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92|回复: 14

客家古镇初印象:寻觅灵魂深处的外公和童年记忆(客家娃三河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家古镇初印象:寻觅灵魂深处的外公和童年记忆; a/ H7 i& S0 C8 Z* {3 w7 ?6 I
4 J7 L( G, @  N2 D' R

( B0 J" e5 K  s1 F        文/ (客家娃三河笑)
, L/ A# x; s+ x, A) M* i- Z, Y& H% y5 F) Y" e2 Q
. ?- J" |- p; O- ~7 Q0 W
    蛇年正月初二,风清气爽,天公作美,小媳妇们大多按风俗回娘家省亲,而岳父大人一大早就邀愚婿我一同前往故土“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一带去拜会一位荣归故里的客家籍将领。
: L/ z( ~" |: q1 `7 z8 p6 _! u! g5 a2 ]9 l  k) p. K

  y2 K4 y! R' o- [% T" f    途经高陂圩镇上,置身于此,亲眼看到这个热闹非凡的客家小镇,我不免心生感慨。对于这个古镇,我慕名已久,当年这里曾是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广东潮州、佛山南海等齐名的中国瓷器名都之一,宋代以前此地就出产陶瓷,其盛产的“白玉瓷”更是国内一绝,蜚声海内外,故而此镇也得美名“白玉城”,常令外乡人心驰神往。小镇依傍韩江水运交通枢纽,背靠大树好乘凉,一时富贾云集,更成为粤东屈指可数的一大经济重镇。虽然今日的高陂瓷业有些衰落,难现昔日雄风,但今时今日小镇骨子里彰显出的大气派仍难掩当年曾经的名门贵胄之气。毕竟,这一方水土,还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及其子和国内鼎鼎大名的香港大慈善家田家炳博士的祖籍地,也曾出过黄潮洋(笔名:碧野)前辈等国内有名的散文大家,此地可谓人杰地灵,好一座声名显赫、煌煌气派的客家人文古镇、经济重镇!
" [+ M9 \& x9 O+ w3 P7 V4 s6 ]# y4 ^3 J: A! Q* _  ^

1 E: N- y1 e% l: y    因此,当岳父邀我同往此地时,我欣然应允并“身未动,心已往”。然而我虽名为大埔客家儿女,但此时却无法为身为异乡人的岳父做此地的向导,因为可怜得像“灶下鸡”(注:在广东客家人里未婚男子死读书、读死书、不愿出门者被视为“灶下鸡”)一样的我,从少年读书时代起就一向不被家长允许外出远行、随意探索除校门——家门两点一线之外的无穷精彩之未知世界,被教化、驯化的我也就失去了很多探究广阔天地、风土人情的宝贵机会,故而也不曾涉足这些乡间古镇、江河原野一步,这无疑让有心从事乡土题材创作的“客家娃三河笑”(笔者笔名)从而失去了活水之源,至今常常感到无从入手动笔,这可谓是我成长中最大的一处败笔!尽管是日拜会的这位将军伯伯对我这位晚辈的一些乡土作品给予肯定并予以勉励,但我仍为自己曾经错失了探索美丽乡土、感知人文魅力的“黄金时代”而甚为遗憾甚至常纠结其中。; E8 C' s7 e, L( r1 F# y

2 h2 m$ v5 B9 K2 q2 K- [' x/ G* H+ w3 ?6 l) h7 q* ]( U
    此外,我之所以对高陂古镇心怀浓厚的兴趣,更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之前,我的外公和我的父亲也曾经在古镇上战斗、工作过的缘故,因此,这应该是一个令我第一次涉足而又不感陌生甚至心存感动的温情小镇。感受着亲切的故土浓情,穿行其间,在小镇村落的那一处处故屋旧瓦里,我试图在夕阳西下时寻觅一位慈祥老者的身影,那是曾经令我多么熟悉而今又有点模糊的身影;今天而立之年、为人之父的我,此刻正在沉思着,想象着同样在而立之年就在这个小镇的供销站工作的外公,每个月是怎样的省吃俭用,并在每月发薪水时就背着一家老小的口粮,一大清早天还没亮,通过陆路、水路交通沿着韩江逆流而上,到三河坝码头,再走几十里的崎岖山路,花费近一天时间,回到三河古镇那个叫“白石背、新楼下”的小山坳,然后交给我那贤惠持家的慈爱外婆近一个月的薪水,从而供养妈妈舅舅阿姨等兄弟姊妹四人长大、读书、成家立业的?在客家人群居的村落,“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打拼谋生计、女人在家耕田种地养儿育女”的中原家族遗风,在外公为主导的这个朴实的传统客家人的家庭里,依然没有例外地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因而外公外婆夫妻和睦,平静地养儿育女,也因为外公根正苗红的老工人背景、与世无争的性格和外婆的贤淑温良、持家有道,这个家也幸运地躲过了那个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和政治斗争不断的严峻年代,不招惹是非,也远离了人祸,一家人过着清苦却仍不失幸福的平安日子。寻常百姓人家,就是这样托了先祖基业的荫护之福,外公一家老少几口人和清代“开山始祖”历经几世先人传下的同房几十口子孙,在客家大山深处小山坳的那间百年大屋里,过得其乐融融,仿佛置身于山中世外桃源,一晃就是几十年,常不知山外光景是公元何年何月……
& t/ ^- X" I! s( [
5 V6 `* T* j0 {7 ^' E
) L! L9 |! N& [* p0 X4 J2 K4 t6 _' Y    历史翻阅到公元2013年春天,今天,慈祥的外公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余年了,但我依然会从自己残存的童年记忆里、妈妈舅舅阿姨们的叙说和外婆生前的讲述里,不间断地寻找着外公的印记,尤其是当我已为人父,看到自己的岳父——我家小宝那“能工巧匠”外公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外孙并亲手为之做小床、修木马时,我对自己外公的思念之情就越加真切了,也想起了自己的外公曾给自己做的木马和竹制存钱罐。外公用家里唯一的一份微薄薪水抚养大了笔者妈妈等兄弟姊妹四人,也曾用他那微薄的退休金满足着儿时生活在乡下的我的一切要求,哪怕有些要求并不太合理,——那是我人生中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因为那时有外公这位“当家大头领”的强力支持并亲自带领,身体力行,彼时的我尚没有被任何外力催化、从而“进化”成为一位“灶下鸡”式的读书郎,那时的我至多只是乡间卖货郎的粉丝而完全不是“书虫”,更是一位喜欢跟着外公满山跑、爬树摘果、下溪钓鱼、野性十足、不知人事的黄毛小儿,过着“朝掌(注:客家话,意为“放”)牛、暮追霞”、“春采桃花、夏捉知了、秋摘捻子(注:一种野果)、冬玩霜饼”的神一般的日子,那一段时光是弥足珍贵的,这些幸福的片段,也许残留在很多曾经在乡下生活过的80后的共同记忆里,或许在教科书里鲁迅先生笔下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可以感受到,并流连忘返,乐在其中。也正由于其中原因,常令后来回城读书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刻板、禁锢、扼杀天性的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深恶痛绝,但终因无胆、无力去与“正统教育”抗衡而最终沦为了“灶下鸡”式的读书郎!!但幼年时就对外公耿直正派、乐善好施、与世无争的品格耳濡目染的我,却从此也在自己的骨子里种下了这些品格良种并在体内生根发芽,孕育出强大的正能量,在“性格即命运”的深远影响中,终身受益,现在就连妈妈都说我越长大、越像外公了!亲爱的外公,您在天国护佑着您的儿孙们,此刻能看到您那已为人父的孙儿吗,会为此而欣慰吗??
- ~( A8 e; {$ p% Z- A- T# c* N- ^  _7 _

- \5 @) O& {% v+ G8 h" e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字字千钧,句句泪下,这一点,即使是那天所拜访的戎马一生、贵为将军的那位伯伯都甚为感伤:终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他也为自己从军四十余载以来,常“忠孝难两全”、不能在爹娘跟前端茶送汤多尽孝道而不安!而我这个凡夫俗子,此时此刻遥想曾经悉心抚育我、给予我无穷快乐的外公,外公他老人家也一样啊,在有生之年,他却从未曾接受过孙儿孝敬的一粒米、一滴水、一寸衫,每每想及此,孙儿都会心生无限痛楚,怨恨自己的不孝和没用,感伤不已!敬爱的外公,您在天国,还好吗?今天,我经过您曾经流淌过青春汗水的客家小镇,我多想在此驻留久一点、再久一点,留点时间,在这片热土上,朝着韩江逆流而上的方向,洒上一杯清酒,遥拜您的英灵,追忆您的音容笑貌,并将“客家娃三河笑”心中涌动的乡愁乡绪乡情,也洒在这片客家热土上,或化作韩江边上的那一叶扁舟,将自己恒久地留在大埔客家儿女的母亲河里,每天感受着韩江边落日余晖的温暖,以及您牵着我的小手走在乡间小路对我喃喃细语的那一份世间温情,那是只有您和孙儿之间才知晓的悄悄话啊,至亲至暖,温馨从容,也让孙儿常常在梦中一次次地想起……
, ?/ ^9 t3 g* N7 ?) g9 E8 q
$ _* T: G! a6 j1 D: f: g
* P1 N7 F1 B1 A5 f/ h" a* C
) y+ t4 ]/ Q; y) w' B( N* P/ C5 ~* ^

- L7 R9 a; C$ v2 x; A, T& x0 s9 K6 \; q+ r% a6 ^# g8 `) h

$ g" E& [, Y1 C3 p) p- y, y# ]8 r, c; o4 \; a
注:韩江发源于紫金与陆丰(现为陆河)两县交界的乌凸山七星岽,向北流至水寨河口与五华河相汇称琴江,过兴宁县水口与宁江汇合后称梅江,抵达三河后,与源出福建长汀经上杭、大埔而下的汀江汇合后形成韩江。直至潮安水文站止,流长427公里,集水面积29077平方公里。三河坝至潮州竹竿山一段为韩江中游,竹竿山以下为韩江下游,至潮州湘子桥下游的涸溪塔边,分叉成东溪、西溪、北溪三条水道注入南海,而以东溪为主流。韩江干流全长470公里,流域总面积30112平方公里。北溪长30公里,东溪长38公里,西溪长42公里。----《潮州市水利志》(1998年版)
2 h  B- U; e! f' R; h  V
7 H4 r* I. }/ o" V; a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小编01 + 5 这个话题我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2-2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已鉴赏。。。好文笔。。。
发表于 2013-2-21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好文笔..............
发表于 2013-2-2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从此篇文中我重温了被爷爷疼爱的幸福童年,也体会到了爷爷为了儿孙苦了一辈子的艰辛,晚年来不及孝敬他老人家,至今离开我们却将近十年!——心中的遗憾更是加深了对爷爷的想念,一切想对爷爷说的、想为他老人家做的只有梦中才能得已实现!
发表于 2013-2-2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表于 2013-2-2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好有文采哟{:9_639:}
发表于 2013-2-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高陂人看到了,文采不错
发表于 2013-2-2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文彩{:9_639:} {:9_644:}
发表于 2013-2-2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品德,其次才是好文章。
发表于 2013-2-2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从中了解了韩江的信息,谢谢!
发表于 2013-2-22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人好文。{:9_639:}
发表于 2013-2-23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携眷还乡话当年,听取娃声一片!好散文,力顶!
发表于 2013-2-2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文彩。
发表于 2013-2-2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也是韩江之子,韩江边生活韩江边长大,可惜现在韩江今非昔比了,淹没了原来面貌,也鲜有回去了!
发表于 2013-2-2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韩江河!也是大埔人的母亲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12 21:55 , Processed in 0.0827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