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67|回复: 18

从我的一首诗入编《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sgnxdwl 于 2013-8-24 18:06 编辑
% L, T2 L1 f! r1 i# @1 I2 a1 C; C" K: M6 i9 b9 T& z' l
从我的一首诗入编《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说起

; s% e, {3 n4 u7 P; d    今天晚上在百度网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空栏上输入我的姓名后,发现我在2009.10.06写的一首七律《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见附录一)已入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的《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本书是“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获奖作品与入围作品的结集。
* D) w( n6 z6 o* Y$ V5 P6 X9 w, L5 i    该大赛是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杜甫研究会、河南诗词学会、河南省楹联学会、河南省文学院、巩义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大河报、大河网、河南楹联网、《中华楹联报》、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郑州诗词学会协办的;负责大赛的评委会是由相关的行家们组成的。(见附录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该大赛是“不收参赛费用”的。可见,这次大赛是正正经经的,不是“流野”的。' A+ D& j( U$ h6 {4 B
    我有理由相信,这次大赛的评选,绝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所谓“随机式”评选——评委躺在床上,把应征作品放在蚊帐顶上,评委抬脚踢它几下,飞出来落到地上的淘汰,留下的则入选(我不知道我曾经听到过的这个是不是纯属笑话)。从对我的那首诗的处理上看,评委们的工作确是很认真细致的。我的《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的第六句原是“无悔一身冻死伤”,评委将其改为“无悔一身临死伤”。看来评委是考虑到“无悔一身冻死伤”如果按平水韵来检查的话,属于“犯孤平”(因为“一”在新韵中虽属平声,但在平水韵中属仄声,属入声字)。我投稿时虽然已注明用的是新韵,但在入编《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时,编者未加注属于新韵,这一改动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u( ^. [/ W. `6 {7 G* B
    早在2011年11月8日,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组委会就已发出征稿启事,而我是在2012年1月30日才从网上看到它,第二天便是该大赛的截稿日期。我正好有一首与杜甫有关的诗,于是当晚便将其发至大赛组委会指定的电子邮箱。
- ]5 o# O: g. V8 {' W& Q+ {+ i+ z    据大赛组委会、评委会于2012年3月10日发表的评奖结果公告(见附录三)可知,本次大赛收到的诗词类应征作品有3600多首,其中得奖的诗词和入围的诗词不过327首(按:入编《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的只有310首),不到应征诗作的9. 08%(若按照入编《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的诗词作品的数量来算,则不过8.61%)。
- k' k6 z0 `$ H0 h+ d7 o+ Z    说实在话,我这次参赛,“只是凑个热闹打酱油来的“,对获奖根本不曾抱有什么奢望。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知道自己有多少份量。我只是对写诗多少有些兴趣而已,从未将创作诗歌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绝对没有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且不说我这次应征的诗稿并非特意为参赛而作;即使是,实在也写不出能在3600多首参赛诗作中脱颖而出的好诗来。因此,拙作能在入选率不过9. 08%的大赛中被选入围,我已经感到很荣幸了。 7 G% }8 @- X% D$ z# t2 J+ l
    一兴奋,话就多。难免要贻笑大方了。: `3 W: ~! L  d2 z

6 ~6 g' @6 ~, {0 C6 z附录一:
- ?7 b! Y# `( ~, e: Q9 _9 _; T/ o0 P. F( n5 E
   
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新韵)
4 k: Z/ d3 }9 t. E  V' Z
    唐上元元年(760)春,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杜甫得亲友资助,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在许多人为居不易而忧伤之时重读老杜这首长诗,我亦不免百感交集。4 c7 R- |* j2 O% s3 e" q
茅庐栖止已凄凉,偏又秋来风雨狂。雨脚如麻欺屋漏,薄衾似铁叹更长。
' i8 M  X1 x) {) H' L* L* R. r# j但求广厦庇贫苦,无悔一身冻死伤。大爱情怀千古赞,今朝掩卷倍思量。7 U1 \: K4 i% e! S2 C3 J7 c2 E
4 y( S1 Z2 k) }+ G( ]7 x
   【注】
; P3 s# z" Z0 Z. [) g# m    1、雨脚如麻欺屋漏,薄衾似铁叹夜长:杜诗有“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等句。
% Y! b$ F8 J1 B: {6 D+ @    2、但求广厦庇贫苦,无悔一身冻死伤:杜诗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句。2 S$ e9 V% u1 y* [

. M- Z, r% D4 D. y( E) F附录二:
& S8 ^0 }5 ~3 v1 Q9 C* g( P, G+ @  m! \+ P' ]1 C
大赛的评委会(12人)
' ?" ^# `; a+ r! Z; w. G0 X    主 任:
5 x) \1 e! y" |% m) v. T; S- ~    林从龙: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河南省楹联学会顾问,河南诗词学会终身名誉会长,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 F: |3 @8 E" J    徐志刚:河南省楹联学会会长,原省文联、省社科联巡视员,副研究员
* |! q- u7 _  ?+ D. U0 f    何弘:河南省文学院院长
# v# Q. O$ M9 b9 E  X1 L    副主任:
: W' h& Y% z  f6 `" k6 }    何广才: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会长,原省纪委副书记
9 Z) w; Y# i6 J- u; S0 b    葛景春:河南省杜甫研究会、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科院文学 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6 i, O6 l: p/ C1 z1 e& i
    李刚太: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郑州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郑州市史志办副编审3 j6 B' V9 R0 H( n! X  Q
    方留聚: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河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楹联报》总编辑)0 D" q/ a3 T9 d& w0 V$ e
    李文郑: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9 K6 R3 e9 a+ q- H& x% I    委 员:
( S# X! w! @( M" X' ?( J    杨嘉仁: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河岳诗词》主编,原郑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8 p$ E4 h% \4 f/ Z$ @
    胡吉祥: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河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9 s1 G! Y4 m# w" h1 I
    徐豫生:河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q6 w+ V( t! t5 x% q
     宋存杰:河南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
. ?+ ^! q3 A: W   (录自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组委会的《关于举办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征稿启事》——http://dhwm.dahe.cn/2011/11-15/100943257.html
% _6 c4 v7 E; N( y
$ W/ n  m2 E! Z8 t附录三:. T8 G3 g8 _" h0 L2 V+ n
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评奖结果公告

# ]' \6 n/ r) R6 W1 B3 l    备受各方面关注的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评奖工作日前已经顺利结束。大赛自2011年11月中旬启动以来,至2012年1月31日截稿为止,共收到海内外1700多位作者的3600多首应征诗词作品和1428位作者的3003副应征楹联作品。全国各地除西藏、青海、台湾、澳门外都有作者参赛,美国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有部分作者参赛。参赛作者年龄最大的100岁,最小的15岁,充分反映了广大诗词楹联作者和爱好者对诗圣杜甫的热爱和对弘扬杜甫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热情。大赛截稿以来,经大赛评委会按照公心、铁面、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匿名评审的方式,认真进行初评、复评、终评并认真听取网上公示意见,共产生出一等奖2名(诗词、楹联各1名),二等奖6名(诗词、楹联各3名),三等奖12名(诗词、楹联各6名),优秀奖103名(诗词53名、楹联50名)。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副会长刘麒子、赵京战和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蔡厚示、赵焱森及著名诗联家伏家芬等人的作品获荣誉奖。另有256首诗词作品和70副楹联作品入围。巩义市杜甫故里诗词学会、永城市老年诗词研究会、中华国风文学论坛、项城诗社、扶沟县诗联研究会、新安县楹联学会在动员会员参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被授予组织工作奖。以上颁奖工作另行通知。现将全部获奖作品正式公告如下(限于篇幅,入围作品拟全部收入即将出版的作品集中,这里不再一一公布,敬请读者鉴谅)。
( J: r  k+ x8 x' m. C# O
* D" E6 h6 R- T. F                                                                  大赛组委会、评委会% f) H- B" d+ ?9 @. r, G  \+ r
2012年3月10日

- g9 ?8 f$ K" k  {5 y' s
; {6 \) L% _) _8 e  I
——http://sh.dahe.cn/ent/tuijian/2012-03-12/40945.html
9 n* f7 l+ D! I3 V9 ~' J( C5 W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实真 + 6 感谢分享,大埔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8-2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人都是需要赞美的,我当然不会吝啬我的赞美之情,附鲜花一朵,盼再谱新诗
发表于 2013-8-2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很不错的啊·
发表于 2013-8-2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向诗人学习,并表祝贺!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无志无威 发表于 2013-8-24 11:33
& w+ o" z5 Q7 n" x8 f; o4 s/ a3 M人都是需要赞美的,我当然不会吝啬我的赞美之情,附鲜花一朵,盼再谱新诗
6 E9 }1 V4 c9 ]- w% f( M: V" h
您好!谢谢您的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追逸风 发表于 2013-8-24 12:14
, i4 Q5 r4 P. B. w很不错的啊·

* l% ~4 }4 t& @谢谢鼓励!握手!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攸宁之光 发表于 2013-8-24 12:57 ) p' D( k4 B2 ?# U& Q
向诗人学习,并表祝贺!
3 `: s( d3 S6 M) l9 I; e/ U
谢谢鼓励!我不是什么诗人,见笑了。
发表于 2013-8-2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仁甫 于 2013-8-25 11:56 编辑
- @8 f$ @! K- S  y$ m# e
/ q& @9 t% \3 ^- K祝贺楼主作品入选“咏诗圣”一书。
发表于 2013-8-2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无志无威 发表于 2013-8-24 11:33 6 Y5 J  f. \: {' N
人都是需要赞美的,我当然不会吝啬我的赞美之情,附鲜花一朵,盼再谱新诗

! H! C' j1 U+ }9 [1 u楼主费心费力遣词造句,一字一字码好发帖。你既然知道人都是需要赞美的,那赞美在哪里?难道一朵鲜花就能精准表情达意?如果不会吝啬的话,敬请重新赞美
发表于 2013-8-2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实真 于 2013-8-25 22:00 编辑
; C9 X. ~2 ]+ V! S
( G6 U, h+ ~" f: _  ~记得还是在梅城读小学的年纪,拜访了一搞文学创作的祖辈友人,刚进屋就差点被里面的文艺气息给熏晕过去,落地通顶大书架放置着各式各样文学诗集读物,取稍微上层些的书估计需要借助铝合金梯子,茶几上还是有不少的书,不止于此,连饭桌上都放了几本古汉字典词典以及一叠叠手稿。4 A! L  [  d! Y/ w3 L8 h/ q6 v
对于一个还在看着《四驱兄弟》、《TVB版西游记》的实真小朋友,来到这么有文艺feel的地方,不得不称之为“活受罪”,所以待不久,赶紧······撤!
  m$ d; r$ ~/ v  I0 o; V) W; ~
% u# x2 O! p1 P2 p# P# n& t4 H1 s几个月后,这名友人托人给我家送了一本他出版的诗文集,书中有那么几篇是为我家人而创作的姓名藏头诗。
发表于 2013-8-2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实真 发表于 2013-8-25 21:55 $ Z. T; a& ?2 q1 B7 O2 V, x3 l
记得还是在梅城读小学的年纪,拜访了一搞文学创作的祖辈友人,刚进屋就差点被里面的文艺气息给熏晕过去,落 ...

$ }) A  D' g$ t+ r/ m% g0 S0 }/ b- k# ]+ v% C1 X% y/ x5 l
既然说了这么多你家友人的事,也不妨把专门写给你“实真”先生的藏头诗也晒出来,让大家共享,乐一乐。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仁甫 发表于 2013-8-25 11:54 7 o, b0 w1 R$ _
祝贺楼主作品入选“咏诗圣”一书。
* |: G. p6 b8 L
谢学兄!因为没拿过什么大奖,所以把这种事也拿来絮叨,确是贻笑大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实真 发表于 2013-8-25 21:52 + V: R' [8 S/ F7 ^/ f" U7 c
楼主费心费力遣词造句,一字一字码好发帖。你既然知道人都是需要赞美的,那赞美在哪里?难道一朵鲜花就能 ...
  {' D% C& u/ P, j. f6 I
谢谢实真版主鼓励!问好!
发表于 2013-8-2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观雨 于 2013-8-27 19:38 编辑
5 V; U: g5 X, @* q3 [; `: R  U/ F, Q& d' B! X2 |1 M& F" O+ b6 m/ z0 N
金榜题名,好嘢!
发表于 2013-8-2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题咏杜甫的诗,下笔翻诗人原句格调,使得更切题切景(巧的是还不是特意为参赛而作)。我个人认为这首诗贵在不仅仅咏杜甫本身,立意联系到当今“居不易”的现实社会。. D) S3 _4 T. s# F; \' Z
“雨脚如麻欺屋漏,薄衾似铁叹更长”,脱化自杜甫的诗句,章法老道,工稳不移。
2 N6 F3 n$ g) @紧接着“但求广厦庇贫苦,无悔一身冻死伤”这句就是杜老的胸怀,语气凝重,读来令人颇多感概。
发表于 2013-8-30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仁甫 发表于 2013-8-26 09:39 3 ]& y4 ^: V  n, R1 `# y
既然说了这么多你家友人的事,也不妨把专门写给你“实真”先生的藏头诗也晒出来,让大家共享,乐一乐。

" O! q/ y' H- Y( i仁甫这么拿实真开涮是有违文人雅兴的,你应该明白你有别于实真,实真是粗俗之人
发表于 2013-9-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恭喜楼主,期待好诗。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本帖最后由 sgnxdwl 于 2013-9-10 22:39 编辑
1 B0 ]8 g! u% q1 N
观雨 发表于 2013-8-26 16:39
0 }, o. w# x2 G: I9 I4 F7 q金榜题名,好嘢!

" T2 L, y7 }& @" K: \$ m) O" B% L6 c% m) W8 S
您好!谢谢鼓励!愧对金榜题名。迟复为歉!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张俊 发表于 2013-9-1 22:40 % G# b/ M1 ], j; P  Y) ^
恭喜楼主,期待好诗。

7 h; T* M3 c$ j4 Q5 G谢谢鼓励!问好!迟复为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5-30 12:46 , Processed in 0.07171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