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冠山人

[大埔杂谈] 名不副实的一等奖《大埔赋》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三笑兄捧场!不过我觉得《大埔赋》就该由大埔人写,除非大埔没有人才。比如中国国歌,如果让 ...
冠山人 发表于 2010-8-10 16:38

确实如此!
先天的情结与后天的感观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如果楼主是七0后,实让在下佩服.你的文采,一等奖者实在不及,但时下评奖\评优皆为"评",不必为结果徒增烦恼,因 ...
tlff 发表于 2010-8-10 16:37



   

谢谢宽慰!问题不仅在于个人得失。

鄙人认为,《大埔赋》是事关县内外百多万父老乡亲的大事,县委县府征集《大埔赋》目的说得很清楚:“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更好地宣传推介大埔,提升大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听说还要勒石县城,以昭后人。如果作品不好,岂不是愧对先贤,今人蒙羞、亦无颜面对后人。水平一般、硬伤不少的《大埔赋》在梅州日报发表,已经使文化之乡大埔蒙羞了。

在下发帖跟帖,更多是以大埔人,而不是以参赛者身份出发的。由于既成事实,估计不会更改结果。鄙人在论坛指出一等奖作品的不足与硬伤(还有不少有识之士也提出其他意见),希望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即使还要在其他媒体刊登该作品,请先修改完善作品好不好?这对其他近百名参赛者来说,虽然很不公平,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不知诸位先生有何高见?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冠山人 于 2010-8-11 02:50 编辑
冠山兄,你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众所周知,日本是侵略者,中国国歌如果由日本人写出来,会引起中国人民的气愤的 ...
三笑 发表于 2010-8-10 16:46



    三笑兄:你忘记苏联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了。我举日本,没有其他意思,仅是认为中国国歌要由中国人写,大埔赋要由大埔人作而已。
发表于 2010-8-1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是高雅谨严被称为“赋”的文章,民众未必都能写得出,但会看得出。。。。。
发表于 2010-8-1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安石 于 2010-8-10 20:26 编辑

回复 64# 安石


    境内峰峦层叠,素有“山中山”之美称                            "山中山"不是美称
先祖开疆,备尝艰苦,                                                  "先祖"通常是本姓本族而言  客家民众称先民
美哉!大埔,满眼风光,令人目不暇接                               "满眼风光"  不能描出大埔秀美山川
多少工商巨子、军政要员、专家学者、科技精英、艺苑名伶,     有点象广告词感觉应该再锤炼的字句
......

以上是学习后的一点体会,还有一些字句/章节结构等....如冠山楼主所言,理应构造得浑然些.毕竟是政府组织向全国征文的“赋”,好的“赋”人们是会引为经典的。名不副实的“赋”呢?只应该充“副”。。。。。。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5 收起 理由
冠山人 + 1 是的。安兄所言“民众未必写得出,但看得出 ...
老顽童 + 4 赞同!所举字词亦即我指“时文时白(俗)之 ...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仅等“三等奖”  实是屈“赋”了
puyun 发表于 2010-8-9 17:23



    呵呵!屈“赋”,让在下想起屈原写赋:

【光明日报】“屈原赋二十五篇”辨说

  《汉书·艺文志》称“屈原赋二十五篇”,是关于屈原作品篇数最早的载录。该志所依据的,是刘向、刘歆父子所著《七略·诗赋略》。由于《七略》已经失传,《汉书·艺文志》理所当然地成为判定屈原作品篇章数目最重要的文献依据。
  然而,“屈原赋二十五篇”究竟包括哪些作品,其说是否可信?古今却是议论纷纷。大致言之,王逸《楚辞章句》认同“屈原赋二十五篇”的提法,而对具体篇章的判断仍不能确定无疑。王逸在《离骚后叙》中云:“(屈原)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遭时暗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王逸肯定了屈赋25篇之说,然而对于具体作品的认定仍持谨慎态度。《楚辞章句·渔父叙》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其《大招叙》中则云:“《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渔父》究竟是屈原的手笔,还是楚人叙事之作,王逸笔下已是游移其词。对于《大招》的作者,王逸更是两说并存,不肯轻易指实。可知王逸称屈原之作25篇,乃是依据流行的说法。至于具体的篇章作者,则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
  汉代对于楚辞作者的认定存在分歧,可以从司马迁《史记》中得到旁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既然是为屈原立传,《离骚》、《天问》、《哀郢》又都是屈原的作品,将《招魂》置于其间,则认定《招魂》是屈原之作殆无疑义。而在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招魂》的著作权却属于宋玉。可知至迟在东汉时,这种不同的意见已经发生。
  宋代以后,迄于清季,学者对于楚辞的研讨愈益深入,关于楚辞作者的推断更是新说迭出,歧见纷纭。概而言之,约有以下诸端:
  首先,是《招魂》的著作权,由宋玉而最终转移至屈原。王逸《楚辞章句》确定《招魂》是宋玉的作品。宋代朱熹在《楚辞集注》中继承此说,再次认定是宋玉哀悯屈原,“遂因国俗、托帝命、假巫语以招之”。一直到明末,黄文焕《楚辞听直》始定《招魂》的作者应为屈原。清人大都认可《招魂》是屈原的作品。
  其二,是《大招》的作者,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判断。朱熹认为《大招》用语“平淡醇古”,“决为(景)差作无疑”。而同时代的晁无咎又因该篇文字古奥,疑为屈原所作。至后世更有学者认为,《大招》是秦代以后、或秦汉之际某一无名氏之所为。
  其三,是《九辩》的作者,在王逸“宋玉说”之外,又有屈原所作之论。明代焦?首倡《九辩》“皆(屈)原自为悲愤之言,绝不类哀悼他人之意”(《笔乘》三)。清代吴汝纶更重申了这一论断,他们举出建安曹植引文、旧本《楚辞释文》篇次等证据,力主将《九辩》的著作权还给屈原。
  其四,是《九章》中的篇目疑信,异说纷纭。《九章》中的《怀沙》、《哀郢》,见于《史记·屈原列传》。又据《汉书》记载:扬雄曾“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作赋,名曰《畔牢愁》。故《九章》中《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5篇作品为屈原所作,从未有人置疑。至于《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四篇是否屈原作,则自宋代以至近世都有学者提出疑问。
  其五,是《九歌》的篇数,已有不同的说法。王逸《楚辞章句》中《九歌》有11个标目,可以作为11篇计算。后世学者中有人认为《九歌》祭祀九神,应为9篇,于是离合、删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法。如汪瑗认为《礼魂》是前10篇的乱词,《大司命》《少司命》应合为一篇,以就“九歌”之数;钱澄之认为河伯、山鬼皆非楚国所应祭祀的神,应该删去,以符“九歌”之意;黄文焕又以为《九歌》到《山鬼》为止,《国殇》、《礼魂》只是附录,以合“九歌”之篇;蒋骥认为《湘君》《湘夫人》应合为一篇,“二司命”应合为一篇,以成“九歌”之说。虽然说法各异,却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就是要符合“屈原赋二十五篇”这一成数。
  到了近代,“楚辞学”的研究更趋多元。部分学者站在新的文化视野,分别从宗教、民俗、文化心理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屈原某些作品的原创性提出了新的质疑。比如胡适认为“《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郭沫若认为《远游》“与屈原思想不合”“可能即是《大人赋》(司马相如)的初稿”、另有学者认为《天问》是“楚国巫史之诗”、“绝不是屈原的独创”。至此,对于除《离骚》等少数作品之外的的著作权,古今学者几乎一一进行了“点击”。
  那么,《汉志》所说“屈赋二十五篇”究竟包括哪些作品呢?由于《汉书·艺文志》是以《七略》为蓝本,而《七略》又以刘向《别录》为依据,因此探究“屈原赋二十五篇”最简捷的途径,是考察刘向的态度。
  刘向的《九叹》是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歌咏。其中写道:“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刘向认为《离骚》、《九章》是屈原的作品,应无疑义。《九叹》、《忧苦》、《思古》中摹仿《离骚》、《九章》的句子甚多,成为刘向认定《离骚》、《九章》为屈原所作的内证。《九歌》、《远游》在刘向心目中也以为屈原所作。
  刘向编定16卷本《楚辞》,是以他心目中作者时代先后为顺序的,即先屈原、次宋玉、次景差、次汉人,最后是他自己的《九叹》。王逸作《楚辞章句》,用的就是这个本子,只是最后再加上自己的《九思》。可以确定,《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所指就是现存王逸《楚辞章句》前七卷的作品。它们包括《离骚》(一首)、《九歌》(11首)、《天问》(一首)、《九章》(九首)、《远游》(一首)、《卜居》(一首)、《渔父》(一首),共25首。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中云:“屈原赋二十五篇,《渔父》以上是也。”此说可信。
  
发表于 2010-8-1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是一般人,所以我看不懂。
发表于 2010-8-1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窃以为大埔赋由谁来写,谁执牛耳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要写出我们大埔人的精神、客家文化的意味。
发表于 2010-8-1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秋水文章 于 2010-8-10 21:03 编辑

引用冠山人所言:(在下发帖跟帖,更多是以大埔人,而不是以参赛者身份出发的。由于既成事实,估计不会更改结果。鄙人在论坛指出一等奖作品的不足与硬伤(还有不少有识之士也提出其他意见),希望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即使还要在其他媒体刊登该作品,请先修改完善作品好不好?这对其他近百名参赛者来说,虽然很不公平,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不知诸位先生有何高见?)
哈哈!小生敢保证!已经选评为一等奖的大埔赋,是不敢修改的!
如果一经修改更是让评委,作者不打自招了!
发表于 2010-8-1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引用冠山人所言:(听说还要勒石县城,以昭后人。如果作品不好,岂不是愧对先贤,今人蒙羞、亦无颜面对后人。水平一般、硬伤不少的《大埔赋》在梅州日报发表,已经使文化之乡大埔蒙羞了。)
记得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寻找借口对云南大观楼长联作了徒劳无益的篡改。徒让世人添笑柄尔!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楹联宗师梁章钜,为了维护师道尊严,(阮与梁是师生关系)出于偏见对它有所指摘!
现在就成了联坛上的一大笑料也!
如果,错漏百出的大埔赋也敢勒石示人!
那就让它成为现代文坛的笑话吧!
  吾家乡人,茶余饭后可添上一盘开心果了!
发表于 2010-8-1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安石 于 2010-8-10 21:21 编辑

报上刊出  已经蒙羞      
光天勒石  岂不日后都会随石受辱?        
一等奖的”赋“仅仅在政府喉舌上宣扬下就好了。   刻成石   共同反对!不然真会辱及子孙。。。。。。
发表于 2010-8-11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觉得一等奖的作品虽然突出主题,但与文体不很相符,像生搬硬套,不是发自肺腑之情。而三等奖作品不但主题 ...
鸿鹄之志 发表于 2010-8-10 11:54



    佩服!{:9_639:} 我也是70后,但对古典辞赋知之甚少,惶论作《赋》了,惭愧呀!
发表于 2010-8-11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 20# 冠山人

好酒不怕巷深
好文不在名次
先生何必介怀
诗向会人吟
有先生如此文采
乃我等乡亲荣耀
何必计较斤斤
再好的文章都会有不足之处
正所谓文不厌改
望先生再接再厉
更上一层楼
将来定能名誉中华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本帖最后由 冠山人 于 2010-8-11 02:47 编辑

回复 54# 鸿鹄之志

鄙人胡乱笔墨,承蒙先生赞誉,愧不敢当!惟“对大埔情深”道出在下心境,获先生肯定,甚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是高雅谨严被称为“赋”的文章,民众未必都能写得出,但会看得出。。。。。
安石 发表于 2010-8-10 17:29


“未必都能写得出,但会看得出”,安兄此语一言九鼎,鄙人非常赞同。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回复 68# 五叶神


    大埔赋“关键的是要写出我们大埔人的精神、客家文化的意味”,在下非常赞成!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回复 70# 秋水文章


    秋水先生见多识广,回帖总是幽默风趣,很有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回复 71# 安石


    “不然真会辱及子孙”,在下感同身受!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小题大做,如果真要勒石流传后世,后人一定会埋怨吾等这代大埔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本帖最后由 冠山人 于 2010-8-11 03:20 编辑

回复 55# 蓝颜


蓝老师过谦了,数易其稿,我能你也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本帖最后由 冠山人 于 2010-8-11 02:33 编辑

回复 72# 黄也


    黄兄:吾等七〇后已经落伍了,八〇后、九〇后早已崭露头角,去年光明日报刊登的梅州赋就是八〇后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5-12 23:08 , Processed in 0.0751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