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16|回复: 6

浅谈粤东余姓源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余姓起于春秋秦之由余,发祥地则为下邳郡,今江苏省邳县。- m4 b9 ~; O$ H) U2 C( p$ C! ^
/ N6 j* ]$ j4 ^2 n* h& ?* q& H
    由余,原祖先为晋人,避乱逃亡西戎.由余奉命出使秦国,为秦穆公所谋用,拜为上卿。他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委以重任,遂帮助他谋划征讨西戎,攻灭十二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后代以由余之名为姓,始有余氏,且由秦大夫百里奚、蹇叔,分别以赞由余功绩为内容,为余氏撰写世数辈序。
0 g  w" b. ^# n% d& l2 e" q) U  o8 c
    百里奚:由来晋邦,贤声播扬。抱负经纶,委任蛮方。秦谋用之,权势遂强。, }4 M- D9 c$ z+ a5 f, |  C

+ u5 _/ o) @3 ~8 y# m2 g, U6 Z    蹇叔:名儒初出仕西戎,因聘归迟相穆公。佐治才猷能伯国,蕃衍奕世永兴隆。
3 S( J- f5 N0 a3 r! a
8 Z( }$ J4 ^8 j& J* Y' Y    这样,以由余为余姓第一世,辈序诗以一字一世计,就可以延续使用至第52世。. k* R4 d5 Y5 m

7 B/ H( l3 w% X* D4 ^9 ^    迨至北宋,再由宋名臣蔡襄续撰14字:
7 @. g# m% d+ p& J, F" L$ O7 L6 i3 A$ S& j/ c' p' P* j
    渊源积厚自流芳,远近攸分尽炽昌。8 J* U% ~2 Y# F" m' d

$ l1 P% c0 y6 I: m    余姓辈序字数,就可以排列至第66世。
, F  K9 R- b( f2 H
7 n4 b6 @; f9 g" e4 {+ P7 d  G8 m2 J    唐代,余姓之一支,即“渊”字辈53世的余戭,宇渊海,于唐文宗大和中(827-835)任史馆修撰,后封宁国公,初居福建泉州同安锦荣里新村,因避黄巢之乱,迁福建邵武光泽,其长子余从,又扶母徙居韶州曲江,成为余姓入粤之初祖。后累三代,传“自”字辈57世余靖,重创余姓之辉煌。
" E) w) f& P. h7 x8 }& T$ ?# f  G) D' u: X7 ?$ k, Q! S3 R8 J
    余靖(1000-1064),宋天圣二年(1024)举进士,为赣县尉;天圣八年(1030),试书判拔萃科第一,改将做监承,知新建县;明道二年(1033)迁秘书丞;景祐元年(1034)充集贤院校理,天章阁待制。三年,宋仁宗皇帝赵桢“贬范仲淹欧阳修等戒越职言事”,谏官御史都不敢言,他上书反对,也被贬逐,由此知名。庆历年间(104l—1048)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给西夏岁币,并三次使辽,通晓契丹语,以作“番语”再次贬官。皇祐年间(1049-1053)重被起用,知桂州,经略广南东西路,平依智高叛,后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他一生著作甚丰,曾人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着有《三史勘误》四十卷,诗文集《武溪集》等,尤诗名更为卓著。《粤东诗海》评其诗“骨格清苍,吾粤宋诗无出其右。”《岭南历史诗选》说他的五言诗“有骚雅遗音”,余靖死谥忠襄,被广东的余姓尊为始祖。
: ]9 A4 c3 |; S1 q3 `' o+ R5 s* x' m0 @+ s% J+ O: \
    余靖的第三子余叔英,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5)到潮州任知军州事,侄嗣光(余靖长子伯庄之子,列第三世)受祖荫同到潮州任司户,因乐潮州风土之美而占籍于潮,始建贤德坊于枫溪,后移潮州城内,成为粤东余姓之先世。后叔英逝于潮,葬于古巷枫洋林甲山之原,后裔则迁于粤西开平、台山等地。唯嗣光 (1052-1136)后裔在潮,传弼(第四世),度(第五世),忠、德 (第6世)。
# `% |$ j' `3 U9 v* N+ m3 Q+ v
$ T# Z8 H- d& M    德乏嗣。忠传荪、崧(第7世)。孙传瑰,玫;崧乏嗣,螟蛉英,至第8世。
, M4 `6 S3 j2 @( k7 T* `1 ]: u1 D# g7 v) f
    粤东余姓自第八世以后,分支派衍始繁盛,并逐步遍布于粤东各县,今也潮汕之盛族。
$ G- ^) ?) u1 |9 c' q6 M& w5 t" o* Q" R
    8世余瑰,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传子康、宁、平。余康,潮阳县教谕,生子仲伟,登延祐六年(1319)进士,官翰林院大学士,为澄海莲阳开基祖;余宁,迁居开基于榕邑(揭阳);余平,别居于普宁钱湖桥寨仔内,为普宁余姓开基祖。: G# ^% ?% ]& N6 @1 E
9 K! ?7 W" R& }' x  g" g
    8世余玫(一作玖),开基于大埔,为大埔余姓一世祖。
0 n! l0 O" L9 [2 {& k2 L. E
" N; f; |+ K% j) h& v    8世余英(1257-1322),因其义行卓著,《潮州府志·人物》载:“余英,字节翁,饶平人,至元进士,历仕封川节度判官。时元政酷烈,民多逋赋,守臣请剿,英捐赀代纳,全活数千家。瞄远田一区瞻乡人贫者,小榕田1500亩施开元寺僧,子孙建祠寺后巷,祭祀不绝。”* @9 }+ W, H" g" r# W7 H+ a& ~! s

/ j4 U& `) y: ?* H$ m9 j    余英创居于饶平县黄冈,为黄冈城内余姓始祖,其派下子孙,居于粤东各地及海外,已有10万之多。. H3 R7 g6 b2 L5 X$ _

, g- T- F  S. N# z3 E% m, Z    粤东余姓尊余靖为一世祖(称忠襄公),自第三世嗣光(称司户祖)占籍潮州起,传至现在已近900年,阅世也近40,但自第八世以后,各派衍又另尊开基祖为始祖,并自创辈序,所以,从未有粤东余姓统修谱谍次序。唯有各处辈序世数,可窥蕃衍发展情况,以及各派衍可以互校昭穆次序。例如,一贯廉洁奉公、深受潮汕人民爱戴的优秀党员、原汕头专区副专员余锡渠(1917-1968),在澄海莲阳排“斯”字辈,世数为30。
/ O% G+ v* ^9 Z( e. A' w9 h* I) H8 c) O, o4 U- I  z& I
    余氏自宋代入潮,至元代人口增加缓慢,但至明清两季,人口则迅速增长,经过不断迁徙,创居遍及潮汕三市区及所属各县,还有周边的大埔、丰顺、陆丰和海丰等县。清代以前,有余氏聚族(全部或部分)而居的自然村或街区,潮州市及所属县计50多个,尤以饶平县最多;揭阳及所属县计20多个;汕头市及所属市、县计10多个;大埔、丰顺、海丰、陆丰计20多个。$ Z2 l( u3 S, K) V! p3 g+ y

$ A8 j+ z0 u) u6 `/ |" x    粤东部分余姓辈序世数(以余靖为一世)简列:/ n2 b: N* A. H" _. S: A
2 q! }: w7 K5 [! w: C- C4 {
    饶平县黄冈城内,10世起辈至49世:
) p/ g" Z9 z7 t2 M  |% [; m$ d$ |" {: c) ?$ G
    均宗孟克文,延良忠之学。启子铽泽树,美堭钟渭构。世德庆绵长,组绶荣朱紫。培养正与成,善推经纶溥。1 i+ P1 o/ t* j+ j( Y
3 j! I9 s3 `# g$ z2 D
    饶平县黄冈菁园,20世起辈至47世:* T2 G( v7 f; E& p" D! E2 Z6 M
& u3 ~8 e! H' j  o" W
    君任肇复,本宏宗大,振作家声,启承先令,克晋忠良,宣仁定远,兆泽经纶。- b+ m- X, P$ S% U

% ~# m# y5 S: |    澄海莲阳、饶平海山美宅、潮州新乡,22世起辈至53世:
8 y; S0 u3 f, y
6 z  V2 m5 [6 m/ |' {" _    元衍思文,绍美忠功,斯昌维远,克光其宗,修齐治平,传启和同,牛盈亿万,可继乃中。
: u4 K0 P5 M& o) L7 s* e! g/ D+ {# k5 V$ a& `4 ^( b  P2 \; M5 a
    潮阳海门、棉城,21世起辈至52世:" ?. |" q$ f" I8 ]

: q' t! G# [5 D3 y/ a6 W- i2 d% Z    端毓邦昌,宏绍祖先,应朝元举,位政达良,健勋乔煜,声望徽彰,口茂祚嘉,允有庆祥。
: t7 m! n) @5 O! u
4 q3 `3 O5 p- i7 h7 N    潮州西门,25世起辈至44世:
0 |7 h: ?4 U& X$ t% \
1 R6 n7 R$ t7 V    君延嘉景兆,华国有文章。诗书传家远,礼义派泽长。; Q/ l$ D, a, f4 {# U% d' R; n

$ X6 f& E) g, I8 ~& R; t    饶平长教、盐槽寨,大埔金溪,13世起辈至40世:! Q6 z. d  n5 h0 \/ f

5 @. W# o5 d( y$ T    均天人道、克元有任,思于学信,志成大观,守善义命,文章遇世,行步青云。- R! c. c+ k. m+ n6 A* T9 S
" q- ?  \$ s- |8 N1 q
    陆河水唇镇嵛岭,从9世起辈至29世:: B* {+ `8 L: j6 o& L1 t
6 `% C' F+ l9 x, F7 m4 t3 ]0 ]
    炽昌(接宋代辈序)发孔允仕日,一大毓学尚文章,华国作述成家声。
8 f) O; F" z  ~% C9 o1 {
" F( ^, \! @" F9 [    辈序,姓氏文化之一部分,可以从中寻觅出它的发源、派衍、变迁、延续等,是研究姓氏的有用资料,限于篇幅,仅作上列。
  ^, m4 E7 V; s1 d   
$ j4 w! z, D5 A. R) z    编者按:2005年,余姓在全国列为第40位大姓,比以前1985年排行51位则前进了11位,  占全国人口0.43% ,约550万人。9 z# D5 @8 h) [4 M2 e2 ~
7 p) }" z& M! D2 Y8 d1 X, [
    潮汕列为第20位大姓,占潮汕人口1.01%,约13.7万人。其中汕头市金平、龙湖、濠江区7000多人;潮阳区2500多人,分布棉城、海门、西胪等镇;潮南区1000多人,分布红场、峡山等镇;澄海2.2万多人,聚居莲上、东里、隆都等镇;南澳1300多人;潮州市湘桥区3500多人;潮安7000多人,分布铁铺、凤凰、古巷等镇;饶平70000多人,聚居黄冈、海山、东山、浮山、联饶等镇;揭阳市区2000多人;揭东玉湖、曲溪1400多人;揭西棉湖、河婆600多人;普宁1.6万多人,分布流沙、洪阳、大坪、高埔、船埔等镇;惠来2500多人,分布惠城、葵潭、靖海等镇。2 z( O) e# z: ^4 F" a$ h

5 ?5 D3 \& m5 P作者: 余构养
  r: o; n; c. P& x5 c' R& ?
发表于 2012-10-2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倍数排名的话:斯 文 其 昌 贤 才 华 国 一 世 荣 欢  大人们是这样念的,不知道对不对?
发表于 2012-11-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11月11日 发表于 2012-10-29 09:02
  {( Z, L) K" G0 R/ _倍数排名的话:斯 文 其 昌 贤 才 华 国 一 世 荣 欢  大人们是这样念的,不知道对不对?

: J! G/ J2 o: e8 p这个应该是银江余姓的辈份。
- |' p$ j& q6 }
发表于 2015-3-8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想说太多 发表于 2012-11-11 17:387 P5 O' b% z$ o& [
这个应该是银江余姓的辈份。

3 D: s7 h; C5 |- W$ N竹楼祠的( z, s8 Q! y) i4 c9 h
发表于 2015-3-10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表于 2015-3-1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银江昆仑竹楼祠
发表于 2015-3-1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有时间再慢慢研读您的大作,我们那个角落每年都要到竹楼祠参拜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1 01:16 , Processed in 0.06603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