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42|回复: 110

大埔人的至爱——咸汁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骥山阿建 于 2013-3-24 16:25 编辑

                                                            大埔人的至爱——咸汁
    咸汁(学名鱼露),不知何年何月起,有人觉得这个名称老土,也把他叫味,而他的娘家是在潮汕。
    客家地区的人食用咸汁的习惯,以大埔人为最,这与大埔县曾经由潮州管辖有关。大埔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咸汁,好比湖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辣椒一样,简直让不吃咸汁的人无法理解。
    大埔人烹饪,无论煎、炒、焖、煮,还是煲汤、煮汤,都离不开咸汁。特别是炒菜,把猪油烧滾后放入蒜茸、待蒜茸炸至焦黄后加咸汁少许,这一炸一滾,满屋飘香,让人口水直流。过菜荒时,咸汁捞饭一餐又搞定。有讲究的,在饭蒸好后把咸汁和猪油淋在饭上面,盖上锅盖再焗一会儿,然后开锅把饭捞匀,顿时香气弥漫在空中。大埔人带小孩,一碗白粥加一汤匙咸汁,就度过半天,小孩照样养得肥肥胖胖。哪有像今天的小孩那么娇贵,国产奶粉不买,跑到香港去抢购进口奶粉,还引起香港同胞的不满。为了避免两地同胞矛盾升级,香港政府只好出台法律,每人限购二罐奶粉离港,超过了则罚款加坐监。香港政府这做法,不知道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哦,对不起,我说远了。
    在那物质缺乏食不裹腹的年代,村里供销站的货架空空如也,而唯有咸汁是不会脱销的,或许连咸汁都没有的话,他们只好卖门板了。平时他们的咸汁每斤一角七分钱,到了逢年过节,也有三角一斤的高档货。咸汁是用陶瓮装,瓮口挂一个竹筒量具,盛满刚好半斤,买家是自带咸汁瓶。虽是供销站,也有短斤缺两、造假卖假的,他们在盛咸汁时,故意把手抖一下,半斤就成四两半了。更有代销店,用茶水加盐混入咸汁里销售的事。店里偶尔有瓶装的咸汁,那是为家中有华侨的上等家门准备的。瓶装咸汁的封口纸,有金色和银色之分,听供销站的同志說那是等级标志,叫金标、银标,我对他的业务精通很佩服,所以至今还记得。小孩子开始帮大人干的活是打咸汁,邻居家的孩子腿残,走路一拐一拐的,他爸叫他打咸汁,回家的路上,下雨后的卵石又湿又滑,他摔倒后两瓶咸汁开了花,回到家里还被他爸揍了一顿,真是悲催啊。
    可惜网络不是大埔人发明的,不然那有打酱油之说,统统都是打咸汁了。哦,对不起,我又說远了。
    八零年到了他乡,那里买不到咸汁,我也慢慢地融入当地不吃咸汁的生活习惯。十几年前在广州,去老乡家里吃饭,餐桌上味碟盛的是咸汁,久违了的东西,陪感亲切,白切鸡蘸咸汁,我大块朵颐,此后家里的厨房又多了一瓶咸汁。去年去深圳龙华的亲戚家开的餐厅吃饭,亲戚谈到咸汁对汤底加鲜的妙用,我非常赞同。我现在下厨是八分盐加二分咸汁,那个味道简直是好极了,妙极了。
    尽管有砖家在喷鱼露致癌,(小样的,我还没有说你们的臭豆腐致癌呢)尽管不吃咸汁的人对大埔人喜爱咸汁的饮食习惯横加指责,然而大埔县入选中国长寿之乡,一个小县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一万多人,不是说明了一切吗,有空我还要写一篇长寿与咸汁的论文呢。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收起 理由
西河小影 + 2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紫枫天涯 + 2 我们家小时候猪油渣煮味,那个滋味真是不错.
大埔网小新 + 5 好帖,我不支持谁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2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本帖最后由 正义之神 于 2013-3-24 16:20 编辑

还细咸汁猪油捞饭,咸汁炒虾公至今回味。
发表于 2013-3-2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10_608:}好东西
发表于 2013-3-2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咸汁是用陶瓮装,瓮口挂一个竹筒量具,盛满刚好半斤,买家是自带咸汁瓶。----------这个有体会,以前经常帮人打咸汁
发表于 2013-3-2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发表于 2013-3-2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咸汁’似乎文雅了一点,我们直接叫‘味’
发表于 2013-3-24 1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小时直接叫"味"。
发表于 2013-3-2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分享。
“味”在七十年代,卖二角三分钱一斤;差一点的,卖一角六分钱一斤。一角六分钱的,“水鼓味”大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无用师卷 发表于 2013-3-24 16:47
‘咸汁’似乎文雅了一点,我们直接叫‘味’

我懂事的时候是叫咸汁,以后很多人叫味了,我以为叫咸汁老土,也跟着叫味了。叫咸汁在前,叫味在后,应该叫咸汁老土一点。
发表于 2013-3-2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什么咸汁!湖寮人叫味!百侯人才叫咸汁。我快二十年不吃它了。
发表于 2013-3-2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潮汕人吃不吃?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水中草屋 发表于 2013-3-24 18:00
潮汕人吃不吃?

潮汕人吃,在潮州酒楼吃饭,他们的很多菜都放咸汁,不过没有大埔人放得多,很多大埔人炒菜都不放盐,全部放咸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双髻山 发表于 2013-3-24 17:40
什么咸汁!湖寮人叫味!百侯人才叫咸汁。我快二十年不吃它了。

我是湖寮人哦,现在湖寮人都叫味了吗?
发表于 2013-3-2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基本不吃··听说它的发酵过程长,都是些杂鱼和死鱼放一起发酵的·
发表于 2013-3-2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每回埔一次就带一箱吃一年。
发表于 2013-3-2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现在的咸汁也不是几角钱一斤了。七。八块一支。十多块一支。证明生活水平也不同了。
发表于 2013-3-2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3-3-2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确实是如此,在那贫瘠的年代,咸汁温暖了大埔人的味蕾,让饭碗里有了一点荤味,让饭桌有了点期盼。

因为母亲是茶阳搬运工,可以托船工帮忙到潮汕买几瓮,家里便没有打咸汁的习惯。这东西也省着吃,送娘家,送亲戚。
发表于 2013-3-2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肖帅 发表于 2013-3-24 18:52
基本不吃··听说它的发酵过程长,都是些杂鱼和死鱼放一起发酵的·

正常。都是粗海盐腌制的,粗海盐更“脏”。

关键是,那时的工艺中不用加农药灭虫,因为海盐不管制,便宜。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看你发的帖子知道你是很有品味的人,炒花甲、田螺有放鱼露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17 21:22 , Processed in 0.0750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