( ?5 |7 p, `/ T; h
      第九部包含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 q9 b- f2 w8 M
      第十部包含平声佳、麻;上声马;去声卦、杩。  7 z7 F# P! {0 z9 d
      第十一部包含平声更、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 B+ D/ V0 F% Z1 i" H
      第十二部包含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 r' d" o! ~9 _3 T" g      第十三部包含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 v! X8 ~( C* K2 g6 H8 j# O
      第十四部包含平声覃、言、咸;上声感、俭、?;去声勘、艳、陷。  0 k, Y: y7 B5 h2 d- M) V
      第十五部包含入声屋、沃。  7 w  v) a, Q# h2 ^
      第十六部包含入声觉、药。  & f5 x( {9 g$ q$ l3 J
      第十七部包含入声质、陌、锡、职、缉。  
( C5 ~5 V; n0 i) t2 f- Y      第十八部包含入声物、曷、黠、屑、叶。  # Y1 g( k/ X" t* W5 o" U, X
      第十九部包含入声合、洽。  
3 [5 S1 k! O1 ~7 G' s1 h# l
6 }7 f" s. J& Q(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  1 G/ J% N$ E2 J& E& t7 q$ m
      无论是创作或欣赏,对关于词的一些常用术语都要有必要了解。  ( c9 D5 G. u& X
      词牌:填词用的格式。最初,词是配乐演唱的,词牌就是曲调名。许多词牌在首创时,所用曲调名和词的内容有关。如李白的《忆秦娥》,写的确实是秦娥,开头就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这个词牌也叫《秦楼月》。秦观的《鹊桥仙》,确实有仙侣鹊桥相会的爱情内容,其中写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但各种词牌一经创立,后人照之填写,内容和词牌名不一定再有联系。词牌纯粹成了填词的格式。  ) Y* _/ ^4 T9 b6 T) X
      有的词人不按旧谱填词,而自编曲调,叫“自度曲”或“自制曲”。南宋词人姜夔称“余每自度曲”,并出了一卷“自制曲”集。广义地讲,每个词牌在初创时都可谓“自度曲”。现在经久流传的词牌已经很多。按既有词牌填词固然受些约束,但毕竟是公认的词牌,而自创词牌要写得好并得到人们的认可,颇为不易。  
. R5 s" U  e2 `# y7 E3 y" S6 E! {! p9 V      阕和叠:有些词牌只有一段,叫单调。但大多数词牌都分段。分两段的,叫双叠。上段叫上阕(也叫上片),下段叫下阕(也叫下片)。有些词牌分三段,则称为三叠。最长的词有四段,称为四叠。为了写一个内容,把某个词牌连续使用,叫联章。  
) J. }$ b, M  m) o. ?3 I      小令、中调、长调:这是对词牌按长短进行的一种分类。小令最短,中调次之,长调最长。但究竟多少字为小令,多少字为中调、长
8 S; ]' k6 d: e8 z调,其说不一。  令、近、引、慢、序、犯、摊破、减字、偷声、促拍:在许多词牌中可以看到此类字样。它们和内容无关,可以认为只是词牌名称的前后缀。许多称为“令”的词牌,也可以不加这个“令”字。如“三台令”亦名“三台”;“浪淘沙令”亦名“浪淘沙”;“鹊桥仙令”亦名“鹊桥仙”。但又不是所有带“令”字的词牌都可以把“令”字去掉。带“近”字的词牌也是这样。如“祝英台近”亦名“祝英台”;“早梅芳近”亦名“早梅芳”。但“诉衷情近”不能把“近”字去掉,因为“诉衷情近”与“诉衷情”是两个不同的词牌。许多词牌带“慢”字,如“声声慢”“卜算子慢”等等。还有一些词牌带有其他前后缀,举例如:“莺啼序”、“花犯”、“摊破浣溪沙”、“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促拍丑奴儿”等等。究竟为什么加这些前后缀,学者们并没有得出一致而有说服力的精确解释。大体说来,可能与曲调的长短、字数的增减、乐曲的急缓等因素有关。  
9 @# S( D7 B2 j. ~! _' |3 Y    , Z2 e* |2 i  b0 |- _9 J
  
; X$ u1 g% X9 I7 g
1 p6 E* C9 R/ F( ^" r1 Q  
% h4 f4 e/ O) A* Z% D3 x' c
8 G' r$ P! P$ i% h( p: |
. z. X: c) Q  y* i& A& v     
  t9 i( Z2 L# t3 j: Z摘自: 诗歌报 [2005-4-9 9:27:5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人從網上copy而來,方便像我一樣的初學的朋友看看,了解一下。
发表于 2009-4-1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很好,会经常到这里来。
9 o( N, H5 R3 \' J& R9 u! h  V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觉得学习诗词,一定也要学入声字,现在的人大多不懂它,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字的平仄音,也就不懂使用好它。3 I, D  E  R9 F; n. h2 y8 Q( x4 {" E

4 E; L0 {4 r* o& o+ k[ 本帖最后由 攸宁之光 于 2009-4-17 16:17 编辑 ]
发表于 2009-4-1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多哦!有点怕怕……
发表于 2009-4-1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慢慢学习中!!!!((()))):哈哈 :哈哈 :哈哈
发表于 2009-4-1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花花感谢!学习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举手之劳而已,却劳诸君送花,愧领了。
发表于 2009-4-18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了!楼主有心,多谢多谢!
发表于 2009-4-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原帖由 roadluo 于 2009-4-18 01:23 发表 7 m9 I* ]6 o, P9 H- i( g
举手之劳而已,却劳诸君送花,愧领了。

5 d* ], M0 O! k: u: S: X你查的资料才一小部分,还有很多这样的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15楼的 思钱想厚 的帖子

钱兄所言是也,所谓简捷入门当然是只有入门的一小部分了。中华诗词博大精深,岂是小段文字可尽述的?
发表于 2009-4-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原帖由 roadluo 于 2009-4-17 14:03 发表
( {& A0 T( H, S) b" q1 C本人從網上copy而來,方便像我一樣的初學的朋友看看,了解一下。
% O) s$ z/ {) Y$ r
) C/ K7 o8 w5 t8 z1 i# i7 N/ ?
为你的热心、至诚、虚心叫好!送花!
发表于 2009-4-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许多文坛老前辈和我等小字辈到此,可见楼主做了一件大好事。谢谢您,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事呀。活到老学到老,有学就有希望,为楼主鼓掌。. D! N( o/ h; l5 j7 {
不过这样的理论看一遍就好,真正多背点唐诗宋词,写起来,不论诗文自然就合律了。
发表于 2009-4-1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刚刚对诗文有点兴趣,看到这些头好胀!:可怜 9 B8 h) r* G( l: f
对诗能不能只要顺就可以了?好难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5-16 06:14 , Processed in 0.09133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