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4|回复: 1

[社会资讯] 李钜镇|艺声汉剧团——活跃在韩江两岸的文艺团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霓  摄□李钜镇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在粤东韩江中游的梅州丰顺潭江、小胜、砂田、留隍、黄金等乡镇的广大乡村,活跃着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艺声汉剧团。他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在民间汉剧中找到了平凡而多彩的人生。

艺声汉剧团由刚从丰顺县二中(潭江中学)初中毕业的一位年轻人牵头创办,他的名字叫李永我,小胜镇盐泥墩荒田面人。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颇有艺术天分的李永我,自任艺声汉剧团团长。演职人员则通过自荐和挑选的办法进行物色。在李永我等人的精心组织下,一大批汉剧爱好者和中青年才俊们迅速聚拢了起来。

报名参加汉剧团的,一小部分人曾经学过二胡、扬琴、唢呐等乐器,算是有些音乐基础。除此之外,大多数人几乎是从零学起,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小白”。但这并不影响组织者们组建汉剧团的决心。

组织者们认识到,名师才能出高徒,要想把艺声汉剧团办好,高水平的老师最为关键。因此,李永我、李南辉等人,专程来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大埔县县城湖寮镇,聘请大埔汉剧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罗恒报先生前来授徒。

罗恒报是大埔县湖寮镇人,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汉剧界的“全才”“怪才”,生、旦、净、丑、公(老生)、婆(老旦)等各个行当,样样俱能,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而且还精通汉剧的各种乐器的演奏。看到李永我、李南辉等年轻人求学拜师的热切心情,罗恒报深受感动,一口应承前往授课。

罗恒报在小胜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在罗恒报指点下,艺声汉剧团首先完成乐器和道具的购置。剧团乐器,种类繁多,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类,文场乐器有头弦、二胡、三弦、横箫、唢呐、扬琴、提胡、秦琴、月琴、椰胡、琵琶、古筝等等;武场有战鼓、大鼓、边鼓、铜锣、小锣、碗锣、铜金、檀板、号头、大钹、小钹等等。因此,购置乐器,需要好大一笔费用。剧团通过发动队员们自己集资,东拼西凑,筹措经费,然后到几十公里外的潮州古城去置办乐器。那时候,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下,资金筹集困难不小,因此,剧团因陋就简,并采取分步完善的策略。同时,鼓励队员自带乐器,包括向亲戚朋友借用。

集训工作,在小胜格子下村的“少逸楼”进行。这是一栋四层泥砖炮楼式建筑,是当地最高、最气派的建筑之一,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乡绅李少逸所建,李少逸在新中国成立前担任潭江区巡官(大概相当于如今派出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少逸楼被政府没收而空置。此时便被用作汉剧团的集训场所。一时之间,少逸楼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除了参加集训的队员之外,还吸引了许许多多好奇的人们在屋外驻足观看。

集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始时显得有些混乱嘈杂的各种乐器声,后来慢慢地变得整齐悦耳起来。经过罗恒报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的培训,乐队演奏水平迅速提升,汉曲的演唱逐步变得字正腔圆。演员的表演,从举手、投足、眼神、动作、步伐、程式,也变得有板有眼,似模似样。汉剧的魅力,把人们的热情激发出来,其影响越来越大,闻讯前来报名学习的人,也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气氛异常热烈。

根据知情人回忆,当时汉剧团成员有李永我、李南辉、李百良、李少英、刘幼英、李华强、李江怀、李华茂、李芝英、李华胜、李华奇、李华相、李瑜珍、李彩臣、李士兰、李满英、李少荣、李锦孙、李日营、李锦初等人,加上其他演职人员,有三四十人之多。

当时,汉剧团人员几乎都是一专多能,身兼多职的。演员兼乐队,乐队兼演员,演员还兼舞美设计、编剧;导演也是能者为师,相互启发。演员角色更是经常替换,老生兼丑生,花旦兼武旦,小生兼红净,总之,一切听从“团”安排,人人乐意接受,从来不讲价钱。

作为主要组织者,李永我除了担任团长,负责剧团组织管理之外,还出任演员。他个性活泼,语言幽默诙谐,富有组织能力。他常常担任丑行角色。他的表演动作夸张谐趣,很快就崭露头角,受人喜爱。

李江淮除了出任老生,还担任舞美设计,负责舞台布景。他是当地著名画家、建筑设计师,曾经因设计位于黄金镇遍沙的祥辉楼而名闻遐迩。

和李江淮一起担任舞美设计的,还有李南辉。他也颇有艺术天分,除了画画水平高,演技也相当出色。他和李华奇等在剧团担任“小生”的角色。李南辉二胡也拉得相当娴熟,颇受罗恒报先生重视。

李华强更是一个多面手,艺术天分极高。他除了头弦领奏外,还会吹唢呐,拉二胡,弹奏扬琴,司鼓也是一把好手,可谓多才多艺。后来,李华强还和李少英、李彩臣等人,组建了乡间唢呐锣鼓乐队(俗称笛队),乡村的红白喜事,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是后话。

平常担任丑角的李锦初,入戏很深。据知情人回忆,一次,剧团排演《鬼画皮》,剧情中他担任的角色被人打死。该剧上演时,他的侄子前来看戏,当他看到自己的二伯被人“打死”时,悲痛万分,当场嚎啕大哭;其他一些观众,也莫名其妙,跟着哭成一片。这个往事,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传为佳话。

除了演戏,李锦初的一手字也写得出神入化。外出演出时,他常常把竹枝一头敲裂,夹上一团棉花,代替毛笔书写演出广告。奇特的书法,让人赞不绝口。

当时担任花旦的,有李芝英、李满英、刘幼英等人。其中,刘幼英最为引人注目,她人长得漂亮,扮相又好,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颇受观众喜爱。

汉剧团组建之后的第一场演出,是在小胜黄泥塘大草坪(地名)举行的。这里是一片坡地,前低后高,长满茵茵青草,坡地前方的平地上,人们用土石方筑起戏台。这样,一个可以容纳近千人的剧场浑然天成。

演出通常在晚上举行。当时,小胜镇还没有通电,人们就通过燃烧木炭来发电,同时点亮煤油灯来辅助照明。当时唯一的音响,便是两个巨大的高音喇叭。声音通过高音喇叭传出,可以传出很远,小镇的许多角落,都可以听到演戏的声音。坐在“剧院”的草地上,音响更是有些震耳欲聋的感觉,把观众们的兴致撩拨得火一般热烈起来。

汉剧团的演出,除了在小胜镇黄泥塘的大草坪之外,还常常到邻近的黄金、砂田、潭江、留隍、大龙华等乡镇的广大乡村演出。演出广受欢迎,每到一处,村庄总如过节一般热闹,周边群众也纷纷从四面八方向演戏现场聚拢而来,只为一睹汉剧团演员们的风采。

每逢一些重要的节庆,汉剧团总会受到各地的演出邀请,有时候早早就被人预定了排期。但有两个节庆,是铁定要在小胜黄泥塘大草坪演出的。其一是正月二十的“天穿节”,其二是农历八月初三。在小胜镇,这是除了春节之外的最盛大的节庆。

每逢这两个节日,小胜镇家家户户的“外嫁女”几乎都会回到娘家来探亲。与其说是回来探亲,还不如说是回来看戏。门票两角钱一张,在当时算是不菲的价格,但通常都会早早销售一空。这时候,在小胜镇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住宿会成了许多家庭的难题。因为家里来了众多亲戚,他们只好把吃饭的桌子拼在一起,或者在平时作为仓库的阁楼木棚上铺上草席,作为小孩子们临时的床铺。

当时,艺声汉剧团排演的节目,剧目众多,最有影响力的,要数《蓝继子》《鬼画皮》《林昭德》《秦香莲》等等。排练的汉曲小调,有《出水莲》《过江龙》等等。到了六十年代,艺声汉剧团的节目有了更多创新,除了排演传统汉剧之外,还演出《红灯记》《沙家浜》之类的现代京剧。

艺声汉剧团的组建,大大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带动了群众学习汉剧的热情。

我三叔就是一名汉剧爱好者,虽然没有机会成为艺声汉剧团一员,但他也常常前来观看排练。他还私下自学二胡演奏。因为家里贫穷,没钱购买乐器,三叔就土法上马,自行制作二胡。他用竹筒来制作琴筒,把田鸡(青蛙)皮剥下来,作为琴皮,蒙在竹筒上。这样制造出来的二胡,弦音竟然也能内外协调,韵味深厚。

记得在小时候,常常听三叔在月明之夜,坐在屋前的门坪上拉琴,琴声呜咽,似乎在诉说着他不为人知的心事。我问三叔,你的二胡是哪里学的?三叔告诉我,他小时候常常到少逸楼看艺声汉剧团的排练,回到家里,就自学二胡,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十几支民间小调。说到这里,三叔脸上总能泛出自豪神情来。

据知情人的回忆,艺声汉剧团的发展,有一位政府官员功不可没。他的名字叫赖松,原来在省直属机关工作,大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他被下放到小胜担任公社书记。从广州这个大城市来到偏僻的小山村,落差是巨大的,生活自然极不习惯。当接触到活跃在山村的这个艺术团体,他在惊奇之余,也觉慰藉,并对这个山村产生了莫名的好感。作为一名文化人,他对汉剧团喜爱有加,把汉剧团当作政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后来还把剧团纳入了文化室的建制,使艺声汉剧团逐步迈入规范化之路。

——————

后记:岁月如流,时过境迁,艺声汉剧团的当事人大多已经作古,关于那段历史的种种细节,也渐渐被时光的长河所冲淡。几十年后的今天,聆听他们讲述当年的青春往事,依然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燃烧的激情,我的内心也会受到深深的触动,宛如一场心灵的洗礼。

——————

梅州日报客家版编辑:廖智 审稿:陈嘉良

发表于 2023-8-1 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5-22 20:35 , Processed in 0.05851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