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网 大埔网 大埔资讯 大埔人物 查看内容

丘建猷

2009-2-10 22:36| 发布者: RoNg| 查看: 1985| 评论: 0|原作者: 县电视台|来自: 梅州日报

丘建猷,公元1796年生,卒于咸丰四年(1854),青溪上坪沙人。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勤奋、上进、刚正,道光八年(1828)32岁就中举,道光十五年(1835年)39岁考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十九年充任国史馆协修官,篡辑《大清一统志》。二十年充任篡修官,二十三年充任总篡官,《大清一统志》是清代官修的地理总志,共560卷,内容丰富,考订精详,是一本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志,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中国博物馆有存档可查。


丘建猷一生勤于职守,清正谨慎,朝廷擢升他为文渊阁校理官。道光二十三年为山西道监察御史。曾任松江知府、常州知府、赣州知府,最后调至南康任郡守。南康是一个地瘠人贫的地方,建猷公下车伊始,就以地方利弊,询问诸生,择其善者而施行之。他又捐钱增加生童的膏油伙食费用,重立规矩,恢复已废的朱熹讲学地——白鹿书院,常躬身书院讲授。时有都昌书史黄领办官盐鱼肉乡里,民众殴打黄,烧了他的房屋。黄逃到省里,诬告民众作乱,要建猷公严惩“乱民”,建猷公先视察民情,了如指掌,先将黄革职惩办。然后到都昌,只逮捕了几名为首者,其余尽皆释放,千百人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民众高呼建猷公秉公办案,清正廉明。道光二十八年后,南康发大水,波及四县。建猷公亲自抵灾区视察灾情,并发动僚属捐资赈济。后调任九江代理知府,又遇水灾,甚于南康,他采取赵汴救灾的方法,使得被救者达数万人之多。颇有政绩,深受民众欢迎。


文宗(咸丰)即位时,广求人才,建猷公被张蒂向朝廷推荐,文宗特颁旨召见,命回南康候升。次年调署饶州,他见城垣颓坠,则捐巨资倡修。数月,又复任南康知府。建猷公居官清廉,在内署都是穿粗布衣,性格宽厚,不忍致民以法。但碰上恶讼师,他就一定严办,所以极受民众爱戴。建猷公一有回乡,经常告诫下辈,居官不论大小,都要清正廉明。

鸡蛋

鲜花

鲜花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