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12|回复: 10

论文《广东汉剧--梅州地区生存状态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9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李彩凌                                                            
                                                                  目录
引言        1
一、导语        2
二、广东汉剧的历史沿革        2
(一)广东汉剧的形成        2
(二)广东汉剧的发展与式微        3
1、广东汉剧的发展        3
2、广东汉剧的式微        4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广东汉剧的恢复与发展        4
三、改革开放后,广东汉剧在梅州的生存状态        5
(一) 广东汉剧院、团在梅州地区的生存状态        6
1、 广东汉剧院的生存状态        7
2、 大埔县汉剧团的生存状态        8
(二)广东汉剧剧目在梅州的保存状况        9
(三)广东汉剧演员的生存状态        11
(四)各汉剧院、团的演出情况        12
1、广东汉剧院的演出情况        12
2、大埔汉剧团的演出情况        13
四、广东汉剧的未来发展        13
(一)广东汉剧在梅州的生存发展趋势        13
(二)广东汉剧的革新与发展        14
五、结语        15
注释        17
参考文献…………………………………………………………………………………………………………………..18
致谢        19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电视等新的文化艺术媒介的不断涌现,老一辈观众的文娱选择越来越多,年经一代观众兴趣的转移,戏剧等传统的文化艺术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很多的剧种都面临着生存窘境,处在一种濒危状态。广东汉剧,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剧,同样也面临着生存窘境:分布地域狭窄、观众人数下降、剧班数量骤减。
     梅州是广东汉剧的集中地,为了更好的保护和研究广东汉剧,对梅州地区的广东汉剧的生存状态的进行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学术研究领域方面,广东汉剧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寥寥可数。对广东汉剧的研究,大体上有四个方面:(1)源流的讨论;(2)舞台艺术研究;(3)史的研究;(4)汉剧演出习俗与保护的研究。
     本课题是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采访的方式,对梅州汉剧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从剧院、团生存状况;剧目的保存情况;演员的生存状况;各剧院、团的演出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调查、了解梅州汉剧的生存状态。


一、导语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与粤剧、潮剧合称为广东三大剧种,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以普通话为道白,舞台语言沿用中州音韵。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广东汉剧于嘉庆道光年间在粤东地区流行发展,是由“外江戏”的徽剧、或湖北汉剧,或西秦戏演变而来。“外江戏”改称为“汉剧”,最早见于1933年大埔籍晚清秀才钱热储所著的《汉剧提纲》:“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此后,“汉剧”这个名称取代“外江戏”,到1956年,为了把业已存在于粤东地区的汉剧与湖北等地的汉剧相区别,也为突出剧种的地方特色,政府部门将粤东汉剧定名为“广东汉剧”,使其成为统一的学名。
广东汉剧于清乾隆年间进入粤东地区,因由外地传入,又称“外江戏”。光绪年间,广东汉剧在粤东颇为繁荣,专业戏班就有二十多个,而且还传播到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专业戏班中的新天彩、老三多、荣天彩、老福顺号称为“四大班”。
      广东汉剧的唱腔质朴醇厚、悠扬典雅、古朴刚健,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唱腔结构属板腔体。西皮的特色是曲调高亢激昂、流长悠扬、潇洒灵活。二黄的特色是曲调平稳缠绵、典雅庄重。广东汉剧的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红净、乌净等七大行当。广东汉剧的特色乐器有头弦、大苏锣等。
二、广东汉剧的历史沿革
(一)广东汉剧的形成
广东汉剧的历史可以从皮黄声腔入潮时,即乾隆晚期计算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根据中山大学陈志勇博士的在《广东汉剧研究》的研究,“至迟在同治末年前后,广东汉剧已经形成①”。
广东汉剧是由外来皮黄声腔在本地演出的基础上,予以蜕变改造而成。对于它的形成标准,并不同于其它剧种。通常来说,一个剧种的形成,一般以舞台语言采用本地方言为其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借用外来声腔演化而成的地方剧种,更是如此。因为每个地方方言的调值、调性各有自身特点,若能很好地解决与剧种唱腔风格、旋律、落音以及音乐伴奏的协调一致,并且顾及到剧种人物情感变化等问题,那么充分说明这个剧种已经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但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与广东汉剧,因为广东汉剧的舞台唱念语言还是以北方的戏棚官话为主,遵循中州音韵,舞台唱念语言并没有方言化。对广东汉剧形成标准的判断,应从广东汉剧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总结。
     咸丰八年(1858年),汕头正式开埠。昔日为韩江出海口的小渔村,短时间内一跃成为粤东、赣南、闽西的主要港口和商贸集散地。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戏剧演出市场的繁荣,大量的“外江班”蜂拥而至。同治末年,面对广大民众对“外江戏”的喜爱,外来的戏班已经很难满足这种急剧膨胀的需求,桂天彩、高天彩开始设立科班,招收12岁左右的儿童集中训练,期限是七年十个月,以后各“外江班”相继设立科班。也有本地人自发组班的,《民国新修大埔县志》载:“光绪间有由本邑人自组童子班。营业者,一为百侯人所‘新春华’及‘采华春’二班。”桂天彩、高天彩开科招徒,标志着“外江班”向本地化进程迈出了第一步,是从艺人员逐步实现本地化的肇始。
     本地科班的设立,标志着广东汉剧的形成。
(二)广东汉剧的发展与式微
1、广东汉剧的发展
   咸同至抗日战争之前,是“外江戏”在潮汕地区的隆兴时期,特别是在光绪初年到民国前期(1930年前后)这一时期,是广东汉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外江戏班如雨后春笋,名角迭出,业余外江乐社涌现,观众群体庞大,艺术臻于成熟,理论研究也开始起步。
  “外江戏”的隆兴,与当时潮汕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将潮州的汕头开辟为英法的商埠。其后,汕头成为粤东、闽西、赣南的唯一出海口,一跃成为粤闽赣边区的经济中心,成为除广州之外,广东的第二经济重镇。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特别是同光两朝,粤东地区的社会相对安定,为“外江戏”在粤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的经济条件。
    随着潮汕经济地位的不断凸显,其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到清王朝统治者的重视,随之派遣了大批外地官员进入潮汕地区。大批外地官员的到任,还带来了大批的外江班进驻潮汕。由于听不懂当地的潮音戏,这些外籍官员便对道中州韵的“外江戏”情有独钟,而他们对“外江戏”需求与喜爱,直接促进了“外江戏”的成熟、发展与繁荣。
   粤东在海禁未开之前,交通十分不便,陆路基本不通,山高林密,崎岖难行;水路蜿蜒险阻,夏季水涨流急,冬季水枯河浅。由于与外界绝少交流,民众对文化的渴求十分的强烈和迫切,对戏剧更是如此,几乎是制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来演戏。《(嘉庆)澄海县志》卷六“风俗•节序”记载:“近因有恶习,街巷间少年往往以彩绳把住行路,索取妇家演戏余众。许之乃放行,或至斗争”。当时,街巷少年乘人嫁娶而强行要求演戏娱众的陋习,广泛存在于粤东。虽是陋习,却反映出当时粤东下层民众对文化的炽热渴求,正是下层民众这一份对文化的炽热渴求和对戏剧酷爱的整体氛围,才是让“外江戏”真正得以长时间繁荣、发展,最终“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
2、广东汉剧的式微
    进入20世纪30年代,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外江戏”,“陈陈相因,排演仍旧,为知命以上之人所欢迎”②,在自身艺术上固步自封,没有锐意改革,演出市场逐步被敢于改革,迎合观众需要的突起军潮音戏所占领。再加上其它娱乐形式,如文明戏、电影的兴起和冲击,致使“外江戏”又失去了粤东城镇的一部分演出市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外江戏”逐步走向衰败。
    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39年潮汕地区的沦陷,给“外江戏”以致命的打击,“外江戏”失去了潮汕地区的生存土壤。“四大名班”,荣天彩班、老三多、新天彩、老福顺班相继于不同的原因散班,外江戏剧艺人各奔东西,“外江戏”就这样凋零,衰败。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广东汉剧的恢复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广东汉剧的职业戏班破坏严重,粤东地区仅存大埔高陂萧道斋的新福顺班和大埔湖寮的同艺国乐社两班 ③,汉剧艺人也是迁徙飘零,散落各地,演出几近凋零。
   新中国成立之后,广东汉剧专业剧团陆续的恢复。1950年7月,大埔县在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大埔民生汉剧社,这是1949年后,成立的第一个汉剧专业演出剧团。这个剧团由大埔县人民政府派出的干部张选,原同艺国乐社成员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刘绍粦、刘千万、范思湘、陈德魁、丘均香以及汉剧爱好者邬庆访、丘优等艺人为骨干成立的。剧社成立后,逐渐恢复演出,所演的现代戏、古装戏都深受民众的欢迎。
   1953年8月,大埔民生汉剧社转为国营性质的大埔民生汉剧团,1956年,上调改为广东省汉剧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粤东的许多县都成立专业的汉剧剧团,如大埔县,除了民生汉剧团外,1953年还成立了大埔东方汉剧团;梅县,在1952年先后成立了梅县艺光汉剧团、梅县光明汉剧团;潮汕,1956年,成立潮州汉剧团和汕头汉剧团;松源,1952年,成立了文光汉剧团;另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粤东地区还成立了蕉岭长风汉剧团、丰顺汉剧团、平远汉剧团。
   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粤东各县基本上成立了各自的汉剧团,条件好的县如大埔、梅县还同时并存两个以上的专业或业余汉剧团,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汉剧团的恢复,广东汉剧的演出活动也逐渐恢复并繁荣,呈现出繁花盛开的景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汉剧团曾先后两次上京进行汇报演出。1957年广东汉剧院一团参加广东省四大剧种(粤、潮、琼、汉)上京汇报演出,由黄粦传、黄桂珠担纲的《百里奚认妻》被选中到中南海小礼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做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上台接见,并赋予了高度的评价。而剧团的其它剧目,如《盘夫》、《店别》、《三打王英》、《林昭德》、《柴房会》等剧目,都受到了首都观众的欢迎。1965年,广东汉剧团第二次上京汇报演出,现代小戏《一袋麦种》受到了毛泽东及其它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这期间,广东汉剧院先后举行了两次汉剧会演,两次的会演,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汉剧队伍的成长规模和它取得的艺术成就,促进了汉剧的繁荣发展。
1960年,广东汉剧院出团对桂、湘、鄂、皖、苏、沪、浙、赣等八省进行巡回演出,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共演出近300场,观众人数30多万,扩大了广东汉剧在全国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后,广东汉剧在梅州的生存状态
广东汉剧作为广东的三大剧种之一,历经了三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南国牡丹”,是盛开在南国的一朵奇葩,在粤东地区独树一帜。而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里,随着多元文化的竞争和人们娱乐消费形式选择的多样化,广东汉剧观众日益流失,演出市场不断萎缩。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投入不足,自身造血功能弱化,广东汉剧院团生存状态窘迫,演艺人员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尖子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匮乏。 20世纪80年代开始,汉剧院团由于生存艰难,开始停办、撤并,或与歌舞等其它剧团合并。剩存的一些汉剧院团为了维持生存,开始弱化汉剧主业,更多的表演歌舞小品类的综合节目。经过几年的调整与改革,幸存的几个汉剧院团的演艺工作者,凭借对汉剧艺术的挚爱之情和负责精神,仍以惊人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顽强地坚守汉剧艺术所剩不多的阵地。
(一)广东汉剧院、团在梅州地区的生存状态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重创的广东汉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五六十年代,先后成立了16个专业汉剧院团,除了潮州汉剧团(1950年)、汕头市汉剧团(1956年)、揭阳榕江汉剧团(1959年)、连平汉剧团(1960年)、惠阳地区汉剧团(1963年)这五个汉剧团分散在粤东其它市县外,其余11个都成立在梅州地区,分别是:艺光汉剧团(1952年)、大埔东方汉剧团(1953年)、梅县文光汉剧团(1953年)、广东汉剧团(1956年)、蕉岭长风汉剧团(1957年)、梅县汉剧团(1958年)、大埔汉剧团(1959年)、广东汉剧院(1959年)、丰顺汉剧团(1961年)、平远汉剧团(1961年)、梅县地区汉剧团(1965年)。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梅州各县区基本上都成立了自己的汉剧团,条件好的县如大埔、梅县还同时并存两个以上的职业或业余剧团,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广东汉剧遭到了严重的创伤,汉剧院团被解散、裁撤、合并,到1968年,粤东地区仅存梅县地区和惠阳地区两个汉剧团,文革十年,广东汉剧事业被迫停滞。文革结束后几年,广东汉剧院团才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3月,广东汉剧院恢复建制,到1979年底,又恢复重建了丰顺、大埔等六个专业演出汉剧团,三个木偶汉剧团。
90年代开始,广东汉剧院团只剩下“一院两团”,即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揭西汉剧团。广东汉剧院、大埔汉剧团、揭西汉剧团成为现今广东仅存的三个专业汉剧院团,而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都在梅州。
广东汉剧,这个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古老剧种,从文革前的二三十个专业剧团,到如今只剩下“一院一团”,经历了曾今的辉煌到如今的黯淡。
广东汉剧院、大埔汉剧团分别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和大埔县。2003年,在实施“文化大省”的战略中,广东省委把广东汉剧列为重点扶持的剧种,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关政策及政府财政的扶持下,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的整体生存状况比较良好。新建的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大楼坐落于环境优美的文化基地,排练、表演的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剧目的创作经费得到支持,近几年都有新的剧目创作;演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专业表演人才。
1、 广东汉剧院的生存状态
     广东汉剧院,是广东全省仅存一家专业汉剧院,也是广东汉剧的代表院团。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广东汉剧院改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广东汉剧院现在整体的生存状况比较良好。现任院长李仙花,党委书记张德祥;副院长徐青、徐小平,党委副书记张小冰。现全院共有演职人员130多个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编剧)6人,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编剧)16人,其他演职员都多为国家三、四级演员。广东汉剧院现下设二室(艺研室、办公室)、二团(一团、青年实验剧团)和一部(演出联络部)。总得来说,广东汉剧院的运作良好,创作和演出都比较兴盛,既推出了一些新的剧目,又培养了一大批新人。
     广东汉剧院,成立于1959年,至今建院已有52年。曾先后5次晋京演出,1956年《百里奚认妻》晋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观赏,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演出结束后还接见了这部剧的全体演职员。
改革开放后,广东汉剧院在上任院长梁素珍,现任院长李仙花的带领下,整理、改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古代剧《齐王求将》、《百里奚认妻》,现代剧《一袋麦种》,一级编剧丘丹青创作改编的《花灯案》(1982年)、《翁媳会》(1982年)、《诗剑魂》(1985年)、《包公与妞妞》(1986年)、《寒衣迷》(1987年)、《昭君行》(1988年)、《憾恋》(1988年)、《热昏冷嫁》(1990年),及曾祥顺创作的《义子登科》,进入新纪元后,还改编了《蝴蝶梦》、《白门柳》、《尘埃落定》、《黄遵宪》、《金莲》。这些剧目都在中国戏剧节、广东省艺术节等各大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荣誉。《齐王求将》、《一袋麦种》等还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发行;《蝴蝶梦》、《白门柳色》、《花灯案》等10多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摄制成舞台剧或电视剧播映。
《金莲》是2011年最新改编、编排的大型广东汉剧,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名著《金瓶梅》,由两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奖的最高奖项)、广东汉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仙花领衔主演。《金莲》在2011年的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演出相当成功,荣获“优秀剧目特别奖”, 专家、观众都对其赋予了很高的评价,欧阳予倩更赞誉其为“最具代表性的剧目”,魏文龙评价它是广东汉剧院第三个代表性剧目。
广东汉剧院重视人才的培养,千方百计打造人才。广东汉剧院注重对骨干的培养,曾选送一批骨干演员到北京的戏剧学院深造;2005年,广东汉剧院委托梅州艺术学校开设“广东汉剧幼苗班”,培养新生代的汉剧人才。“广东汉剧幼苗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但免收学费、每个月还补助生活费,并承诺,毕业后全部招收进广东汉剧院。为了更好的培养这批幼苗班的幼苗们,广东汉剧院专门聘请了北京京剧老师、武汉的汉剧老师来教授幼苗们唱腔、动作,并请回广东汉剧的老艺人亲自带幼苗,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的传授幼苗们基本功,使这一批的幼苗班学员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继承广东汉剧的表演艺术。
近年来,广东汉剧院不断探索着改革的路子。在李仙花院长的带领下,2006年,广东汉剧院探索出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新道路,广东汉剧院与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打造精品汉剧,中山大学以理论研究服务于汉剧创作,广东汉剧院则以舞台实践为中大吸取研究提供鲜活的舞台经验,以一种双赢的模式,挽救正在濒危边缘的广东汉剧;2007年开始,广东汉剧院开展了“广东汉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进校园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广东汉剧这个传统优美的古老剧种; 2010年3 月起,广东汉剧院开展“广东汉剧展演月”活动,每月为梅州市民演出2台优秀传统剧目,以弘扬传统汉剧艺术。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广东汉剧院在不断改进自身表演方式,提升活力的同时,让更多年青人了解传统汉剧这个古老的剧种,从而奠定了广东汉剧的观众基础。
2、 大埔县汉剧团的生存状态
    大埔县汉剧团是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目前仅存的一个县级汉剧艺术团体,是在1959年,由原省汉剧二团下放到大埔县,原名“大埔东风汉剧团”。1969年,该团被解散,直到1972年,才恢复剧团建制,更名为“大埔县汉剧团”。2009年7月,大埔广东汉剧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埔汉剧团现有在编演职人员32人,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1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0人。在现任团长郑永华的带领下,以及各种相关文化政策的支持下,大埔汉剧团近年来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演出场次逐年增加,演员待遇有所提高,剧团的工作、排演坏境也得到了改善。
大埔汉剧团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出实践中,创作了大量的剧目,其中代表剧目有《广东案》、《高文举》、《梁四珍与赵玉粼》、《蓝继子救嫂》、《风筝误》、《藩金莲新传》。近两年,又新创了剧目《巧断奇冤》(2010年)和《三拜花堂》(2011年)。这些剧目,有的曾在梅州市的各届艺术节上获得过编剧、导演、音乐、优秀演出等多个项奖,如《风筝误》、《藩金莲新传》、《蓝继子救嫂》;有的被拍成DVD、VCD发行,如《藩金莲新传》、《蓝继子救嫂》、《梁四珍与赵玉粼》;更有的在梅州电视台、大埔电视台里播放,如《梁四珍与赵玉粼》。但由于人才的流失,现在,很多剧目都没有足够的演员来表演,再加上汉剧团现在的男演员比较少,现能拿出来演的大戏,只有《蓝继子救嫂》、《梁四珍与赵玉粼》、《藩金莲新传》、《巧断奇冤》、《三拜花堂》这五台。
     大埔汉剧团现有在编演职人员32人,非在编演职员3人,共35人。四十岁以上和四十岁以下的演职员各占了一半。总得来说,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剧团。但整个汉剧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演员(要求是在16-22岁)都是面向社会招纳。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汉剧和京剧、粤剧等其它戏剧一样,都是一种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表演艺术,演员只有拥有非常扎实的唱、做、唸、打等基本功,才能精彩的展现出整个剧目的神韵,才能把人物演活,那些面向社会招纳的演员,基本上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训练,基本功非常薄弱,即使在招入进团后再培养,16岁以上的年龄,基本功练习的黄金年龄也已经过去,不管演员本人如何刻苦练习,也不可能练就一身扎实、深厚的基本功;二是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关注汉剧的年轻人原本就少,再受到大埔地处偏远山区、演员待遇不是很好等条件的限制,很多从艺校毕业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大埔工作,人才便更加紧缺。在汉剧团体制改革之前,大埔汉剧团由于工资待遇太低,根本就招收不到演员。只有在近两年,演员工资待遇有所提高,才招收到一些演员。由此一来,随着老一辈艺人的不断退休,新一辈艺人又是青黄不接,就必将导致大埔汉剧团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据悉, 在2009年10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剧团团址搬迁到风景秀丽的文化中心,完善了配套设施,改善了剧团的办公条件。2010年7月起实行财政全额拔款。2012年6月,大埔县汉剧团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面上社会公开招考5名演员和1名演奏人员,增强了汉剧队伍,目前这批新人己进入岗前培训。大埔县汉剧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海外侨胞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二)广东汉剧剧目在梅州的保存状况
    根据陈志勇博士在《广东汉剧研究》这本书中所统计,现保存的传统广东汉剧剧目共有845个。若加上建国初期粤东各县市汉剧团创作、改编剧目和广东汉剧院、大埔汉剧团近十几年新创作、改编剧目,保守估计有1000出以上。④ 另外,在以新加波为代表的南洋诸地,也有一批清末或民国时期的“外江戏”剧本,共计有300本左右。⑤
     根据《广东汉剧院成立50周年上演剧目》记载,广东汉剧院成立50周年以来,总共上演了241出,其中包括古代戏175出,现代戏66出。目前常演的大小剧目有五十几出:《齐王求将》、《秦香莲》、《花灯案》、《闹严府》、《春娘曲》、《徐九经升官记》、《二度梅》、《高文举》、《雏凤凌空》、《蝴蝶梦》、《白门柳》、《黄遵宪》、《尘埃落定》、《金莲》、《百里奚认妻》、《打洞结拜》、《空城计》、《拾玉镯》、《柜中缘》、《打花鼓》、《逼侄赴科》、《贵妃醉酒》、《昭君行》、《时迁偷鸡》、《时迁盗甲》、《拦马》、《阴阳河》、《宇宙锋》、《挂画》、《卖水》、《翁媳会》、《八大锤》、《夜奔》、《挑滑车》、《游龙戏凤》、《搬仙》、《扈家庄》、《秋江》、《击鼓骂曹》、《芦花荡》、《鬼怨》等。
    根据大埔汉剧团文献库所记载的资料,大埔汉剧团成立60周年来(1953年),一共上演了118出,其中传统剧目79出,现代剧目有39出。 传统剧目:《刘贤德过江招亲》、《穆桂英招亲》、《五台会兄》、《三打王英》、《僧尼会》、《打花鼓》、《貂婵》、《闹严府》、《斩王蟒》、《士林祭塔》、《定军山》、《蓝继子》、《玉堂春》、《三百两》、《打黄盖》、《天波府》、《百里奚认妻》、《打洞结拜》、《谢瑶环》、《蔡文姬》、《状元媒》、《打渔杀家》、《拦马》、《苏小妹三难新郎》、《红叶题诗》、《十五贯》、《海舟过关》、《断桥》、《墙头马上》、《宝莲灯 》、《团圆之后》、《窦娥冤》、《审俈命》、《关汉卿 》、《香罗帕》、《望江亭》、《梁四珍与赵玉粦》、《高文举》、《赵氏孤儿》、《西施》、《逼上梁山》、《小霸王抢亲》、《广东案》、《龟山案》、《姐妹缘》 、《双血衣》、《火烧枫络池》、《救包除霸》、《凤冠梦》、《母老虎上桥》、《花郎奇缘》、《搜书院》 、《悲风》、《风筝误》、《藩金莲新传》、《贪花恨》、《郑八怪联亲》、《墙头记》、《白兔记》、《审官记》、《清河案》、《铁拐子出世》、《脉案传奇》、《神算金》、《胭脂河》、《翁万达》、《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藩金莲和一群男人》、《花灯案》、《柜中缘》、《空城计》、《打锅计》、《杨震却金》、《正心亭》、《玉珠缘》、《智审》、《四郎探母》、《打金枝》、《八仙庆贺》。现代剧目:《焦裕禄》、《山乡风云》、《三里湾》、《江姐》、《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借牛》、《传枪》 、《腾龙江上》 、《双教子》、《打铜锣》、《红色交通线》、《一袋麦种》、《红嫂》、《三世仇》、《南海长城》、《上北岭》、《朝阳沟》、《琼花》、《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 、《槟榔寨》、《韩江擒敌》、《铁门滩》、《高山排炮》、《路口斗争》、《江岸红旗》、《三月三》 、《常青指路》、《人民群务员》、《赖二还牛》、《情系家山》、《瑶山春》、《渡口》、《春花秋月》 、《铁门滩》、《画像》、《人民勤务员》。
    在梅州仅存“一院一团”里,保存了较多的汉剧剧目,但近些年能在汉剧舞台上日常上演的却不多,广东汉剧院虽然常演的大小剧目有五十几出,但多为传统折子戏,传统大戏还是很少。大埔汉剧团能常演的传统剧目则更少,只有6部,分别是:《梁四珍与赵玉粼》、《蓝继子救嫂》、《风筝误》、新编《藩金莲新传》、《三拜花堂》、《巧断奇冤》。
    由此可见,广东汉剧传统戏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少投资,在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之前,广东汉剧院、团的排演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演出经费来维持,在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剧团的生存状况比较艰难,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排戏;二是剧团能够出演传统剧目的演员较少,要么是缺少角儿,要么是功夫浅,演不了。因为演一出汉剧,少则二三十个人,多则四五十个人;三是传统剧目演出市场不景气,中老年观众日渐稀少,年轻观众对传统剧目不感兴趣。
相对传统大戏剧目的演出而言,传统剧目的折子戏演出状况要稍好些,原因:一是排演折子戏的投入相对较少;二是所需演职员少,两三个就可以演一出;三是技艺相对而言不是太复杂;四是有一定的市场,如偶尔为综艺、歌舞晚会“添点花样”,“调调观众的口味”。
(三)广东汉剧演员的生存状态
汉剧院团是汉剧艺术的载体,汉剧从业人员是汉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主要力量。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电影、电视等其它娱乐方式的冲击,整个戏剧开始走下坡路,汉剧的演出市场也不断萎缩,汉剧院团基本上没有商业演出,而当时演员的工资没有财政保障,只是靠市场演出的收入得以维持,这种情况下,演员们的生存状况很差,许多演员都转行从事歌舞类的表演,或流向珠三角地区,从事与表演完全无关的工作。到现在,广东汉剧的演职人员只有160多人。2010年,国家的相关文化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对表演艺术团体实行财政全额拨款,演职人员的工资由差额拨款,转变全额拨款,工资待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更好的保障,生存状况也得到改善。   
广东汉剧院现属于省级事业单位,演职人员的工资都是全额拨款,再根据不同的专业技术职称和工龄,演职人员都有比较好的工资待遇,像国家一级演员,享受的是教授的待遇,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有6000多元。国家二级演员,享受的是副教授的待遇,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也有5000多元,而其他在编演职人员的每月工资也有两千多块钱,非在编演员,虽没有工资,也有每月900元的生活补助。广东汉剧院现有的130多个演职人员中,在编职员有102人,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编剧)6人,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编剧)16人 ,中级职称演员50多名。整个汉剧院的演职人员的平均工资就有三千多元,这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梅州山区,已经是一个较好的待遇。
大埔汉剧团是属于县级艺术团,虽然也享受着财政全额拨款的待遇,但由于演职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广东汉剧院的高,专业技术职称普遍比较低,现大埔汉剧团现有在编演职人员32人,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1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0人,演职人员的工资收入平均只有一千多块钱,即使是再加上平时的演出补贴,工资也才两千多元。两个汉剧院团的演员收入差距比较大。
但总得来说,梅州地区的汉剧演职人员的生存状况还比较好,工资得到政府的全额财政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补贴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四)各汉剧院、团的演出情况
    “文化大革命”后,相继有七个专业汉剧团恢复了建制,这其中包括了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在恢复建制后的头十年,是广东汉剧演出的黄金时期,演出状况十分火爆。但到了90年代初,广东汉剧的演出市场开始萎缩,汉剧院团由于生存艰难,便有一些开始停办、撤并或与歌舞等其它剧团合并,最后,梅州地区只剩下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这“一院一团”,演出情况也是不容乐观。近几年,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的演出情况都得到好转,演出场次逐年增加,但这些演出多是歌舞、小品类的综合性的节目,很少有传统的汉剧演出。
1、广东汉剧院的演出情况
   文革结束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78年,广东汉剧院恢复了建制。在恢复建制后的那十年,是广东汉剧院演出的黄金时期。广东汉剧演出状况十分火爆,呈井喷的态势,《十五贯》、《秦香莲》、《状元媒》、《林昭德》、《闹严府》等传统戏,在任何一个乡镇演出都能连演十天且一票难求,剧团常常出去演出三四个月才能回去,演出区域主要集中在梅县地区、汕头地区、惠阳地区和福建龙岩地区。
   80年代后期起,演出市场逐渐萎缩,情势急转直落,举步维艰。经营的形式也转由包场的形式,售票窗口从此关闭。90年代中期开始,每一年演出只有八十多场,而其中传统汉剧的演出只占到一半,也就是三四十场,演出区域也逐渐萎缩到限于本市内。
   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艺术在梅州市日渐式微,广东汉剧演出市场一蹶不振,剧院只能以综艺节目为演出主体,传统戏一年勉强演出十几场,多以民间庙会、宗祠、生辰庆典为主。
2、大埔汉剧团的演出情况
     大埔汉剧团在1972年恢复建制,在恢复建制后的10多年,汉剧团的演出情况非常的好,每一年的演出场次都有100场左右,所演的剧目主要是传统大戏,这个时候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商业演出,演出的市场也不是局限在大埔县内的各乡镇,邻近省、市的揭西、揭阳以及闽西一带都曾留下过大埔汉剧团演出的足迹。
    九十年代以后,受电影、电视等其它娱乐方式的冲击,传统戏剧艺术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汉剧也遭到同样的冷落境遇。汉剧团的演出场次变得极少,一般全年才有三十场左右。
近几年,大埔汉剧团的演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每年的演出场次增长到80多场;2009年,一年的演出场次又重新突破了百场;2010年,全年演出场次达98场;今年,到目前为止,演出场次都以达到156场。近几年来,大埔汉剧团在演出在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如今的演出,绝大多数都是为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或是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文化大戏千村行”的工作思路的公演,再加上一些接待演出,真正的商业场次还是很少的。另外,现在汉剧团的演出节目,多半是歌舞、小品类为主的综合性演出,中间杂夹着一些汉剧小戏的表演,传统大戏的表演已经越来越少。
由此可见,汉剧团演出场次的增加,并不代表着汉剧演出市场的恢复。
四、广东汉剧在梅州地区的未来发展
(一)广东汉剧在梅州的生存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整体发展来看,未来广东汉剧的发展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但在当前,广东汉剧面临比较好的发展机遇,只要抓住机遇,在机遇中寻求发展,广东汉剧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2003年,在实施“文化大省”的战略中,广东省省委把广东汉剧列为重点扶持的剧种;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为广东汉剧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广东汉剧的院团数量不会有所增加。现在梅州地区,仅保留着两个广东汉剧院团,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加上一个揭西汉剧团,广东省内,现有三个广东汉剧团。虽然广东汉剧院和大埔汉剧团在近几年,生存状况有所好转,演出场次有所增加,但这些都是在国家相关文化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产生,并不是广东汉剧依靠自身的发展赢得观众再次关注。再加上,现在广东汉剧院团的演出,都不是以传统广东汉剧为主,而主要是歌舞、小品类的综合性节目居多。所以,即使是有演出,或许真正吸引观众的,并不是杂夹在其中的汉剧小戏,而是那些欢歌载舞的歌舞和幽默搞笑的小品。
  国家的保护政策保证了广东汉剧的传承。2008年,广东汉剧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广东汉剧的艺术价值,从而加大对广东汉剧的重视程度,让广东汉剧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绽放光彩。“非遗”的评定,也有助于保证广东汉剧的剧目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让广东汉剧的剧目创作多了一份资金的保障,更有力的推动了广东汉剧剧目的创作与发展。
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促进了广东汉剧的发展。广东汉剧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大省”的战略中,被列为重点扶植的剧种;梅州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梅州”的战略中,加大了对广东汉剧的支持和发展。政府投入的增加,广东汉剧院团的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也将极大的推进广东汉剧的发展。
   广东汉剧虽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但对广东汉剧是客家地方戏剧的说法,还未真正得到现代客家青年一代的认同。广东汉剧是以普通话为道白,舞台语言沿用中州音韵。现在很多青年人,并不了解客家的迁徙文化,认为广东汉剧不是以客家话为舞台语言,不承认其为是客家的地方戏剧。这种想法是源于他们不了解我们客家先祖早期是从中原一带迁徙过来,客家人的最初母语,是中州话,客家话是历代客家先民迁徙到客属地区后与本地居民不断融合产生的一种独特方言,在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不认同的前提下,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开,广东汉剧将不能在客家梅州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向青年一代以及更小的一代普及客家文化知识和广东汉剧的相关知识,是广东汉剧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二)广东汉剧的革新与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广东汉剧要生存,就要不断的革新,寻求发展之路。
第一,加强广东汉剧自身的革新。
  广东汉剧要发展,就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的改变原有的不相适应的东西,在创新中吸收别人好的东西而又保持自己原有的特色,既要把汉剧传统的东西原汁原味地保持下来,又要改革、创作新的符合观众口味的东西。
  首先,对原来的经典剧目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快演出的节奏,以适应观众对“快餐文化”的需求。 其次,多创作一些新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佳作与精品,以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赏需求。
第二,重视人才培养。
  汉剧演员是汉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主要力量。要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广东汉剧,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积极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选拔和吸引真正优秀的创新人才。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系统人才培养机制,做好幼苗的培养工作,积极培养有潜力的年轻演员,打造舞台新星,提高汉剧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三,积极开拓演出市场。
  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一个剧种就无法生存。广东汉剧想要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积极的开拓演出市场。广东汉剧生存在梅州客家,首先,要巩固客家的本土市场,下基层、到农村演出,扩大广东汉剧的影响力,其次是开拓更宽更大的演出市场,发展梅州周边地区的演出市场,像潮汕、闽西一带,曾是广东汉剧的发展和繁荣之地;然后是扩大海外的演出市场,像南洋诸地,香港、台湾等。
第四,加强宣传,培养观众。
  任何一种戏剧,只有拥有自己的观众群,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广东汉剧要想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培养自己的观众群。在汉剧逐渐被遗忘、观众日益流失的今天,要观众记起汉剧,重新认识汉剧就有必要。如何让观众记起汉剧,重新激发起对汉剧的喜爱呢?
  首先,要加强对广东汉剧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媒介,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广东汉剧。
  其次,汉剧院团可以多组织排练优秀经典剧目,在各地开展义演周或义演月活动,并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有的放矢,选取不同类型剧目表演,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欢。
  最后,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在梅州各幼儿园、小学开始专门的汉剧欣赏课,让小朋友从小就开始接受汉剧这种传统艺术的熏陶。
五、结语
     广东汉剧是历史悠久的大剧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艺术表现手法高雅隽永,作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广东汉剧的生存发展状态并不如其它两大剧种——潮剧、粤剧那样兴盛,甚至处于一种濒危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之后,戏剧这项传统艺术都遭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这是广东汉剧所不能改变的;二是广东汉剧身处梅州,却不是方言剧种,说的不是客家话而是普通话,导致汉剧与本土群众之间产生距离,群众对其没有归属感。
广东汉剧这朵“南国牡丹”,在一代又一代汉剧人苦苦的坚守下,在最艰难的时期都没有枯萎。如今,广东汉剧虽然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下,在一代代汉剧人顽强的坚守下,一定能告别冬天,迎来春天的灿烂绽放。
致谢
最终决定选择“广东汉剧”作为自己本科的毕业论文,其实也算是我和“广东汉剧”的一种缘分。早在高一的那年,学校曾组织学生在周五的晚上,坐专车到当时还在文化公园附近的老广东汉剧院观看大型广东汉剧——《尘埃落定》,只记得当时被剧中的人物傻子和卓玛所吸引,所感动,从此也知道了,我们客家有一种地方戏剧,叫广东汉剧。之后,《尘埃落定》剧组又一次来到我们学校,在学校的广场露天表演,再一次观看了《尘埃落定》的精彩表演,再随后,广东汉剧院也迁址东山教育基地,和我们学校成了邻居。就这样,广东汉剧在不经意中,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选择毕业论文的课题研究时,我的方向算是一直很明确,关于农村教育的社会调查或客家文化。只是刚开始是偏重于农村教育的社会调查,因为那时候,我比较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但后来在认真思考了可行性后,还是决定写客家文化,可是客家文化包涵了那么多内容,到底要写哪一方面,心里一直没有清晰的答案,一直和老师、同学讨论,从客家的饮食文化,到客家的民俗风情,再到客家围龙屋建筑,最后,还是在课间,我的室友陈丹宜同学,无意间说起“你不是说,你们的汉剧是你们的地方戏吗?那也是一种客家文化啊。”听到这句话,突然有种雷击之感,顿然觉得,这就是我要写的客家文化。从此便认定它,即使在那之前,我并未真正了解过戏剧,只觉得,这是我和她的缘分。
所以在此要非常感谢陈丹宜同学,一言惊醒梦中人,让我找到了我的那个“她”。同时也非常感谢赵先政老师,为我论文提纲的确立以及接下来论文筹备工作,提供那么多实质性指导和建议;感谢周黎平老师,在我确定论文选题时给予我的意见和信心;感谢帮我在中大借书,并快递给我的好朋友陈周霞同学;感谢广东汉剧院的徐小冰书记、徐青副院长、黄小贝主任,在实地采访调查时,给我那么多的支持和帮助,特别要感谢黄小贝主任,作为一直坚守在广东汉剧这片土地上的充满希望和激情的老演员,在采访时,能一直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并提供给我那么多的资料;感谢大埔汉剧团的饶建峰主任,在我写论文期间,一直热情、耐心、积极接受我的采访,并提供那么多的相关资料;感谢罗菲及其父母、舅舅,在我去大埔采访调查期间,对我的热情接待和照顾;感谢我的父母、弟弟,在我去梅城、大埔采访调查时,为我提供的各种方便。
再次,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彭培元老师一直以来不辞辛苦的为我们修改论文,以及在写论文过程中,对我们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最后,再次感谢为我的论文提供了帮助的老师、同学!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非常值得重视和学习的论文,作者的表白值得大家共同来探讨!
发表于 2012-7-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蒂花之秀 于 2012-7-9 13:03 编辑

论文?是讨论什么论文?
论点 论证 论据是什么?{:9_617:}
发表于 2012-7-10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汉剧院只有张小冰没有徐小冰!!!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FB093 发表于 2012-7-10 07:43
汉剧院只有张小冰没有徐小冰!!!

老虎出门了.........
发表于 2012-7-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错的论文,赞一个。
发表于 2012-7-15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好文笔{:9_639:}!
发表于 2012-8-1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很详细,看来作者花了不少心血,顶一个{:9_644:}!
发表于 2012-8-1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湘影灵蛇 发表于 2012-8-12 12:08
张小冰是你同学,他在艺校。。。。。
别不懂装懂!

你就正式的一个颈硬,自己因不了解不认识而把人家姓搞错后有指正就静静的听就好,还爱颈硬拗落去……真乃孺子不可教也……
发表于 2012-8-1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湘影灵蛇 发表于 2012-8-12 21:15
你才硬颈,死老虎!

汉剧院一个张小冰,原从丰顺调到汉剧院当书记,我同学张小冰是亮胜艺术团团长,同名同姓!!!
发表于 2012-9-2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很不错,但能告诉我作者名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7 03:22 , Processed in 0.0884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