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网 大埔网 大埔资讯 大埔人物 查看内容

何探源

2009-2-10 22:38| 发布者: RoNg| 查看: 1497| 评论: 0|原作者: 县电视台|来自: 梅州日报

何探源1816—1870,字衍明,号秋槎。大麻恭州村人。祖父 为秀才,其父因侍父病久而成医生,贫者求医,从来不取报酬。探 源少时聪颖异常,7岁通四音,会吟咏;九岁应童子试,受到袁县令 的赏识:12岁作《鹧鸪赋》,文笔清逸,族叔炳星读后,对他的才华 非常赞赏,认为日后必成大器。20岁补博士弟子员,多次考试均为 优等。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考取举人,咸丰八年(1858)成进 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父母先后去世,回家守孝6年。后主讲韩 山书院,曾协办当地海防等事宜。同治七年(1868)任四川阆中知 县。该县旧俗,夫妻反目而女方自尽,其娘家往往挟人命向男方勒 索巨款。探源先明示禁止,后有复蹈故辙者,追回赃款并追究其诬 告之罪,此风顿息,活命无数。冬令既至,探源令人置办棉衣一千 余件,分发给狱中囚犯,对贫苦百姓更是倍加优恤。他还拿出自己 的俸禄,资助上京赴考的士子。除奸缉盗,四境平安,官声日著, 众人钦仰。同治九年(1870),充同考官,所取多一时名士。后调开 县任知县,因主持士子考试过劳得病,仍每天批阅公文,聆讯判案 而不稍懈。是年秋病剧,卒于官署,时年55岁。探源早负才名,中 岁始登第,晚年方做官。道途经历,人事感慨均寓于诗中。他刚开 始做官,不习惯于趋奉逢迎,曾作《新妇词》以表达内心感受。其 《公余所得》之一云:"我心固空洞,我性分喜嗔,猾胥(狡黠的县 吏)界其侧,片语导屈伸。此际或不检,偏处暗即生。"又云:"县 官称父母,职在养与教。究竟教养事,空言不能到。何以濬沟洫(疏浚河道〉,何以兴学校。百为计经费,民力应见效。捐摊失均平, 兴作苦号召,利民先病民,或致纷更笑。"可见其休恤民艰,通达吏 治,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相传他还在县衙正堂大柱上亲笔题了一联: "清慎勤三字铭心,唯恐淸而不明,慎而不决,勤而小能持久;情理 法一官在手,须知情有可原,理有可恕,法有可以变通。"足见其深 谙为官之道。他的作品虽大多散失,但有的却因其文采斐然,口耳 相授,流传至今。如题三河坝名胜佛顶山联:"与了拳同衍南宗, 古柏传香,觉路有谁登佛顶;记行脚来从东浙,黄梅留偈,空山曾 此证诗心。"上京赴考归来,途经三河,赠汇东学生张竹士联:"八 千里芸馆归来,赠笔一支,留写玉堂仙制曲;二三月芹花开遍,论 文两载,难忘山寺佛传灯。"

鸡蛋

鲜花

鲜花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