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网 大埔网 大埔资讯 大埔人物 查看内容

谢卓元 张华云

2010-7-29 16:13| 发布者: 小编01| 查看: 2905| 评论: 0|原作者: 县电视台|来自: 网络


谢卓元(1905—1935),又名冠欧,别号阿宝,号大头。英雅下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民国十一(1922)入大埔中学读书,在学期间,大量阅读进步书刊,加入大埔"新学生社",不久,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全县学生联合会主席,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民国十四(1925)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进入潮梅地区,谢卓元即投身革命洪流。次年3月,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学生代表的身份,出任国民党大埔县党部执行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5月,彭湃参加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后,到粤东地区视察, 于6月间首次到三河坝指导大埔农民运动。接头地点三河坝书店是秘密联络站。谢卓元和刘理廷、饶龙光、李明光、赖释然等大埔党组织的领导骨干向彭湃汇报大埔农民运动的情况后,彭湃作了三点指示:大埔农民运动已经行动起来,要建立赤卫队,掌握武装;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实行减租减息,反对苛捐杂税,促使农民在经济上要求解放,发展为政治上要求彻底翻身;要武装夺取政权。彭湃一席话,给了谢卓元和同志们极大的鼓舞。这一时期,谢卓元在太宁、桃源、大麻、英雅等地开展工农和学生运动,组织工会、农会,成立了大埔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一一太宁农民自卫军,开展了打土豪、反苛税的斗争热潮。
民国十六年(1927〕夏,蒋介石背叛革命,革命进入低潮时期。9月间,"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入大埔,谢卓元作为大埔县委派出的联络员,组织农军配合起义军作战,动员学生赴三河坝支援前线, 并随军南下潮汕,协助做好向导和宣传工作。后回英雅发动农民抗租罢耕,组建农民协会、赤卫队,发展共产党员,建立了中共英雅支部和三河区委会,指挥英雅赤卫队暴动。当时国民党当局曾出布告,以八百大洋悬赏缉拿谢卓元。他转移到埔北,秘密发展党组织组织农会会员坚持斗争。民国十八年(1929) 8月13日,接获情后,他和丘宗海等率精干武装,袭杀回青溪坪沙策划"围剿"革的国民党上校高级参谋丘文、廖武郎等8人,震动省内外。接获情报他又在埔东、埔北和大埔、饶平、平和、诏安四县边界地区开展革命命活动,参加建立中共饶和埔诏县委和县革委会。1930年夏在诏安县厚安村成立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谢卓元任主席,辖有4县边区69个乡苏维埃政权、22万多苏区人口。
民国二十三年(1934) 8月,他被选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委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中共闽粵边特委内部肃反,谢卓元、张华云夫妇均被诬为"社会民主党分子"遭拘捕审査。是年冬,被错杀于福建龙海县程溪乡白云村后座山。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经复查,推翻原错误结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张华云(1907—1935),女,又名华容、华荣。英雅下村人。大麻公学读书时,父母将她许配罗家为媳。民国十六年(1927)她毅然抗婚离家,投身革命。在房明光、谢卓元等培养教育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谢卓元结为夫妻。历任中共三河区委、中共饶和埔诏县委闽粤边特委委员,主管妇女和宣传工作。她编写了许多通俗易唱的革命民歌,其中以反封建思想为内容的《十二月苦情歌》,广泛流传于梅埔丰及饶和埔诏边县苏区。在敌人反复"围剿"中,她白天帮助农妇砍柴、种菜、洗衣、做饭,夜晚教妇女读书写字,调解邻里、妯娌、婆媳、夫妻纠纷,组织妇女会,参加土地革命。民国二十年(^^)春,随中共饶和埔诏县委移驻福建诏安西北部山村,她以唱山歌的方式唤醒当地民众,开办夜校,动员青年参加红军,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在诏安石下村的县委办公房内,她亲自为青年男女举行自由结婚典礼,被苏区人民称为"自由妹"。她还编印了 "白军官兵心要明,穷人不要杀穷人","敌烧茅舍心莫愁,革命成功起高楼"等山歌,以瓦解敌人和鼓舞群众斗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她调任中共闽粤边特委《战斗报》记者兼编辑。次年夏,在党内肃反中,被诬为"社会民主党分子", 收押审查。是年冬,与谢卓元一起被错杀于福建省龙海县程溪乡白云村后座山。新中国成立后,经县人民政府复查,被追认为烈士。

鸡蛋

鲜花

鲜花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