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网 大埔网 大埔资讯 大埔姓氏 查看内容

童姓

2010-1-10 19:24| 发布者: 大埔论坛| 查看: 6918| 评论: 0

童姓

〔姓源〕志·氏族略·以名为氏》记载:"童氏,颛顼帝生老童,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老童,在我国的姓氏源流上也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帝喾时专司"光融天下"的前后两位祝融氏一一重黎与吴回,都是老童的儿子。重黎的子孙,是后世的司马氏;吴回的子孙,繁衍更广,后世的岑、胡、彭、钱、曹、娄、苏、顾、温、董等姓,都是吴回的后代。童姓,是因颛顼帝的儿子名老童,后世子孙以王父的名字为姓的。另有一支童氏,起源于春秋时期, 晋国有个贵族叫胥童,是位忠臣,但后来被人陷害致死。胥童的子孙怕被株连,就改胥姓为童姓。

〔郡望〕雁门郡,现在山西省代县西北:

〔堂号〕雁门堂。

〔堂联〕童姓专用堂联:

 歌传循吏

              荐赐逸民

上联指汉代童仲玉。仲玉,东汉姑幕人,是位乐善好施的大好人。一年旱灾,他以家财赈灾,得以活命者数百人。他有两个儿子:童恢,字汉宗,执法廉平,一境清静,官终丹阳太守;童翊,字汉文,举孝廉,官须昌长,有异政,吏民生为立碑。兄弟均名登《后汉书·盾吏传》。下联指宋代童察,博通经学。蜀守蒋堂、张方平、赵扑,咸以逸民荐,命为州助教,不就。嘉祐中赐号"冲退处士"。

博通仰冲退居士

沉默称敬义先生

上联指童察。下联指宋代师事大儒朱熹的著名学者童伯羽。伯羽不仕,隐居著书立说,被学者称为"敬义先生"。

〔迁徙〕童姓的先人,早期主要都是活动在山东北部,然后逐渐向南播迁,到宋、元之际,终于成为南方各地的一个著名姓氏。据雁门郡石门《童氏罄宜堂族谱》载,童氏祖先,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 1200),万一郎公携其四子,自浙逃闽,居住在汀州府长汀县童坊青岩里,至宁宗开禧元年(1205),十三郎公由长汀移连城定居。传至明初有四四郎公,号坦庵,字直夫,由连城移上杭县三畲(今峰市,上杭分设永定后隶永定),定居夏水,传四代大一郎公,生五子,第五子秩郎公(峰市称十郎公),于明永乐年间(1404),由永定峰市下水移于大埔西河大靖童坑里,是为大埔童氏始祖。至三世唐受公于明弘治九年(1496)由大靖移至三河良江石门岭落居。

〔分布〕大埔童姓主要聚居于三河、青溪,农业人口约500人。分布如下:

青溪浐坑枋坝,由福建永定峰市迁入,现传至24世,50人。

三河良江石门岭,由福建永定峰市迁西河迁入,现传至23世,420人。

三河良江良洲江,由三河良江石门岭迁入,现传至21世,35人。

 


鸡蛋

鲜花

鲜花

酷毙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