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67|回复: 19

拖板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拖  板  车7 X& A) f9 X0 ^/ G
    一条沙土公路从西进入莒村,再由南向北在莒村中间穿过,公路向西通向县城湖寮,向北到达老县城茶阳。自从有了这条公路,莒村人的交通极为方便。0 E' `7 Q+ V: C# Z) M; U
    时间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莒村人有了板车,从此板车代替了不少肩挑肩扛的重活,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4 p8 C& B& P8 U( ~) L6 x" c
    莒村人通过华侨的支持,或是节省的积蓄,到县城农机门市买来板车,但只有两个轮子和一条车轴,车箱是要自己做的。莒村村道的桥梁,全部是三条麻石板架设,而且是一样宽,是否当时政府有规定石板桥的宽度,无法考证。但板车宽了不能过桥,所以首先要把车轴拿到打铁铺把车轴斩短,然后寻找硬木料做车箱。一辆板车做好后,车主的心情不亚于今天买回了宝马。
, [- B$ n' E5 i, v    村民有了板车后,供销站揽回了不少生意,当中最多的是收购针子竹(篱笆竹)和叉忆(灌木),然后用板车拖到茶阳码头,再销往潮汕地区。
( s6 e1 i$ W* L0 p    莒村到茶阳要翻越一座大山,山这边是枫林寨岗,山那边是茶笼岗和白水寨岗。还有渡头岗和那些记不起来的小岗,这些岗与枫林寨大岗比起来,就不在话下了。0 [- j  O6 o0 |; a! Z
    而拖板车这活最怕就是上岗,像枫林寨的鹞婆嘴,岗陡得人站都站不稳,要把车上一千多斤的叉忆拖上岗去,那不叫拖,叫抬,没有几个强壮劳力是不行的。就是下坡,板车上一千多斤货物往下冲,也不是一二个人顶得住,非得前面二个人顶起车手,后面二个人压住车拖或限棍(刹车用的木棍)才行。因此,拖板车过茶阳是集体活动。一般都是两人一车,三辆或五辆一组,上、下岗时齐心合力,把车推上岗顶,再把车滑下岗脚。
* U- ]- C/ j0 M1 W    明天要拖叉忆到茶阳了,下午就要先装好车,把叉忆装在车上再捆绑牢固,方便第二天一早就能出行。到天黑时,公路旁已经摆满了整装待发的板车,少则十几辆,多则几十辆,每一辆都装的满满的,像一座座小山,蔚为壮观。
; z# M+ A8 Z/ s! m6 s. H4 T    天还未亮,他们就吃饱了饭,并准备好途中吃的午餐。莒村到茶阳20多公里,当天要回来,早出门还凉快一些,所以天蒙蒙亮就要走。约好的同伴已准时到了出发地,一组一组的车队从莒村出发了。. K/ e# Z$ w; g* l# ?
    不久,车队来到枫林寨脚下,大家停了下来,拉的拉,推的推,把板车一辆一辆往上挪。到了鹞婆嘴,这里是最最艰巨的一段路。每辆车都不能少于六个人,两个在前面拉,两个在中间往前扳轮子,两个在后面用肩头顶住往前推。本来如此陡坡要把板车往上拉已是很艰难的事,但陡峭的路面被雨水冲得尽是槽沟,凹凸不平使得行进更加艰难。每前进一步,都得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汗水把里外衣服全都湿透,他们口中发出的“嘿嘿”声,与其说是劳工号子,不如说是重力压迫下的阵阵呻吟。
& s/ G2 O  k& q- U    个别贪心的装多了几把,车子太重了上不去,只好卸下来,待车子推上去以后再把叉忆一捆一捆扛上去,重新捆绑好。到枫林寨岗顶的分水坳时,已经个个筋疲力尽,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6 d1 ?2 o% g! R- c
    到了茶阳码头已经是中午两点多钟,卸货后拿到运费,也不舍得逛街吃饭,又急急忙忙往回赶,回到家里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 u. _1 H7 }, A! S2 f5 z    邻居为了生活,在东拼西凑备足了钱后,也买了一辆板车,参加这个运输大队。无奈父子两人瘦弱无力,第一次出车就翻了,儿子的锁骨跌断。只好把板车转卖他人。9 z& V& Z( U% ~' Y9 N- S  J
    在大埔县城烧柴做饭的年代,湖寮供销社燃料部负责全城的柴碳采购和分配,有一段时间,莒村人肩负了供应的重责,每天用板车源源不断地向县城输送柴碳。燃料部负责过磅的阿闹姊感慨地说,没有莒村人的柴碳,县城的人要烧脚骨了。 . L) X# B. C1 J2 W5 P
    七五年,在第二批县路线教育运动工作队驻村期间,私人有板车是资本主义。大队成立了综合场,把板车集中存放管理使用,说是折价入场,但真正拿到钱的没有几个人。一百多辆板车车厢堆放在露天,车轮放在借来的屋里。时间长了板车不断流失,没几年这些板车就无影无踪,事后也不了了之。
( L  k5 U* }) M8 U5 [9 z2 B; r    我们的父老乡亲是多么忠厚老实啊!
6 x" p$ U( g: ^. w& i6 [: u5 u. H' M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1 收起 理由
云上太阳 + 3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老顽童 + 5 这个话题我喜欢
望望 + 3 这个话题我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1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写得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puyun 发表于 2012-3-15 16:05
" W+ p, s; l! Z7 L( M: T( {写得不错,...............

* F0 k5 R" H# W谢谢夸奖。
发表于 2012-3-20 2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意义,留存时代印记,让后人了解前人的艰辛 ,珍惜眼前的生活。
发表于 2012-3-2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忆苦思甜.更显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发表于 2012-3-2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儿时见过,多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吴伟城 发表于 2012-3-25 18:50
0 W# ^9 P  ?7 F6 \( J7 ~' {( B儿时见过,多谢楼主。
/ F5 F: H% R! {9 F. c5 I
不用谢我,我只是叙事而已,那些劳苦大众才是真正的主人,谢谢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发表于 2012-3-2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从莒村到茶阳,枫林寨岗和佛儿凹岗是两大岗,最难走。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曾经最恨 发表于 2012-3-28 23:28
. K0 a7 t2 @  m2 |" N1 p从莒村到茶阳,枫林寨岗和佛儿凹岗是两大岗,最难走。

' u. l$ o  a& v  Y, S, r9 B哪里佛儿凹岗啊,我都记不得了,麻烦你告知。
发表于 2012-3-29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三十年前,县城湖寮搬运站
; I' q: \  T. ?也有好多好多板车。后成立装卸运输公司有了拖拉机才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 x. M5 s- ]" O9 G' o( @, a
7 O( ?  J5 ?6 l7 g: j, U
7 Z' _- E( t4 {/ ^" n$ e# P1 Y- f$ }2 m( J0 a% B5 U; ^
) F* {8 S- Z' r

0 t& z+ g/ `* v% v
- V0 I: f5 H8 @9 G' p
7 K! N( B% U& B2 w3 T* i$ m  [* B( b
* F' @( D# ~  g0 C4 Z
: k: ]5 i( D$ `' J- P6 a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万川道人 发表于 2012-3-20 22:48
9 O8 R$ o3 P. o  r: }. Y有意义,留存时代印记,让后人了解前人的艰辛 ,珍惜眼前的生活。

5 c3 C( k) u; g$ K$ B2 P! K' b年纪来了,对以前的事记得特别清楚,总想说出来,让大家知道。“哦,以前有这么回事。”
发表于 2012-4-1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是一篇好教材。对于上了年纪的人,会勾起艰苦岁月的深思、对于年青一代是一堂教育课,父辈们艰辛奋斗不就是想让子女们过得好一点嘛!
发表于 2012-4-1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哪里佛儿凹岗啊,我都记不得了,是长教小学那条岗
发表于 2012-4-17 1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若能配上文中所提到的地方的图片则更有真实感、亲切感。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万川道人 发表于 2012-4-17 18:12
; H1 j6 H6 T+ W4 z若能配上文中所提到的地方的图片则更有真实感、亲切感。

; v1 z, A2 d' @9 r, ^道人兄,我客居他乡,甚少回家,所以无有关此文的照片,实属遗憾。即使有现在拍的照片,往日山路崎岖险峻的景象,今也不复存在。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2-4-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是颇能引人感叹的帖子,顶你!
发表于 2012-5-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忆苦思甜的好文章啊,我小时候也拖过板车,是借来的,最怕遇到上落岗。
发表于 2012-5-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云上太阳 发表于 2012-5-2 14:32 9 i/ [6 M5 l) Y, a8 w8 ]3 \
忆苦思甜的好文章啊,我小时候也拖过板车,是借来的,最怕遇到上落岗。
8 b4 r; n# T7 W6 m) y9 i0 }- p3 i
你小候是玩过。我是拖过,手掌皮磨破,有时还加一条带子套在肩上拉呀!
发表于 2012-5-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云上太阳 于 2012-5-4 09:42 编辑
3 t9 d9 P+ Q0 k9 z8 S4 U$ f- B% j
韩水悠悠 发表于 2012-5-3 18:15
9 q7 ~. c0 a% l. m' `/ g7 q/ \你小候是玩过。我是拖过,手掌皮磨破,有时还加一条带子套在肩上拉呀!

% p! s2 K9 c9 p, L+ q
5 H4 B' b9 K$ x; i7 h, s. z哪里是玩哪,是借来拉货的,比如到煤场去拉煤,到大沙坝去拉沙子,去一些地方拉柴草等等。
发表于 2012-5-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先辈们创下的丰功伟绩感概万千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10 11:02 , Processed in 0.0769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